浅谈声乐教学中与艺术指导合作的重要性

时间:2022-09-07 11:39:01

浅谈声乐教学中与艺术指导合作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在音乐院校的民族声乐教育中,艺术指导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文章认为一名合格的艺术指导应对声乐作品的理解、学生演唱方法的使用、声乐表演整体的把握等方面有深层次的认知和解读。充分发挥艺术指导的作用对推动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提高演唱者的综合表演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声乐教学 艺术指导 作品理解 合作

艺术指导专业在国外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艺术指导,是为声乐演唱者进行钢琴伴奏并进行音乐指导的人员的称呼,同时也会教演唱者如何和音乐更好地融合与表现。一个声乐演唱者如果有一个好的艺术指导,将会大大提高其艺术表现力。艺术指导,英文单词为“coach”,翻译成中文应称为“教练”,人们通常认为,在声乐演唱中艺术指导是歌唱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可见艺术指导在国外音乐课中具有很重的分量。笔者认为,国内音乐院校中把艺术指导称为钢琴伴奏,无形中降低了这一职业的艺术价值。与声乐教学密不可分的艺术指导工作,其作用可与声乐教师相媲美。作为学习声乐的学生,提高对艺术指导工作的认识、加强与艺术指导合作的意识,对学生而言必定获益良多。

一、通过与艺术指导合作有利于找到声乐作品的完整形象

很多声乐教师的钢琴演奏水平是无法和艺术指导相比的,从伴奏的整体效果来看,艺术指导独立的专业属性和功能是不能替代的。一首声乐作品在声乐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想更好地把握住风格、情感、声音、形体就需要艺术指导的介入。学生在与艺术指导合作的过程中,会感受到一部声乐作品完整的形象。在一部好的声乐作品中,词和曲的分量平分秋色。一名优秀的艺术指导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品内涵,起到烘托和引领的作用。

二、通过与艺术指导合作有利于提高舞蹈表演的默契

“曲唱千遍自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与艺术指导的合作亦如此,尤其是学生参加大型赛事或举办独唱音乐会时,更应该拿出足够的时间合伴奏。笔者认为,每一位歌唱者都应该选定一至两名长期合作的、有默契的钢琴艺术指导,以保证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有效的训练。

在合作过程中如何达到高度默契,是学生和艺术指导共同关心的话题。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时间的因素。一部歌剧的创作和视唱一般需要一至两年的时间,这就需要艺术指导和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比如有些学生在毕业后还会返回学校找艺术指导教师进行合作参赛,这就是因为多年养成的、一种基于艺术创作上的默契。二是相互信任的因素。学生在舞台表演中,有时会遇到感冒嗓音不适、忘词或因观众需要临时加演的情况,这就需要学生与艺术指导之间相互信任才能化险为夷,扭转尴尬局面。艺术指导因为对曲目熟悉,可在舞台上提示学生;学生出于对艺术指导的信任,能够大胆演唱。学生与艺术指导在艺术上的合作能够达到解决问题的高度。

三、通过艺术指导合作有利于达到艺术品质的升华

音乐院校设置的唱法多为三种,即美声唱法、民族声乐唱法和流行唱法,艺术指导的工作多用于美声和民族声乐唱法中。这两种唱法的声种包括男女高音、男女中音、男女低音。声种唱法属性的不同就相当于戏剧中角色的区别,这就要求艺术指导在合作时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和艺术状态来刻画、演绎、配合不同声种的演唱要求。

一般情况下,艺术指导对声乐作品的解读和把握的能力多是高于学生的,特别是那些多年从事此项工作的教师,有着丰富的艺术积累和表演经验。在音乐院校中,声乐学生与艺术指导间多为晚辈与长辈的关系,所以在合乐时一般是由艺术指导教师占主导,容易出现艺术指导按照一般规律弹、学生随着唱的情况,即便学生感觉到节奏、轻重不太合适、满意,也不方便直接表达。优秀的艺术指导应是谦虚、严谨的,要在艺术创作中善于和学生交流。作为艺术指导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困惑和观点,当然,一名称职的艺术指导应说出伴奏的道理与依据,并在双方认同的观点上做出改善。这种良好的、平等的合作方式,对于学生在演唱艺术上的进步和双方合作中艺术品质的升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结语

声乐艺术指导是一种集多层次的艺术结构、多方面的音乐理论知识、多种实际应用能力于一体的综合性钢琴伴奏艺术。在音乐院校中,艺术指导水平通常是和声乐学科的水平成正比的,两个专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任何一种学习都有难度,声乐的演唱同样如此。各阶段声乐作品的难度逐级递增,由于每名学生先天条件和音乐素养不同,教师应以适度的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艺术指导工作是声乐教育中不可缺少、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使声乐演唱专业的学生在合成演练、演出的过程中感受和捕捉到声乐作品的完整内涵和声乐演唱艺术的无限魅力。尊重艺术指导工作,重视学生与艺术指导合作的质量,对于音乐院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素养来说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声乐艺术指导会“走向更加独立、更加完善的阶段”①。

注释:

①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中国民族声乐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10:1.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大连分院

上一篇:论中国古代的抱琴文化 下一篇:对当代高校书法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