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07 10:24:11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以探索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为切入点,结合笔者执教的一节阅读课,详细介绍了如何在英语读写结合理论的指导下,依据教材设计循序渐进的读写结合活动,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词汇、句式和篇章结构等方面的信息,并且在语言形式中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深层情感,最终达到创造性输出信息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英语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Unit2 Wish you were here的阅读部分。 本单元的话题是游记探险类,以时间的发展为轴介绍了非洲的探险经历。该文为第一人称叙述,其写作风格是非正式的,读来亲切幽默,描写细致生动,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处于高一,学习英语兴趣比较浓厚,在听说读写方面也有一定基础,但他们的综合英语技能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批判性思维和写作方面比较薄弱。

三、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方面达成以下目标:

1.学习一些重要的生词、短语和表达,例如, adventure, desert, wildlife, extraordinary, dusty, shade, in advance, in case等。

2.能够运用多种英语阅读技能掌握文中的关键线索和信息,例如旅行路线,旅行时间,交通方式和行程中的活动。

3.了解非洲文化,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对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设计理念和思路

高中阶段,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包括了驾驭词汇及短语的能力。灵活运用丰富句式的能力及合理安排Z篇结构的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指出,高中阶段应“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具体来说,包括针对写作的阅读和基于阅读的写作两部分。

针对写作的阅读――又叫输出动机法,是指在一定的输出需要的驱动下,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阅读,最终达到含一定目标的写作要求的过程。针对写的阅读有紧扣课文进行精读、深读、研读等形式,根据二语习得的有关观点,学生不仅需要有input, 也要有intake, 而将input变成intake则需要学生能够notice到教学内容,这个过程即需要教师深度挖掘文章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语言特征、作者情感等,最终能达到自然输出的目的。本文特意设计了深度阅读部分,即意图多层次多角度了解作者精神和情感,深入挖掘语言表达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让阅读的价值慢慢渗透在学生心里,最终落实到纸张上,即写作上。

基于阅读的写作――即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相关写作,其形式主要有仿写,缩写,续写,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是仿写。教材中的阅读内容往往本身即是一篇高质量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对阅读文本中的写作资源进行适当利用(包括话题内容,语篇结构、词语表达),再加以一定的写作支架和策略提示,以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本课中,我向学生提出了假如你是Toby,并且已经到达了喜马拉雅,你会给寄给Aihua的贺卡上写什么呢?

基于明确的写作任务和动机,我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阅读环节进行有针对型的设计。

1.结构:这篇文章为游记类文章,写作是以时间为顺序安排的,在fast reading部分设计了行程历时多久的问题,而让学生在地图上标志地方的时候也可以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来表达。

2.体裁:文章是一篇非正式信件,因而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掌握信件的特殊格式,也要让学生体悟非正式信件的语言风格和特点,例如,采用了一些缩写形式,情感表达比较直接,有一些幽默的玩笑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玩味总结。

3.内容:由于学生在填表阶段对内容已经有过outline式的总结,教师只需在写作前提醒写作内容可能是where to go, by which means, how long, what to take, why to take them...

4.语言点支架:教师在学生写作前特意搜集一些有用的表达作为支架帮助学生达到良好的写作效果。

5.连接词支架:提供一些可能使用到的衔接词,帮助学生写作表达更加紧凑,富有逻辑和成效。

6.情感渗透:本篇作者表达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自然的热爱,在深度阅读部分帮助学生进入多角度体悟,引导学生在作为主人公续写时尽量能够表达作者的个人精神和情感。

总之,经过扎实而层层递进的文本解读和点线面多角度的支架作用,希望通过阅读的有效输入帮助学生达到水到渠成的写作输出过程。

参考文献:

[1]秦惠康.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陈琳.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王蔷.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模块5[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上一篇:因合作而精彩 下一篇:高中英语非谓语动词几处难点及误用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