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对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09-07 05:59:55

PBL教学模式对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摘要] 本文就推进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措施进行阐述,并综述了PBL模式改革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PBL模式;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c)-130-02

目前,PBL教学法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也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其特色是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促进学生掌握灵活的知识基础和发展高层次的思维技能,培养学生定义、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实用型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推进PBL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应用的措施

我国医学院校自引入PBL教学法以来,分别在基础课、临床课和实验课中试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PBL模式在我国的医学教育领域中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均是小规模地应用于单一的学科中,尚无法形成大规模的综合性课程。通过与国外PBL 的对比分析,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我们认为可从以下方面予以完善:

1.1 领导重视,确定保障政策

PBL 教学的组织、考核、教材等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需要领导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制定各类保障政策,作为整个学校的大事,系统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做,一以贯之。

1.2 设立专项经费,加强软硬件建设

这需要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划出专项经费,加强基本建设投入,扩大图书馆藏书量以及添置必要的实验设备、教学器具等,加强信息网络硬件的建设,能够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资助针对性的研究和交流、培训,培养教师PBL教学的能力、更强的课堂控制能力和心理素质,奖励先进,促使形成浓厚的氛围。

1.3 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在医学教育中就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并掌握尽可能多的获取资料的方法和工具,让医学生及早树立自学意识,在遇到疑问时能主动地问“为什么”,并自觉地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合理的答案。

1.4 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学校与各教研室应以学生今后就业、成才为目的确定教学内容,由各专家组根据专业及学科发展的方向与要求,仔细酝酿、反复论证、周密筹划,制定出与本校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及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1.5 加强课程结构优化

在设计和实施PBL 问题时,要注意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PBL 所获知识的随机性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和平衡,基于整体课程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来设计问题,使各问题之间包含的学习内容,多次地相互链接和交叉重叠,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2 PBL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获得完整的医学知识

PBL围绕临床问题综合了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再现及应用,有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既符合医学的整体性原则,又符合教育心理学原理。从培养临床医生的角度,医学生既学习了满足临床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医学知识,又学习了医患关系、医社关系、医护协作关系等人文科学的知识。

2.2 有利于获得临床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PBL 模式是使学生面对具体的临床问题,将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真实的病例,使各学科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培养学生以病例的诊治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并逐步具备一名合格医生的素质。

2.3 有利于培养自学技能[2]和探究精神

没有一个学校能教会医学生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可能需要的全部知识或技能,因而继续医学教育和自学的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PBL强调的是发展去探寻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的大学生必然变得赋予批判性和创造性,善于学习,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善于应用,因而会更有作为。

PBL教学法强调让学生亲历探索与研究的全过程,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取得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要经过提出假设,收集整理资料,检验求证阶段,是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应用,并且该教学法更注重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

2.4 有利于培养集体协作能力[3]

未来社会,不但充满竞争,还需要交流与合作。医学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育,强调良好的基本技能训练,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技能训练需要2 人以上配合方能完成。在PBL教学法中,不仅强调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而且也强调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种教学互动过程,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学习理念,并且有助于学生建立协作的集体观念,这对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一个锻炼,对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很重要。

2.5 评估体系科学,能准确评估教学绩效[4]

PBL 模式的考核,可根据每次讨论会学生发言的次数、质量及资料复习、书面报告进行综合评估,从基本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思路等方面考查,在一个学习模块结束后,进行客观性临床技能考核,病例分析考试等,这种分散的主题考试和最终的综合考试相结合、主观和客观、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体系,科学地判断了学习的实际效果,与课程的进行形成良性循环,激励学生在下一个主题模块的学习中更加投入,从而进一步加强学习效果,也推进了考试的改革。

3 总结

当今医学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PBL模式具有先进性、科学性, 值得借鉴。但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完美无缺的,PBL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PBL必将成为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模式,我们相信,只要勇于克服困难和阻力,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医学院校开展PBL教学,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必将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吴升华.论PBL医学教育模式[J].医学与哲学,200,21(12):48-49.

[2]唐亚平.论PBL教学法中问题的设计[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7):144.

[3]刘双红.PBL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5):139-140.

[4]李泽生,冼利青,梁彩花.运用教育评价理论评定PBL学生的学业成绩[J].医学教育探索,2004,3 (3):25-28.

(收稿日期:2008-03-10)

上一篇:试谈高等护生人文素质培养 下一篇:谈大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