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身边的数学

时间:2022-09-07 05:03:06

让学生学身边的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

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要把生活引进课堂,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尽可能地贴近自己的生活实践,学自己身边的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以下是笔者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学中,贯彻《课标》精神的几点做法:

一、用身边的事引入课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为了使导入能创设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活”起来,于是在引入课题时我创设了这么一个情境: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家长会,开会时,家长一般都要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为了方便家长找座位,你怎么向家长介绍你的位置呢?因为是从学生身边的事直接引入课题,学生很感兴趣,觉得有亲切感,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的位置。因此,用身边的事引入课题,能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初步感知位置的确定,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还能使学生开门见山明白本节课的任务是什么。

二、用身边的物出示课题

数学教学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入手,才能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直观语言、实物、游戏等教学手段,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在出示课题,我课前先将课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藏在了第三列第二行,在学生认识了教室的“行”和“列”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了找课题的游戏:老师将课题藏在第三列,你能知道藏在哪里吗?这时学生都说不知道,我又进一步提示:老师将课题藏在第三列第二行,现在你知道了吗?这时,全班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第三列第二行的这位同学,坐在第三列第二行的同学高兴地从课桌里拿出课题贴在了黑板上。利用身边的小纸条进行新颖的找课题游戏,使全体学生趣味盎然,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适时复习了“行”和“列”的知识。

三、用身边的人探究新知

教育专家指出:“教科书,只是教与学的工具,决不是唯一资源。”“大胆而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甚至是重组或改编教材,那是教师的业务权利。”教师要敢于打破教材,善于跳出教材。如:在教师介绍了教室的“行”和“列”后,我让学生闭上眼,想象教室里的各列各行,然后请第二列同学举手,请第四行同学起立,请第七列同学向老师笑一笑,请第三行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当学生认识了数对后,我又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因为是说自己的位置,学生兴致勃勃,个个急于用数对介绍自己的位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之后,我进行了“韩信点兵”游戏:老师说一个数对,点到者马上起立,学生热情高涨,一个个都希望老师点到自己。此外,我将学生写好的数对进行调整,让学生根据拿到手上的数对进行了找新座位;用数对“夸夸我的小伙伴”等活动。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切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

四、用身边的景巩固练习

“学以致用”明确地说明了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可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设计出有价值的练习,积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动的现实中去,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在练习时,我设计了将贡川的会清桥、笋帮公栈、正顺庙、陈氏大宗祠等古建筑的位置绘成方格图,让学生用数对的形式说明这些古建筑的位置;让学生说说你最熟悉的古建筑是哪一个,用数对的形式告诉你的同桌。

用熟悉的景物,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以上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中。回顾这节课,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习情境中,学得积极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够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

(作者单位 福建省永安市贡川中心小学)

上一篇: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新课程环境下对农村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