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时间:2022-09-07 12:51:17

【前言】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其次,课堂上创设特定的情境,使学生沉浸其中。课堂上恰当有趣的导入可以创设出最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导入新课要有趣味性,就是说要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式导入新课,或提问,设计疑点启发思维;或引用诗词、...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摘要: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首先应该创设宽松的环境和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学习习惯:即勤于搜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善于交流和合作探究的习惯;自主质疑和自我评价的习惯。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习惯;搜集和处理;交流和合作;质疑和评价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笔者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那些听老师的话、课堂上专心听讲的学生,语文成绩和能力往往并不是很突出。上述现象经过分析其实不难找出原因: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注入式、满堂灌,使学生总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这必然压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精神。故此,语文教学必须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昏昏欲睡的课堂情绪,培养好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

一、创设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与情境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首先应该创设宽松的环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师要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鼓励,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教学中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将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参与的机会,提供交互式的对话学习平台。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谈心,了解学生对学习的真实想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让他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让他明白“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自己不会学习将被时代淘汰。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成功的事例,介绍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具备了这种独立学习的能力,将终身受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变学生的“学会”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其次,课堂上创设特定的情境,使学生沉浸其中。课堂上恰当有趣的导入可以创设出最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导入新课要有趣味性,就是说要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式导入新课,或提问,设计疑点启发思维;或引用诗词、成语、名言警句、寓言故事、对联、俗语、歌曲、名人故事等,激发兴趣,丰富知识;或抒情,使师生活动产生共鸣;或用图片、实物、标本、音像等非语言手段,引起好奇,激发求知欲。这样,在课的一开始就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情境,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向自主学习的意识中。

二、培养学生勤于搜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

自主学习的前提是让学生参与探究、主动学习,所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尤为重要。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搜集信息的各种方法,如培养学生勤查工具书、上网、利用课文注释与其他资料等方式搜集信息的能力,从而摆脱对教师的完全依赖,养成独立钻研的习惯。一篇课文中诸如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作者背景等知识,让学生通过上网、看课外书等渠道搜集、了解并在课堂上交流,既锻炼了他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课文。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名人传记,阅读中外名著,网上浏览优秀选文。课堂上每周抽出2节上阅读课,学生可随意阅读,浏览自己喜爱的图书。这样,语文成了任学生自由自在邀游的知识海洋,同学们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收集和积累一些名人的丰功伟绩、逸闻趣事,在班内合作交流。学生既开阔了视野、收集了信息,又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由于学生搜集的原始信息往往存在着无序、繁杂、分类不清等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指导他们在信息加工时要抓紧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信息加工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效能。平时每隔一段时间举办一些如“配乐诗朗诵”、“即兴小演讲”、“成语接龙”等活动,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自己主持,自己表演。这种以学生自主尝试的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些活动给学生的时空很广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强了广泛收集信息的意识和动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们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合作探究的习惯

自主学习不是独自学习,它更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主张通过交流达到共同提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后,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然后再发动学生互相解疑。如教学《祥林嫂》一课时,有的同学提出了“祥林嫂的死因”这个问题,教师就放手让学习小组讨论后交流。在众多的答案中,也许存在一些偏见,甚至是一些“误见”,但跟传统的教学相比,更多的是创见,是合作精神的体现。这种做法不仅让学生发现了问题,而且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互相解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到了知识并运用了知识。为什么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难以养成?除了不知道学什么,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会学习,也就是不知道怎样学。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方法,才可能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在平时授课中利用教材这一例子对学生多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如何做好预习,如何作批注、记读书笔记,如何评改作文等。除此之外,结合单元教学的要求,帮助学生归纳各类文体的学习方法等。使学生能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习得方法,能举一反三,具备学习这一类文章的自学能力。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还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针对不同的问题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互补性。在大家交流的过程中,使合作探究的思想意识渗透到学生的心中。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让小组成员提出来,教师围绕问题,分配学习任务,各小组密切配合,分析、讨论、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都以积极高昂的状态参与到合作当中,自己找答案,然后小组讨论;或者直接小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培养学生自主质疑和自我评价的习惯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教学中,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考、答问的积极性,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问,从不会提问到善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课堂中遇到问题,不要急于给他们提示,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分析,体味感受。这样,有利于学生合理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让他们更自主的学习。当学生不能发现问题时,教师再参与其中,作必要的指导。

自我评价不仅是对自主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包括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以及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态度的评价等几方面。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和短处,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地对自己加以反思,如学习方法是否得当,思维途径是否合理,练习有没有达到要求等等。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轨道,教师要给学生充分肯定,积极鼓励。当学生的意见出现知识性错误时,教师要正确进行引导;当学生的意见有见地但有个别小错时,教师要予以包容;当学生的意见有独到的见解时,教师要及时予以鼓励。事实证明,教师对学生的肯定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激励学生再接再厉、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赞扬、表扬、奖励一般比责备、批评、惩罚更具有激励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多角度、多方位运用各种评价方式多表扬、少批评。在评价时,要改变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的做法,要尊重学生差异――学习基础的差异、能力水平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哪怕是最细微的进步,都应该给予肯定。只有让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承认差异的基础上,才能扬长避短,发掘潜能,超越自己,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应构筑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品尝到语文给他们带来的无限的精神激励和鼓舞,让学生自主地去拥抱语文。

参考文献:

(1)阎立钦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

(3)谭轶斌. 《自觉参与、自主探究、自行创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第8-9期.

上一篇:宏观世界的空间建构与归纳 下一篇:浅析戏曲表演中眼神运用的规律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