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暂时性与连续性

时间:2022-09-06 09:14:06

历史的暂时性与连续性

摘要:历史具有暂时性和连续性,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是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价值,为以后的阶段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借鉴和启示。任何阶段的历史不能反映该阶段历史的全貌,也不能代表整个历史。

关键词:历史 暂时性 连续性

历史从狭义上来说是人类的发展史,因为有了人,才有了历史。每一阶段的历史是暂时的,但是作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来说,却具有连续性。

一、历史的暂时性与连续性

历史是由无数事件、人物、现象以及各个长短不一,相互联系的时期、阶段构成的,它们都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会永远静止不动、永恒存在。“物质运动的无限永恒的过程中有一个有限暂时的阶段”,但任何单一的、具体事物的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都不能构成历史,更不能等同于或替代历史。因为历史是一个总过程,它既涵盖了上述单个的过程,又具有它们不具备的特征。

历史是暂时的,有始有终的,那么在这始终之间就必然有一个由起到止的流动过程:始是这一阶段的起点,又是上一阶段的终点,终是这一阶段的终点,又是下一阶段的起点。于是起点和终点连结起来,使得历史有了连续性。

历史的这种连续性意味着历史是前后相继、不断发展的。虽然历史上的一切事物都消亡了,但它们总会多多少少地以改变了的存在形式保留下来,连结着过去与现在。每一段历史都是在前一段历史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留有前段历史的烙印,并在新的条件下得到一定的发展。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环境,它们虽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也“预先规定新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例如,虽然罗马帝国灭亡了,中世纪的西欧成了“蛮族”的世界,但帝国遗存还有,精神尚存,“一切文物制度、宗教、法律和各种科学都从它那里灌输到他们那里。”所以,世界上的一个民族、地区和国家都有延绵不绝的历史渊源,不论其间有过多少次重大变故和曲折,历史之流始终未断。

因此,在观察研究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及其历史地位、作用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历史是一个经历不同发展阶段的有机的过程,其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价值,为以后阶段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借鉴和启示。历史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任何阶段的历史都只是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不能代表整个历史,不能反映该阶段历史的全貌,用这种方法来指导我们的历史研究,才能得出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对“中世纪”的评价

以对“中世纪”的评价为例。“中世纪”一词是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比昂多首先提出来的。他在《罗马帝国衰亡以后的历史》中把5-15世纪的历史称为是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两大文化高峰之间的低谷。意大利“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把历史分为罗马、黑暗时代和复兴时代三个阶段。可见,在人本主义者眼中,“中世纪”是黑暗无光的。启蒙主义者高举理性旗帜,崇尚民主与科学,因而将中世纪视为是野蛮、专制和愚昧的时期。到了18、19世纪,这一观点更加盛行,例如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布克哈特、约翰・西蒙兹,他们都认为中世纪是黑暗的。总之,在20世纪之前,“中世纪”一直是“黑暗时代”的代名词。甚至到了20世纪初,仍有人受这种观念影响,如1956年美国学者弗里曼特勒在《信仰的时代》中依然把中世纪与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相比,说它是龌龊而沉闷的时期。

从18世纪开始,历史学家们开始重新打量中世纪。浪漫主义史学家反对理性主义史学家隔断历史的作法,主张用历史主义的眼光观察历史。维科在《新科学》中明确提出了历史主义的观念,影响了后来的史学家。德国的黑塞尔是第一个称赞中世纪的史学家,他在《奥斯纳布吕客史》中认为中世纪“是我们这个民族显示出最大的民族自豪、最大的体力效能和自己民族独具的伟大”的一个时期。瑞士史学家鲁登在怀旧情结和民族自尊心的驱使之下更加高度赞扬中世纪,称之为光荣的时代。哲学家赫尔德和黑格尔都把历史看作是有着产生、发展、衰亡的过程,将中世纪纳入整个欧洲的发展史来考察,评价比较中肯。到了秉持“客观、真实和统一”的兰克派史家那里,中世纪的面目逐渐清晰。20世纪以后,西方史学界对中世纪欧洲史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突破,特别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历史学家哈斯金斯,他提出的“12世纪文化复兴”不仅成为一种专门的史学术语,更成为20世纪史学研究上的一门显学。

称中世纪为“黑暗时代”的学者是在把它与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相比较后得出的结论。虽然他们看到了它们之间巨大的反差,却忽视了中世纪光明的一面。对中世纪赞扬的学者,虽然看到了中世纪时期取得的巨大进步,但出于怀旧情结和民族自尊心,或由于看问题角度不全面,因而不免夸大,有失客观。赫尔德、黑格尔、兰克派史学家虽有各种缺点,但从历史前后联系中看待中世纪,就比上述学者公正。

正确科学地评价中世纪,要将中世纪看作是经历产生、发展、鼎盛、消亡(指“中世纪”这段历史从时空上的消逝)的一个过程,它自身孕育着变化与发展,早期的荒蛮并不意味着整个中世纪都是一片漆黑,中世纪前期出现了加洛林文化复兴,后期产生了自治城市和大学,统一民族国家形成,政治稳定,经济技术发展,文化繁荣,尤其是出现了文艺复兴,它“绝不是一夜之间从地下冒出来的,相反,它是在中世纪的母腹中逐渐地孕育成熟的。”即使在中世纪早期,文明的曙光也并没有完全淹没在黑暗之中,古典文化通过教会得以延续血脉,而且在基督教会的努力下,经济、文化都有所恢复。同样,把中世纪说成是“最伟大的时代”也有悖事实,中世纪早期确实是暗淡的:经济萧条,政治混乱,社会秩序瘫痪,文化衰微,正如韦尔斯眼中的贫民窟。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中世纪的历史前提是衰落了的罗马,站在罗马废墟面前的“中世纪”承担的是重建的重任,所以不能苛求它在很短的时间里达到希腊罗马文明的高度。同时,这个衰落的前提也为中世纪提供了创建新文明的契机,因为“在文明的废墟中,能产生出一种崭新的文明,一种更能适应变化中的世界的需求的文明。

由此我们就可以给“中世纪”一个恰当的评价:它既不是“黑暗时代”,也不是“最伟大”的时代,既不能全部抹杀也不可一味夸大。它上承古希腊罗马下到近代欧洲乃至整个西方的历史,连接着古代与近代西方的历史,成为两段历史之间不可或缺的环节,并且以其自身的价值在世界历史上拥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和举足轻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丁伟志.对历史的宏观思考.河北出版社,2001.55.

[2]黑格尔,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37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0.51.

[4]吴象婴,梁赤民译.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99.

[5]田薇.信仰与理性-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兴衰.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11.

[6]杨昌栋.基督教在中古欧洲的贡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

上一篇:“联系”的方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谈高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