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产车之父”丰田喜一郎(二)

时间:2022-09-06 08:14:34

如果说没有丰田佐吉就没有丰田的话,那么,在丰田的历史上,还有一个人的名字更不能够被忘记,那就是丰田汽车的缔造者――丰田喜一郎

殚精竭虑发展丰田

丰田喜一郎对丰田的贡献,不只在于他造出了日本的国产轿车,更在于他为丰田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各方面的基础。

如今丰田的“提合理化建议”制度可谓举世皆知,在提高丰田汽车质量、使丰田能够一直走在世界汽车业界前列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制度的最初形式为1938年11月制定的就业原则中所规定的,对于员工积极创造发明的奖励条件制度。丰田喜一郎一直非常热心地关注这一制度,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公司的发展,这一制度也在不断地普及完善,直至今日还在向前发展。丰田喜一郎十分尊重生产第一线员工的意见,经常会征集他们的建议进行改善工作。

1951年5月,丰田公司正式制定了“提合理化建议制度”。这一制度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收集与业务相关的发明方案:由于每一个员工都可以自由地就任意问题提出各种建议,因此在加强员工的参与意识、提高员工的劳动热情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个制度坚持不懈地实施了60多年,得到了员工们的大力支持,提案建议始终保持着庞大的数字,其最重要的直接效果是:最了解生产第一线情况的员工更加致力于改进各自的工作岗位,丰田公司也得以不停顿地向前发展。

造出了好汽车,如果卖不出去,也就没有意义了。立志要造出日本国产汽车的喜一郎纵观美国、欧洲汽车业界的状况,结合日本的实际情况,很早就认识到:“制造汽车难,销售汽车更难。”因为,早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的福特、通用两大汽车公司就已经在日本全国建立了各自的销售网络。喜一郎下决心要建立丰田的销售网络。他开始为刚刚开始生产的丰田寻觅能够在销售方面打开国内销路、确立市场份额的理想人选。经过几番周折,他终于找到了!这个人就是神谷正太郎。

神谷当时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大阪分公司的销售公关部副部长。丰田喜一郎在1935年把神谷请进丰田公司,委以重任。对他给予了高度的信任,“销售方面的事就都交给你了,请你马上着手建立销售组织。”神谷很早以前就深受丰田喜一郎“用日本人的手造出日本国产车”这一爱国誓言的感召,所以加盟丰田公司后,便运用其丰富的经验提出了“一个府县建一家销售公司”的设想,并且脚踏实地使之成为现实。制造和销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正是丰田得以长盛不衰的秘诀。

罢工两月教训永存

战后的日本,经济萧条、社会混乱、百姓生活十分艰难,在这种背景下,丰田在经营上也遇到了空前的困难。1949年年底,公司急需约2亿日元的过年周转资金,经营的艰难程度已经到了“如果得不到银行融资便会倒闭”的境地。喜一郎亲自出面同银行交涉,希望提供融资以解燃眉之急。银行方面尽管答应提供帮助,但是有附带条件,那就是要“从根本上重建”丰田汽车公司,并且在第二年――1950年初提出了“重建方案”。其中直接关系到丰田经营者和全体员工切身利益的最重要的两点是:“分离销售公司”与“裁减过剩人员”。

喜一郎对第一个条件可以忍痛接受,但是非常不希望第二个条件成为现实,很早以前他就对公司高层领导们宣布过不要裁员。但是,由于此次事态发展的严重程度出乎想象,一直保持警惕的工会方面认为“公司必定裁员”,并在4月7日开始实行了斗争体制。

丰田面临进退两难的地步。既不想放弃对员工的承诺,也不想放弃重建公司的机会。经反复研究、慎重考虑,公司方面发表了包括“募集1600名志愿辞职员工”内容的重建方案。喜一郎寻求工会方面的合作,他说:“要渡过难关,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解散公司,要么请一些人下丰田这条船。实在对不起,事情弄到这个地步,是我们高层负责干部的责任。”

工会方面负有维护工会会员生活及利益的义务,与公司方面的协商始终无法取得一致,争议僵持不下。在这期间,丰田的汽车产量直线下跌,公司每天都积累巨大数额的亏损,银行也断言今后将拒绝提供融资。为了打破这种争执不下的胶着状态,喜一郎毅然决定辞职,希望能够寄此帮助丰田起死回生。6月5日,他宣布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主动承担了他所说的“高层负责干部的责任。”此后,1700名员工自愿提出辞职,比公司方面募集的人数还多出100人。丰田后来为这些自愿辞职的员工在其他企业就职给予了帮助。

6月10日,历时2个月的罢工终于结束,丰田又恢复了正常的生产。7月,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总经理石田退三接替丰田喜一郎出任丰田总经理。他在股东大会上宣布:“等到公司业绩好转了,我会把总经理的职务还给喜一郎。”丰田喜一郎敢于创建丰田汽车公司,也敢于毅然辞去总经理职务,这正是因为他对汽车制造的热爱,是为了坚持他“造国产车”的理想。他的行动对丰田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丰田60多年的历史上,这是唯一一次罢工。它使劳资双方都汲取了一个教训:风雨同舟,和衷共济!

生命不息研究不止

喜一郎辞职后,继续埋头从事他所热爱的研究工作,而当时的他已经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症。尽管医生一再嘱咐他要安心养病,但是他仍然坚持抱病研究,他的这种奋斗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80年代出任丰田汽车公司总经理的丰田章一郎,在回忆他的父亲喜一郎的文章中写到:“父亲始终胸怀理想。他最后的理想是制造直升机。在他的头脑里,各座城市都耸立着很多平顶的住宅,平顶上就是直升机的停机坪。人们走到自家的房顶上,乘上自家的直升机,就可以飞往任何地方。他相信这个梦想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实现。”这段话生动地刻画了喜一郎生命不息、研究不止的精神面貌。就像他对自己不懈研究的状况所做的诠释一样:“人努力的根源是热情。可以说,热情才是无限的动力。”

另一方面,石田退三在重建丰田公司成功之后,毅然履行自己向丰田股东大会所做的承诺:请丰田喜一郎出山,重新担任总经理。公司预定1952年7月让喜一郎重返总经理的岗位。

喜一郎抓紧7月前的时间,除了研究日常课题外,还去东京拜访亲友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同时撰写回忆父亲丰田佐吉的业绩以及自己开发汽车的历程的回忆录。联想佐吉发明的一生,喜一郎想到了父亲对自己的谆谆教导,“不要仅仅继承父业”、“这样没有出息”,“要促进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自己取得成功的同时更要为国家效力。”他回顾了自己走过的道路,从开始试制仅仅4匹马力的小发动机,接着试制成功汽车发动机、A1型轿车,以及AA型轿车,丰田汽车工业公司的创立……蓦然回首,自己的人生道路与父亲的一生竟是如此的相似,每一天都在思考、研究、发明、创造、创业中渡过。他想,这样的生活才是最可宝贵的,才是最有价值的,一定要“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一代传下去,无休无止的继续下去”。

因不久即将重返总经理这一重要岗位而产生的兴奋、东奔西走的疲劳加上撰写回忆文章的伏案工作,喜一郎的高血压症不知不觉间加重了。突然,他感到头晕目眩,手脚不听使唤,嘴说不出话来。但是,他心里非常明白:高血压发作了!他心静如止水,眼前浮现出许许多多辆汽车在高速行驶的图像。这些车一辆接一辆绕着一条圆跑道快速地兜着圈子,呼,呼,呼,呼……风驰电掣般地重复进行着绕圈行动,“啊!这是我的车在跑哩!”

丰田喜一郎终于昏迷过去神志不清,并且没有再张开双眼。3月27日,他驾鹤西去,享年57岁。2年后,丰田的全体员工捐赠了一座丰田喜一郎胸像,把它建在丰田汽车公司的总公司大楼前,永远纪念这位日本“国产车之父”。

上一篇:国产轿车的文化意蕴 下一篇:敢吃“河豚鱼”的挑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