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双季茭白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时间:2022-09-06 02:33:38

设施双季茭白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3547(2013)18-0172-03

1 技术核心

设施双季茭白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核心可概括为“三改两优化”。“三改”即:一改,改露地栽培为棚膜覆盖栽培,把旱地蔬菜的棚栽方式移到水田中,在冬季搭棚进行设施栽培;二改,改灌深水护茭为培土护茭,受旱地根茎作物培土技术的启发,在孕茭期以培土代替灌深水;三改,改茭荚定植为带茭苗定植,以茭荚连同其产生的2~3个分蘖苗一起作种苗移栽。“两优化”即:优化施肥技术,提倡施有机肥、配方肥,提高产量和品质;优化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在冬季割枯株清园后先喷药消灭越冬虫口,开春后未发病前又预防性喷药1~2次,夏茭采收期采用物理防治,达到无公害要求。

2 技术优势

2.1 培土护茭技术优势

一是产品质量明显改善。培土能有效阻隔阳光对茭荚的照射,使茭壳色淡、茭肉白净细嫩,外观商品性明显优于深水护茭的茭白,而且茭肉不易返青,保色期延长。二是产量提高,不易老化。培土能使茭白孕茭部位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土壤温差较小,温度也比水中低,从而使茭白不易老化,且孕茭期相对延长,产量提高,培土比不培土增产约10%。三是节约了水资源,扩大了适种范围。采用培土护茭,孕茭期只需保持茭田水位3~5 cm,能灌水的田块均可种植,适种范围扩大了。四是抑制无效分蘖,降低孕茭节位。

2.2 棚膜覆盖的优势

一是夏茭提前上市。小拱棚比露地栽培的茭白提前15~20 d上市,大棚的可提早1个月。我市大棚双季茭在3月上旬就开始上市,4月上旬进入采收旺季,比周边地区同类型品种提早了1个多月,效益明显提高。二是增加产量。受温度影响,露地茭白孕茭膨大时间短,采收期集中,一般仅20~25 d。棚膜覆盖栽培茭白孕茭期间温度低,茭肉生长缓慢,采收期长达50 d。前期采收后田间密度越来越小,中后期茭荚比较粗大,产量较高。一般棚膜覆盖栽培的茭白产量要比露地茭白增加30%以上。

2.3 带茭苗定植的优势

茭白采用无性繁殖,种性极易退化。带茭小苗留种(即用茭荚连同分蘖出的2~3个分蘖苗作种),虽然繁殖系数较低,但可有效地保证品种纯度,成活率提高20%~30%,几乎达100%。带茭苗留种把种苗直接留在原茭田中,省去了传统选留种需配置的良种田或寄秧田,也省去了二次再移植,省工节本。

3 栽培要点

3.1 品种选择

选择孕茭适温较低的、以夏茭产量为主的早熟双季茭品种,如黄岩双季茭白、浙茭911等。

3.2 茭田选择

选择地势低、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及松黏适中的田块。并要求水源丰富,灌水方便。多年连作对其产量和品质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同一田块种植茭白最好不要超过3 a。

3.3 整地与定植

3.4 秋茭田间管理

3.5 夏茭田间管理

秋茭采收后,植株进入休眠期。到 12月中下旬气温降到5℃以下时,齐泥割去地上部完全枯黄的残株枯叶,并搬出茭白田集中烧毁,清洁田园,减少虫口和病菌越冬基数。枯株可用镰刀割除或锄头削除,刀口要锋利,削割时不要使茭蔸摇动而带来根系受损,影响来年发根。

设施双季茭白整个冬季以盖膜保温为主;早春茭墩发芽后,天气温和时要揭棚头膜两头通风;天气晴好,棚内温度超过 30℃时要揭边膜及两头通风;碰到连阴雨天气更要加强通风炼苗,培育壮苗,减少小苗孕茭率。待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清明(4月5日左右)前后要全棚揭膜。

②施肥 要施足基肥,追肥遵循“促―控―促”原则,即分蘖期多施促进分蘖生长;孕茭前期控制施肥量,促进植株转入孕茭生长;孕茭中后期适量施肥促进茭肉粗壮)。掌握平衡施肥,增施钾肥,避免偏施氮肥。

③田水管理 施基肥后立即行灌水,除孕茭期水位稍高外,其他时期保持水位3~5 cm即可。

⑥培土 当茭白植株茎部发扁,水面交界处开始膨大,开始孕茭时即可培士,把行间的烂泥培到已孕茭的茭株基部。培土要分株分次进行,每墩看到一株培一株,并随着茭白的不断膨大不断培土,但培土高度不能超过叶枕。培土后茭白薹管长度只有3.2 cm,短于深水护茭的4.4 cm。孕茭位置的降低是由于节间的短缩,并不是孕茭节位的下降。

⑦采收 当茭株心叶短缩,基部膨大呈塔形,叶色变淡,两片外叶的叶枕收缩到基本相平时即可采收。过早采收,茭肉尚未充分膨大,影响产量;过迟采收,茭肉粗纤维增多,品质和商品性变差。成熟的茭白要及时采收,否则极易纤维化,并影响后期茭白生长。采收时从薹管处连根拔起,削去根茎和叶片,留30~40 cm叶鞘,以保护茭肉,便于包装。

⑧留种 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选已孕茭且茭壳白净、饱满,薹管短,基部细,符合本品种特征的茭株留种。茭株选定后先挖开四周泥土,以促进抽芽分蘖。当新抽的苗长到30~40 cm时即可移栽种植。

参考文献

[1] 李曙轩,肖春英,林冠伯,等.蔬菜栽培学各论(南方本)[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7.

[2] 曹侃,王槐英,赵有为.水生作物栽培[J].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3] 赵有为.中国水生蔬菜[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4] 李挺.茭白优质高效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上一篇:秋季普通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下一篇:不同砧木嫁接对日光温室西瓜生长、品质及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