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层教学 强调个性发展

时间:2022-09-06 06:49:45

数学分层教学 强调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085-01

目前“高效课堂”及“一师一课”活动正在全省进行推广,其主要目标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但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后,由于教材体系的变化及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深入学习,使大部分学生很不适应,从七年级就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三极分化。所以(根据我们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布置,这样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较明显地提高教学效果。

一、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

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首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

A组:数学基础好,数学思维能力强的;

B组: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的,或思维能力较好但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品质不够好;

C组:数学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一般或中下。

对学生分层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A组数学基础要更扎实,数学思维能力要更强,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较高要求和进行拔高训练。要求他们除完成课本习题外,尽量多关注一些有关数学解题和数学竞赛的数学课外书,鼓励他们提数学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B组重点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数学基本运算技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一部分能向A层转化。同时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提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多鼓励他们一题多解,要求他们在测验时争取优分并追上成绩最好的同学。C组学生重点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计算能力和基本几何应用能力,使他们其中一部分向B层转化。多鼓励多辅导,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完成基础知识,提高他们学习的成就感。要求他们在测验中取得合格以上成绩。

二、做好教材的分析研究和结合学生情况进行教材处理

初中数学教材尽管较系统地叙述初中的数学知识,但其中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没有明显地叙述出来,探索推导的过程也不可能全部叙述出来。所以,我首先吃透教材,把握数学知识的系统,挖掘数学知识所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的精髓)。而我的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差异,因此又必须要求教师对数学的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每节数学课都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各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如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如何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如何把例题分解和组合;哪个地方该精讲,哪个地方该让学生去探求;如何设计各层次学生的作业等等。

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教学效果

我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在一班我用没有分层的教学方法,在二班我试用分层教学法,以便探究分层教学法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下我主要谈谈我在二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1)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导学方法,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课堂上多让A组学生探求问题(例题、习题或老师和同学提出的数学问题),讨论问题,最后独立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答案,并多鼓励他们质疑已有答案(或解法,证法)和对数学题进行一题多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对C组的学生则进行直接讲解教学内容之后再加强个别辅导。(2)采取多举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或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尤其是C组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性质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3)两班学期期末统测的数学成绩对比:差生减少了,而优生增多了。使我体会到其中的原因是:在班级教学中,传统教学法主要照顾全面,往往没有强调个别,其实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分层教学法虽然也是班级教学,但要求老师强调个别(至少是一个层面上的部分学生),也就是在某个层面上做到因材施教,体现出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因而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了数学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浅谈如何开展有效的读书交流活动 下一篇: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