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工作

时间:2022-09-06 05:27:25

怎样做好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工作

学校是国家各项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基地,是先进文化重要的创造和传播基地。抓好学校管理,在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不断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管理好农村小学,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小学管理的新路子,是当今农村小学管理研究的新课题。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虽然农村教育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正式的老师编制远远未达到要求,多数是当地教育部门聘请本村的人员来凑数的。这些代课人员当中,虽然不乏优秀者,但总体的素质高低不一,师资水平偏低,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结合我区的农村教育现状来看,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低,与城市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水平低,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强,教学设备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其一,教师同工不同酬。这不单单是农村与城镇的不同,也有农村公办与代课的不同。农村教师又特别是农村的代课教师待遇偏低,教师的福利微薄。

其二,农村教师大部分扮演着亦“教”亦“农”的角色,放学后一转身就是农民,有闲时才做些批改作业、备课之类的“本职工作”。在坐班的时间里,有的心不在焉,更多的则是谈天说地,真正用来办公的极少。这些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产生了消极影响。

其三,教师的调动机制不够顺畅或不够完善。我们这里的偏远山区学校,师资的来源补充或更新极少,新毕业的大中专学生不愿来。加之,代课教师的调动又具有相当的难度:待遇偏低,如果调出本村而不方便自己农活的话,宁可不干;而那些具有一定工龄、有了一定年纪的公办教师,有的本身就是从几十年的代课生涯中熬过来的,多少有点“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味道,这也不利于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和工作的开展。

其四,教师职业缺乏竞争,劳动收入仍然沿用以前的机制,导致了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教师缺乏应有的竞争意识,缺乏应有的优胜劣汰的忧患感。

要解决以上问题,本人肤浅地认为,可以从以下的几方面人手:

①切实加强教师的思想工作,强化其爱岗敬业精神。

②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及福利,且在代课人员中招录合格的转为公办教师。

③建立或完善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如果一个人他自己都不想在这里干,有谁能逼他在你这里干好呢?只有做到乐于人尽其才,才能让他配合校长做好工作,更大地发挥他的积极性。

④按编制,给农村偏远山区学校配备足额的教师,只有人够了,才好办事,才能办好事。

⑤建立或进一步完善校长管理意识。一位真正好的学校校长,不仅要有管理意识,更要有正确的领导意识,更要具备公仆意识。这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作为一名小学校长,首先要懂领导,其次要善于领导,再次更要具备领导的意识。在学校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同事和同事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这样那样的矛盾,这就需要学校领导去做好协调工作,做好同事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把一切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作为学校的一校之长,必须坚持依法治校,应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总之,解决以上几点问题,在当前的农村教育现状下,努力把一所小学校建成为平安、卫生、文明、和谐的校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为动力,切实保障广大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相信在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小学校管理工作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国库集中支付背景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下一篇:浅析中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