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金融课程整合的有关探讨

时间:2022-09-06 03:36:35

信息技术与金融课程整合的有关探讨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融合到生产、管理、教育等诸多领域。我国政府正是从提升国家科技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国家“软实力”的角度出发,大力提倡多方位、全领域的信息技术的合作与交流,作为教育领域自然也不能例外。

在我国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各级各类学科的整合是教育领域时间紧迫的重要任务。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提出了要创造条件,利用新型的信息技术进行不同类别学科的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多层次应用,进行探讨式、自主式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

长沙市财经学校是一所培养财经类专业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专业是该校的市级精品专业,涉及的《金融基础》《银行会计》《证券与投资》等相关课程均为市级精品课程。笔者作为学校的专职教师,从长期的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对银行、证券、保险等专业课程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职业教育。

一、信息技术与金融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是优化教学结构

随着新技术、新理论的发展,传统的教学理论与教学观点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学结构作为教育者思想、观念的反映以及教学实践活动的根本体现,也应顺应时代的变化而更新发展。当然,教学结构的变化会引起诸如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教育观念的系列变更。如果单纯地革新某个教学手段、突破某个教学内容、创新某种教学方法并不会触动教学结构这类根本性问题。

这些年来,国家各级教育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学校教育添置了投影仪、计算机、闭路电视系统、网络、语音实验室等各种教学辅助设备。但在教学活动当中,不少教师只是把这些设备当作“电子黑板”,仍然遵循着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执行着机械式的教学行为,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引进并未触动其旧有的教学思想。

可见,教学结构的改革是更深层次的改革,教学结构改革的意义要重要得多,当然也困难得多。那么,应该怎样来创建比较合理的教学活动进程结构呢?

二、创建合理的教学结构的方法

(一)建立建构主义教学观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应把教师看做是课堂中的唯一权威,而应当把教师放到与学生相等的地位。按建构主义教学观,教学应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备学生”,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引导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使其在学习中获益。

教师和学生通过计算机等新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改以往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旧有教学方式,成为合作交流的平等主体。教师结合实际,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机结合在一起,因势利导,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所思考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不是堵塞学生的言论而是让其畅所欲言,开拓其思路。当然教师也不是一味地旁观,教师要采取种种手段,成为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和帮助者。通过教师的多番引导,学生最终将由辅导性学习转变成自主学习,为其终身制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要善于把握信息技术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粉笔”“教学工具”来完成教学过程。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也缺陈乏新。随着计算机及其技术普及到人们工作生活的众多方面后,教师群体要学会利用新设备、新技术,大胆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要善于钻研新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机交互性,这点是视频演示、幻灯片所不能达到的教学高度。通过人机交互,教师可以设计出一系列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教学辅助软件,开发出一系列既包含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又包括学生互动学习的课件,学生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不仅能看到知识的演示过程,还能在答题中、游戏中获得乐趣,这种做中学、玩中学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教,学生学”。将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化,把教师应在教学过程的某些阶段起主导作用夸大为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不了自己的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笔者在金融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尝试采用如下新型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金融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将银行会计中的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基本任务,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例如,在学习储蓄业务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临柜的综合业务分为前台接待、业务咨询、存款、取款、利息计算等若干方面,让学生按储蓄业务流程逐一完成相应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过程来了解并掌握储蓄的具体业务。

2情境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情境式教学法是模拟某个现实的环境,让师生在仿真性的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在真实性的任务要求以及环境的互动因素下,达到使学生掌握实际中系列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教学目的。情境式教学法的仿真度高、与现实结合紧密的特点非常适合金融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因为金融专业知识与现实金融工作具有极高的关联性。例如证券投资课程中股票投资内容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了解相关的知识外,还要学会自己动手“操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学校对于金融专业投入很大,仅就证券投资这门课程就单独开设了模拟证券实验室。实验室拥有60余台计算机,能容纳一个教学班级进行学习。与证券公司类似的仿真交易柜台,与现实行情同步的超大屏幕,流行的证券分析交易软件等,使学生不出校门便能体会到证券公司紧张有序的工作氛围。

通过这种仿真度极高的情境式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学习证券投资知识,还主动利用业余时间收集上市公司资料,分析股市涨跌的原因,预测“大盘”的方向。不少学生反映这门课程不枯燥,学了以后能为自己投资理财打下基础。

3协作式学习方法的运用

信息技术能够为教学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每一位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强调团队合作的协作性学习很有帮助。

在金融课程的教学中,实践性教学活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是专业教学的目的所决定的。因为金融专业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培训学生专业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金融系列的工作提供“无缝衔接”。因此实践性教学活动成为金融专业学习中的长期性、关键性的一环。

从实践性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协作式学习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动手操作能力差距较大。如果让学生采用“单打独斗”的方式完成所有的实习资料内容,不少成绩差的学生会因为达不到目标而选择放弃。采用协作式学习方法,以好带差,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有效促进班级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二是现实工作中,无论是银行的储蓄柜台,还是证券公司的交易柜台,都不是一个人办理所有业务的。因此专业实践教学中,不应片面强调单个学生掌握知识的“高、大、全”,更应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学校为金融专业开设的模拟银行和模拟储蓄所,能够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实现班级实践教学中的分组教学,分散教学为学生协作式学习提供了完美的平台。在硬件具备的基础上,教师更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广泛开展协作性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效率。

上一篇:教学改革背景下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下一篇: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与中职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