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四大学科能力解读与应用

时间:2022-09-05 06:38:10

高中地理四大学科能力解读与应用

【摘 要】全面精准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是解题的关键,知识迁移必须是有限的迁移,地理答案的编写是考查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环节,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必须做到观点明确,表达清晰,论点和论据统一。

【关键词】高中地理 学科能力 解读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03-02

自从进入高三后,地理学科就进入了全面复习备考阶段,很多同学复习得很好,但每当考试的时候,地理成绩却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是地理综合题得分率很低,虽然答案写了很多,但基本上都与题意不吻合。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经过老师的指导和与同学的探讨,再仔细研究过去的高考题,终于使我的解答能力得到大大的提升,在此,我把我的经验推广出来,以使更多的同学得到提高。

一、全面、精准地解读题目所给的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像材料和表格等,精读这些材料并适当地拓展是解题的关键。

(一)文字材料中信息的获取

文字材料包括:文字背景材料、试题题干和设问等两大类:

1. 从文字背景材料中的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应该全面标注关键词,进行综合判读并归类,找出关于“时间”、“空间”、“地理事物及分布”的类型。

2. 从试题题干和设问中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首先明确题干的地位和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抓住题干的主干语句,解读出信息主题;二是勾划出题干的关键词,明确“时间”“地点”信息。其次是明确设问的具体要求,即研究设问中的“指向性”,具体是将“时间”“空间”信息整合,关联到设问要求上,把握好“行为动词”。

(二)图像信息的获取

地理图像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解读其中的地理信息,应该明确“图名”、关注“图例”、分析“图中”三大步骤。

(三)表格材料中信息的获取

表格的解答,要注意表格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纵横的变化,如最高值或最低值,大小变化规律,相互之间数据的比较等。

二、知识迁移

地理试题主要是通过个性案例分析的形式呈现,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依据获取的信息,确立知识迁移的范围与方向;

(二)依据设问的限定性要求进行选择性的知识迁移;

(三)知识迁移不能“漫天撒网”,即下大包围,必须是突出基本要点的有限知识迁移。

三、答案编写

此步骤是考查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环节。应该抓住以下几点:

(一)根据分数判断得分点

一般情况下,9分的题,至少应该找三个信息来编写答案,8分的题应该至少找四个信息来编写答案,以便于阅卷给分。

(二)科学全面表述答案

1. 先自然原因,后社会经济原因;先主要原因,后次要原因;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等,总之要表述清楚,使用专业术语。

2. 答案要序号化、段落化,问什么答什么,问几个问题就答几个段落。

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此类试题多以开放性题目呈现,在答题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点明确,即首先表明自己的态度,是赞成还是不赞成,这也是一个给分点;

(二)表述清晰,逻辑严密,不能前后矛盾;

(三)如果观点是赞成,一般答题是从经济、社会等方面回答;如果不赞成,一般是从环境的方向来回答。

五、案例

(2016年全国卷三)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如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8分)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8分)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标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六、案例分析

(一)获取与解读信念

文字信息包括:“热带”――气温高,“雨林”――植被茂密,“乘船”――水运,“溯源而上”――地形平坦,“河上很少有

桥”――可能是人口稀少,有其他运输,或者是对环境破坏大,没有必要修桥,也可能是经济落后,没有能力修桥,“河流交汇处、河水颜色迥异、黑黄分明的界限”――看见的“果”,“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

呈黄色。”――“因”

(二)图像信息

定位:亚马孙河流域;四个图例:“城市”在图中分布很少;“沼泽”主要分布在内格罗河上,然后与布朗库河交汇――地势低洼;“河流”一看分布,密集,二看线条粗细不一,说明宽度不一;等高线主要在200m以下,说明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

(三)题干分析

1. 小题题干分析:

(1)关键词“分析”,说明答案应该以因果句回答;

(2)问了两个问题“富含腐殖质”和“泥沙少”;三是给分8分,故每个问题应该为4分。

2. “富含腐殖质”应该应用的信息:

(1)腐殖质的来源类“热带”、“雨林”信息;

(2)腐殖质的沉积点“沼泽”信息;

3. “泥沙含量少”应该应用的信息:

(1)“雨林”使泥沙的来源少;

(2)“地平”、“沼泽”使流速慢,泥沙沉积多。

(四)小题题干分析

对限定语句作出“合理解释”,需要进行知识的有限迁移,给了8分,应该四个要点。借助的信息包括:“城市”的分布少;“河流”分布与宽度;亚马孙河流域: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雨林的保护等。

(五)小题题干分析

论证与探讨类题目,即开放性试题,如果是“赞同”,应该以社会经济方向答题,如果是“不赞同”,应该从环境保护方向答题。给分6分,至少应该运用3个方面的信息,主要从“雨林”、“经济”与“社会”方面展开。

七、答案编写

(一)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4分)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4分)

(二)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校;(2分)水网稠密,水运便利;(2分)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2分)对雨林环境破坏大。(2分)

(三)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2分)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2分)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2分)

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2分)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2分)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2分)

上一篇:谈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谈中学体育需注意事项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