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剂+维生素D二级预防骨质疏松

时间:2022-09-05 06:09:44

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

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1次骨密度检查,对骨量快速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这就是常说的二级预防。

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或用固体骨肽制剂骨肽片进行预防,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日本学者则多主张用活性维生素 D(罗钙全)及钙共同预防骨质疏松,并同时注意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旁亢/甲亢、骨转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钙剂

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800毫克(元素钙量)是获得理想骨峰值、维护骨骼健康的适宜剂量。

如果饮食中钙供给不足可选用钙剂补充,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毫克。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钙约400毫克,故平均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量为500~600毫克。钙摄入可减缓骨的丢失,改善骨矿化。

不过,在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时,应将钙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这是因为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单纯补钙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至于钙剂的选择,也要考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编者注:具体请参阅2010年《快乐养生》第5期第24页《补钙,选什么钙好》)。

维生素D

维生素D与钙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一方面,维生素D有利于钙在胃肠道的吸收。另一方面,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骨的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

维生素D成年人推荐剂量为200国际单位(5微克)/天。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摄入和吸收障碍常有维生素D缺乏,故推荐剂量为400~800国际单位(10~20微克)/天。有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D能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因此降低跌倒的危险,进而降低骨折风险。

和钙剂一样,维生素D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时,应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在用钙剂+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和安全性,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酌情调整剂量。

上一篇:动脉硬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下一篇:明白补锌,食疗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