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专幼教色彩教学

时间:2022-09-05 10:05:11

谈中专幼教色彩教学

摘 要: 色彩基础教学在美术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单一的色彩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幼教专业的发展需要。幼儿教育专业色彩教学应呈多元化表现与训练,应注重学生的主观表现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拓展学生的想象与表现空间,从而真正达到驾驭色彩的目的。

关键词: 中专幼教 色彩教学 创造性思维 主观色彩表现

色彩是美术学科中最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同时也是美术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形与色是物象与美术形象表现的两个基本要素,色彩学习是训练幼教专业学生认识色彩、掌握色彩、表现色彩的重要一步。但有人认为中专,特别是幼教学生能认识红黄蓝简单的颜色调和就行,复杂的色彩训练没用。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中专幼教色彩教学不宜深,但求宽、全,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美术欣赏课

欣赏绘画作品,是培养绘画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做到以美引入,以情感人,情理交融,形声并茂。通过美术欣赏课,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的魅力,理解绘画色彩的表现规律。通过美术欣赏课,幼师学会关心他人、热爱生活、充满爱心。如:让学生欣赏文艺复兴时期卓越大师达・芬奇那充满科学精神和哲理思考的作品《蒙娜丽莎》、《岩间圣母》;米开朗基罗充满悲剧激情的艺术作品《大卫》、《创世纪》;感受拉斐尔的代表作品《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如何博采众家之长,表现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让幼教学生看到他的笔下,人物慈爱、善良、温顺的高尚品质,欣赏柯罗的风景,塞尚的静物,西方现代主义马蒂斯、毕加索等中外美术作品。他们都具有把内心所体验到的一切通过绘画诉说于众的本领,并且说得那样真诚、自然、完美。

二、色彩写生训练

写生训练是色彩基础课的重点,不仅能挖掘学生的视觉美感和独特的思维,而且能促使学生从自然的表象中整理、提炼它的本质,进而对艺术的规律有所认识与掌握,逐步寻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同时,写生还是提高色彩的观察力和表现力的最佳途径。

色彩写生是对自然状态中物象的色彩的直接描写,着重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的研究与表现,研究各种不同物象的固有色在不同情况下的光源色、环境色中的变化。我们知道,自然界任何物象色彩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内,其色彩也必然与周围物象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定的色彩关系。色彩写生就是训练学生在瞬息变化中迅速捕捉色彩,抓住物象的色彩关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色彩的能力,这对理解和掌握色彩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是至关重要的。色彩表现能力同样也是在大量写生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在写生训练中,要避免盲目性,注重把握色调、色彩对比,色彩调和关系,使学生通过一系列反复的练习和感悟,培养用独特敏锐的眼光去感受物象,并通过色彩语言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可以说,没有一定的色彩写生训练,就不可能对色彩有较深的感悟和认识,更不可能准确生动地把自然界的色彩丰富变化与微妙关系表现出来。色彩写生是提高色彩表现力的基础,它能使学生的色彩观察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获得对色彩分析能力和概括表现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从写生到主观意象表现的升华。

三、装饰色彩表现训练

在色彩写生基础上进行装饰色彩表现是十分必要的。装饰色彩是训练学生根据自然色彩所获得的感受,把主观的感悟与创造融入其中,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对自然色彩重新进行归纳组构,使色彩达到更为统一、简洁、理想的平面化效果,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在装饰色彩表现训练中,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平面构成的理念,对物象的形进行高度概括,尽量将物体结构按平面化、几何化的方式处理,并从理性的角度去研究色彩造型的基本规律和色彩的组构方式,摆源色和环境色的影响,将自然物象的色彩和写生的色彩归纳、概括、条理,按装饰美的法则进行装饰色彩表现,强化画面的主观色调。在具体作画时,学生根据对象总体感受和情感体验,明确画面主体色调,同时也要考虑每个色块之间的色相、明度、纯度、面积对比,注意色彩间的组合与搭配,形成整体的色彩层次关系。装饰色彩是理性的色彩表达方式,是在自然与创造之间,将自然色彩元素提炼和强化转化为主观艺术表现,同时,把复杂色彩关系变为单纯化平面化,变为有章可循的秩序色彩关系;反之将简单物象色彩通过用不同的构成方式变为丰富统一的画面,达到一种超于自然色彩的装饰艺术美。

四、主题性色彩表现训练

主题画是幼儿园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主题性色彩表现,是以色彩的联想和色彩象征为依据,结合主题和内容采用特定的形态(抽象形态和具象形态)组构,运用色彩关系表达作品主题。它可以更加直接地表现学生的情感与思想。教学中,让学生自选主题或在规定的主题内,例如:“甜”“春姑娘”要求运用色彩表现情感或认知,锻炼和加强学生的色彩思维能力。学生凭对大自然的感悟,对色彩的要素、色彩的视觉规律、色彩心理的情感和象征的理解,认真体会所表现的主题内涵,并结合主题确定色调,组构色彩关系,运用色彩语言强化主题的意象。主题性色彩表现是在理解色彩的特性及象征意义的基础上,对物象表征与人的情感特征的认识和理解所进行的意象表现。它不是客观再现而是倾向于主观表现,更多地表现为心理认知。意象的表现是一种心灵感悟和体现。就意象而言,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在创造者头脑中构成的主客观统一体,并通过想象、表象重新加以组合,形成审美意象。可以说,主题性色彩表现就是一种意象活动,一种情感符号、情感表象活动,借助一定的色彩关系构成主题,突出色彩的意义及充分表现主题。

五、不同工具材料色彩的表现

不同绘画材料的运用会形成画面不同的肌理表层,肌理是经过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物质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法不断尝试探索创造出来的。中专学生在色彩训练之中,可以运用各种绘画材料产生不同的色彩肌理效果,来拓展学员色彩的表现力。传统的色彩教学中,只是运用水粉、水彩、油画等常用材料,对材料与技法触发的色彩肌理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不了解画面肌理的功能及其所生发的效应,如可以表现丰富的质感和光感,或传达精致、和谐、微妙、柔和、厚重、粗犷等感觉。我们在色彩训练中学习传统技法的同时,鼓励学员大胆尝试多种绘画材料技法,例如:湿润的画面撒些盐呈现出来雪天的效果,湿润画纸是让水粉流淌春天的效果等。水彩、水粉、丙烯、国画色的综合运用,油画和金属、木、陶、蜡、纤维等各种材料的混合交替使用,还有刀刮、平刷、罩染、浸染、滴洒、划痕、厚堆等方法的运用,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极为丰富的肌理效果,例如:油画棒+水粉的效果。因此,我们尝试在色彩教学中,充分而综合地运用不同画种的材料和技法,从而真正实现色彩教学的五彩缤纷,使学生感受色彩的独特魅力。

总之,幼师专业的色彩教学应进行多元化的表现与训练,注重基础色彩教学与创造思维训练相结合及各阶段之间的有机联系,并在各个阶段的练习过程中,目的性一定要明确,做到有的放矢。只有通过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维训练,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真正达到驾驭色彩的目的,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主观色彩表现得到最大的发挥和展现。

参考文献:

[1]黄今声编著.色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中央美术学院编著.外国美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王宏建,袁宝林主编.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之三要素 下一篇:金融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