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07:57:15

中专语文论文

中专语文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数字化阅读以及网络信息的普遍广泛存在与应用,纸质阅读量的减少,不仅是整个社会的现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也能明显的观察到。听、说、读、写不仅是语文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对于每一位正常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当前各类工作岗位对人才最起码的要求标准。然而在中专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在教育教学观念上一直坚持技能教育为主,淡化了对文化基础知识的提升与要求,相对来说中专学校的学生语文知识学习上较弱,这也是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所在。阅读也是知识积累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要求学生多读书、死读书,而是要有深度的、有思想的阅读。并且对于中专的学生来说,更要倾向于职业培养的阅读,并且可以成为学生就业和工作中的技能。如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常见的应用文的阅读,由于应用文本身比较枯燥,往往是令学生学起来十分头痛,但设计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如在学习到口头作文的节时,在导游专业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利用《中国园林风格》这篇文章,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导游工作中的解说场景,从中国四大名园到各自的特点与风格,按照园林的风格依次表述不同的园林特点,或动或静,或是建筑的不同,或是山水、花木的不同,也可能是各自的诗情画意,在模拟场景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将前期阅读到的内容完整的表达出来,更能够让学生在表达和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思考,活跃思维,增加知识的厚度,对于学生的说话表达方式、技巧以及语文的应用能力起到良好的训练作用,同时也将会帮助学生建立职业自信心。

2增加课堂互动,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引导

新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而学生则在台下无精打采被动接受教学局面,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也是由多年的教育体制所决定的。要进一步改变课堂教学的形式,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要从课堂互动开始。随着信息应用脚步的加快,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也逐步投入到了教学活动中去,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投影设备的使用、教学模式的建立等等。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我们现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形式之一,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让直观的了解学习内容,还可以开据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层面,将课堂教学带入一个活跃的氛围中。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如果只是从文字上来理解,我们可能只是觉得它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抒情散文,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认知写作的背景及场景,通过多媒体我们播放了一些介绍朱自清笔下清华园中的荷塘的视频与图片,让学生在场景和环境上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还播放了大家都很熟翻的同名歌曲《荷塘月色》,不仅将课堂教学的氛围烘托起来,还引导学生增加了审美情趣。

3增加课堂练习,提高语文知识的实用性

说到底,中专学校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培养各类人才为主要目标。在语文这样的基础学科教学中,也要更体现职业特点和职业作用。但在我们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还是以倡导和灌输为主,并没有将所学的知识化为有用的技能,这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改进的地方。在语文教学中,课堂练习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但却又往往是我们容易忽视的部分,如果能够真正的将课堂练习重视和应用起来,将会有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们在学到著名的作家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妆》这篇文章时,通过阅读问题的形式,将学生引领到文章中,什么是真正懂得化妆?作者给化妆分了什么等级?等等形成抽丝剥茧方式,边读边寻找答案,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如何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提高语文知识的实用性。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化技能人才,中专学校以培养专业化实用型技能人才为主。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素养及社会活动中基本的素质有决定性的意义。但由于我国多年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从语文素养的培养、阅读与思维的拓展、课堂互动与教学引导、课堂练习与实用四个方面,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案例,探讨了中专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针对不同情况实施的不同教学方式。语文是一门需要长期知识积累的课程,教学方式也没有固定化,因此,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整体学生差异的大小,以及学生的认可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同时在我们谈到的这四个方面的要素中,在多多关注到教学活动细节的设计上,并且认真的坚持去实施,长期如此,才能够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中专语文论文范文第2篇

职业中专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不仅体现在发现美的能力提升上,还体现在创造美能力的提高上,而想象力无疑是创造美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测和想象,并在想象的过程中积极融入个人情感,进而对课文中的意境美进行更好地展现。例如,在欣赏余光中的《乡愁》时,全诗虽然只有四节,景物描述比较简单,但是时间上的变化却非常丰富,涵盖了作者“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的心路历程,而且时空的隔离与变化从没有离开思乡之情,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就“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几个简单的意向开展想象,必要时可以结合自己的思想情感进行对比鉴赏和想象,这样更能启发学生对全诗内涵的领悟,发现文章的内在美,最终升华和创造为个人的审美情感。

二、引导学生多进行有感情的诵读

在职业中专的语文教学中,朗读和背诵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在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进行机械性的朗读或背诵,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影响了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鉴于此,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多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感情的诵读,在诵读过程要积极融入个人情感,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力,认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以及课文中的真、善、美等因素,多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和情感上共鸣,在获取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的同时,充分感知审美的乐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阐明梦想重要性的美文,其中顽强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只有学生进行有感情的诵读,才能在领略本文语言美的同时,逐步领悟到梦想带给人们的力量。

三、鼓励学生多进行写作训练

学生写作与创作能力的提升,是职业中专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课堂上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说、多写,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对学生的审美素质进行循序渐进的提高,尤其是对于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更是需要学生借助自身所学、所感、所悟进行大胆的写作创作,创造出真正体现个人思想水平的作品,这样方能体现个人在整体审美能力上的进步。例如,通过写日记这种记事性的创作,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美的认识;通过写景散文的创作,则可以增强学生对自然美、生态美的认知,最终让学生认识到美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关键是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和创造美的意识,审美素养的培养完全可以从小处着眼、小事做起。

四、重视语文教师审美素质的提高

职业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需要营造出和谐化的教学氛围,构建语文教学的软环境,加强对语文教师审美教学能力以及个人审美素质的塑造,进而更好地发挥个人在审美教育中的模范引导作用。首先,语文教师应该能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善于表达,才华横溢,能够有效集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同学生进行良性互动,以情境感染学生心灵。其次,语文教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把真、善、美作为衡量自己品行的标准,把精品课作为自身价值的追求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教育素质,促进学生良好审美素质的养成。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职业中专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提高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和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教育因素,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加快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进而使语文教学更好地服务于职业中专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中专语文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创新写作;创新意识;创新基础;创新思维;想象;创新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2

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理所当然地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陈地。如果能强化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提高创新水平就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终究会成为落后的民族,民族的振兴靠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创新精神产品的独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激发创新写作的热情,展开独特想象的翅膀,提高学生创新写作能力,尤为重要。

一、激发创新写作的热情

(一)激发热情,强化创新意识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十分强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热情是成功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石,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有兴趣和爱好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原动力。只有不墨守成规,不满足于现成结论,乐于和勇于展现个性,独树一帜,另辟蹊径的人,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种创造意识,正是我们要悉心呵护和着意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中学生好动、好胜、好玩的心理特点,教师可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写作文,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记。如举行生动有趣的“模拟小记者采访”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的体验、感受和自己的最大收获;拔河比赛之后,趁学生还沉浸在兴奋和快乐中,让学生写下自己参赛的紧张和快乐,失败后的遗憾和胜利后的喜悦。在作品教学中,教师应告诉学生不满足于一般的感受和现成的结论,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敢于说“我认为”,要相信“我能行”大胆质疑问难,寻找最能展示自己个性的答案。以“创新意识”武装头脑的学生一旦激发创新思维热情,思维就会大放异彩。例如上《愚公移山》这课,有学生提出“愚公可以不移山”“愚公只会用蛮力”他是在浪费时间浪费人力物力,可以搬家的观点就出来啦,又如上《孔乙己》这课,有的学生说:当今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不也是“孔乙己”吗?一石激起千层浪,马上以《当今社会“孔乙己”的出路在何方?》为题写一篇作文,学生各抒己见,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读中专,读技工学校,学有一技之长;当兵,保家卫国呀;进厂打工呀等等。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积累素材,奠定创新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材料,是无论如何写不出好的文章来的,作文教学,必须注重材料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为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因势利导,力求做到:

1、多阅读有些同学死抱着各种作文选不放,却懒得读经典书、读精品书,这是要不得的。有的同学一听到名著就想到大部头的长篇小说,就望而却步。其实名著有长有短,读不了长的读短的,读不了名著读名篇,课本上不就有若干名篇吗?关键是要用“心”去读,这样既可以吸收文化营养,又可获取写作材料。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学校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2、善观察古人云:“事事留心皆学问”,这说明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是形成新思维的前提。“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即使是双胞胎,他们的外貌、心理也会有细微差别,只要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就是与众不同的文章。平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如:老师出示一幅漫画,让学生自己去描述,去提炼观点;让学生亲临一个场面,写一段场面描写;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自然会有话可说;教师还可以带学生们到校园周围观察自己平时熟视无睹的事物,学生只要以满腔热情来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写作中就会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通情而达理。

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不仅获得了多种写作素材,而且为以后作文创新奠定了基础。

(三)鼓励求异,培养创新思维

求异思维,即对一个问题,一则材料,打破思维定势,大胆质疑探索,能从积极方面看到消极因素,也能从消极方面看到积极因素,以求得某一问题的各种可能答案的思维方式。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求异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写作的重要手段。

学完《爱莲说》之后,我也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写道:牡丹,其色明艳绚丽,其形摇曳多姿,其态丰腴端庄,其香热烈芬芳,唱出了与周敦颐不同的声音。又如有一个作文题《沙子的启示》,有很多同学写“沙尘暴,是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也有很多同学写“沙子团结起来力量大,可以修桥梁、盖大厦。”同时也有一些同学多角度思维,写“一粒沙子虽小,也能把你的脚磨出血泡,砂轮也能磨铁嚼钢,小事物从来都不能忽视。”有的写“沙尘暴,是沙子联合起来的结果,它们毁坏了庄稼,污染了环境。所以,坏东西团结起来就不是好事了。”这些同学能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深入挖掘,思路开阔,这些都是求异思维的奇葩。

事实上有多很多名言警句俗话、成语,往往只强调约定俗成思维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大胆创新,想别人所未想,言别人所未言,从而写出既异想天开,又合乎情理的文章,如“开卷未必有益”、“知足常乐戒”、“好酒不怕巷子深吗”、“卖瓜就得自卖自夸”等。要敢于“反其义而思之”,破旧立新:“狐假虎威”的狐狸“善假于物”是为智;“人言可畏”的“人言”不可畏,只有勇对“人言”,不断完善自己才有可能取胜。总之,教师要尽可能多的挖掘能引发学生求异思维的材料,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在慎思、明辩的前提下破旧立新、推陈出新。

二、展开独特想象的翅膀

创新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创新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要有意识地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的心灵不断涌现创新的浪花。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那么如何培养、训练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呢?

(一)敢幻想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开启思维之窗,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创作灵感,把无意的感念引导到有意的创作上来,凭借某一个词、句、段或某一景物,某一感受进行扩散思维,展开想象,形成“词语麻辣串”。利用“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让学生根据词语,串写出一段话,甚至编写一个故事。好的作文题目如同开启心扉的一把钥匙,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奇特的想象,从而使他们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我到火星去做客》《假如我是……》。让学生想象成文。

(二)补空白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画中,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习作的形式把“空白”补充出来。教师应抓住课文中的“艺术空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想象写文,把不具体变为具体,把无声变为有声。还可根据情节发展进行续写,如《小木偶的故事》这篇课文,“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会跃跃欲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拓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再如,在《秋天的怀念》一文中,母亲在临终时说的一句话:“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是比较典型的人物语言空白。授课时可抓住这一空白,让学生联系上下展开想象,把母亲要告诉儿子的话说下去,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体会到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深深的母爱。

三重视实践,倡导创新行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英国教育学家斯宾赛说过:“应当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推论,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得应尽量多些。”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实践活动是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这种“活动”是把学生的语文学习置于时代变革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上,是引发激励学生创新欲望,培养创新精神为前提,是能衔接课内外知识的系统训练。如在学完《樵夫,别砍那课树》按照这句式设题,然后讨论,推论,创作。学生交上来的作品,就很有新意:《独裁者,别挑起那场战争》引出和平,《化工厂,别在我们家园周围》引出环保,《朋友,别吃》引出珍爱生命,《运动员,别吃那包兴奋剂》引出公正,《商家,别再生产地沟油》引出诚信,《邻居,别再买》引出和谐相处,《同学,别进那张色情的网》引出纯正……任何作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这些学生的创新写作都与周边的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都能够大胆想,思维活跃,不断创新。

以上几点是我对创新写作的拙见,当然,作文教学中的创新写作的方法还很多,“教无定法”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的实践活动,总之在创新写作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激发写作的热情,在创新写作的蓝天下,放飞梦一般想象的翅膀;在创新写作的花园里,绽放万紫千红的花,尽情点缀作文教学的美丽大花园!

参考文献

[1]尹欢.《浅谈作文教学中创新写作指导》文教资料,2010.8

[2]佚名.《创新写作的三培养四方法》语文论文,2010.3.6

上一篇:数控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cbl教学法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