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

时间:2022-09-05 03:30:01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

随着科技的发展,英语这一语言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农村孩子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对英语学科懈怠,即使上进的学生,也是跟在老师后面,亦步亦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不能做到认真思考和积极反思。本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由于学生学习缺乏的主动性,因此我们英语教师都提出了如何培养学习习惯的问题。

俗话说得好:“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在英语学习过程,更显得特别重要。

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生的成绩,还影响到学习的能力和性格的发展。

1、预习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曾经有人把学习比喻成教师也学生共同演奏的交响曲,而预习则是正是演奏前的预演,新的课程犹如新的曲目,合奏者必须都熟谙此曲,否则在上台之后,就变成了教师的独奏,无论曲目是多么经典,这场演出都将会变得无比糟糕。那么,怎样才能让演出更加精彩呢?那就需要每位“演奏者”都积极参与进来。这时,教师就该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调动好这些“演奏者”的积极性,当好“指挥者”的角色。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日本学习方法研究会会长石川勤先生说:“所谓预习,也就是在上课以前,要明白自己想学什么,想知道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上课。这样一来,课堂学习就会充满活力,学习不再是别人的事,自己就会变成课堂的主人。”预习是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效的预习,能明确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良好的预习习惯,可是学生终身收益,其具体表现为:

(1)提高听课效率。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新课内容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还可以及时发现学习的漏洞,可以在听课时,集中精力去听那些自己没弄懂的部分,使听课更有针对性了,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听课效率。

(2)提高笔记水平。课前做好预习,记笔记时就有了针对性,不会盲目地记下上课内容。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用于听讲和思考问题。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是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学生在预习中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地接受新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增强记忆效果。学生在预习时,对知识已经做了独立思考,建立的初步印象,再加上教师课堂的讲解和分析,便可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获得更好的记忆效果。

2、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习惯

敢于表达的学生是自信的孩子,善于表达的学生是思维严谨,勤于动脑的孩子,语言表达不是简单的让学生说话,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也可以调动学习的气氛,及时反馈学习的情况。

(1)敢说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有一定的目标,首先是要敢说,不管说的对还是错都无妨,哪怕学生说的水平不高,只要学生肯说,就极力的表扬,甚至奖励,还可以允许学生擦嘴。总之就是要学生先开口。

为了让学生敢说,老师提的问题就要细一点,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与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不觉得害怕,哪怕是后进生,也有发挥的机会。对于知道答案却不肯表达的学生,要主动的叫他说,并给与表扬,对他提出积极发言的要求,锻炼这些学生的胆量,对于经常举手但没有没叫到发言的学生也要表扬,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在让学生发言的时候,要有意识的让他做到大声,响亮,没有做到的,就再来一遍,只要有一点进步就给与奖励,树立一些榜样,让学生学习。

(2)会说

在学生渐渐的敢于表达以后,老师就要提高要求了,要让学生明确现在开始发言不可以擦嘴,举手发言要规范,发言时要有一定的思考,不能乱说,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老师的肯定。这是老师提的问题从比较细逐渐过渡到宽泛,而且可以是几个小问题合起来让学生完整的回答,比如…,逐步的要求学生发言要完整,有逻辑性,但是这个过程还是要充分的表扬和鼓励。

3、倾听的习惯

(1)倾听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我们现在班级的人数都不较多,但是老师必须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当老师在说话或是学生在发言时其他学生就是听众,必须停下手里的事情,认真听好。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边听边思考问题,这样的训练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做到边听边思考。

(2)评价

老师要培养学在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后,能评价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而且听的时候不做评价,要尊重发言的人,听完以后有不同的意见要及时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谁能最早的反应,就要得到大大的表扬,这样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会认真听还会边听边思,边听边评,

4、独立思考习惯

(1)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一般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后,智力水平高的同学能很快举手回答,但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的学生,应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待已有相当多的同学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有时让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回答,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有什么困难,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想问题。让回答问题时,要明确什么时候是集体回答,什么时候是个人回答。……在提问时,避免仅与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对话,而置大多数同学于不顾。要注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可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一些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机会。

(2)培养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甚至敢于质疑问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其实提出问题有时比解答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提出问题是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可能产生新的见解,有了见解就会有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5、独立作业习惯

在学生的作业中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

(1)复习

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实际上是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检验其掌握知识巩固程度的过程,而有的学生却不知道做作业有什么用,只因为是老师布置的,不得不做,有的学生课后不看书不整理,不理解消化就忙着做作业,这样,即使做了作业,也没有多大效果,因而要让学生明白做作业的意义,家庭作业是非做不可的。每道作业题与课堂学习的教材内容都有内在的联系,因此,要使学生养成先复习功课,弄懂所学知识,然后再做作业的习惯,使学生有“章”可循,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作业

作业是学生自己的事,必须独立完成,只有独立完成,知识才能真正为自己所掌握。 可是有的学生拿到题目,一碰到困难就问别人,或抄别人的,甚至有的家长在指导学生做作业时代做,讲答案这是不“规范”的,家长的帮助只限于启发、引导和督促学生完成作业。作业完成了,还应该独立检查,不要轻易与别人对答案。如果学生养成不对答案就不放心的习惯,那么有时即使做对了,也不一定对所学知识就已经理解;做错了,就会照别人的答案一改,错在何处,并不明白,而且更严重的是会不知不觉地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当然,遇到独立思考解决不了的问题,绝不要轻易放过,应该去请教老师、家长或同学,不要不懂装懂,应在别人的启发帮助下弄懂后自己再独立完成作业,不要简单地把别人告诉的答案一抄就了事。

(3)按时完成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因为当天的功课刚学过,印象还比较深刻,做起来顺利,准确率高,又不用花太长的时间就能做完。如果拖拖拉拉积在一块,就会生厌,学过的知识没能加以巩固,做起来会觉得力不从心,因而往往就会去抄袭别人的作业,更重要的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学生复习的重要工具,是预习的准备,今天的作业完不成,明天的新课就不容易听懂了。

(4)认真完成

学生的作业态度充分反映了其学习态度,教师应建立明确的作业规范,并在实施中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要清楚整洁,格式要正确,要细心,不写错别字。做完作业后要认真检查。这样,复习时看起来方便,教师批改起来方便,有毛病看起来也方便。因此,提醒学生做作业前不宜草率下笔,要先弄清楚后再下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作业的干净,整洁和其正确性。

总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习惯只能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一篇:做好离退休干部精神服务的几点看法 下一篇: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