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知识产权政策的递减解析

时间:2022-09-04 07:40:07

国外知识产权政策的递减解析

一、知识产权应用

知识产权应用环节通过实现知识产权价值链的良性循环,为企业研发提供动力。应用途径分为三类:一是通过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开发新产品获利;二是通过技术贸易,获取知识产权转让收入;三是开展知识产权投融资。其中,知识产权交易是应用环节的重要内容。然而,大多数日本企业并不认同知识产权本身可以做交易的观点。企业普遍认为知识产权是防止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一道壁垒(防卫目的),而不是用于赚取利润。日本企业对知识产权交易的顾虑表现为:一是担心在专利流通过程中管理不善,导致技术外泄;二是认为重要的技术只能依靠自主研发,引进他人的专利进行生产,风险过高。即便是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也需要自主专利做后盾;三是觉得闲置专利是企业在决定技术投资取向中失去竞争力的技术,没有必要耗费企业资源加以利用。日本专利局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日本企业持有的专利中,自主应用的占40%,转让给其他企业的占10%;而未利用专利占比近一半,其中30%出于防卫目的,剩下的20%为闲置专利,说明日本企业对于知识产权应用持消极态度,[4]如图3。专利未能充分应用不仅浪费企业的创新资源,还将影响企业进一步申请专利的能力。这也是妨碍日本知识产权政策发挥效用的原因。综上所述,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提高了日本产学各界与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在创造、保护和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是业绩增速的全面放缓趋势日渐明显。

二、日本知识产权政策的创新激励递减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日本知识产权政策的创新效应呈现递减走势

知识产权政策的创新效应递减现象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这一现象可以从日本国内专利申请件数①的年度增减变化中反映出来。如图4,日本国内的年专利申请量在2005年以前的大多数年份是正增长的,只有1994年和2002年两个年份除外。1994年是因为日本出台“复数权利要求”改进制度,增加了一项专利中允许含有的权利项数,引致日本单项专利含有的发明项数从1988年的2.7项增加到2010年的9.6项,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对专利数量的替代。2002年是因为日本启动“知识产权立国”战略后,企业在海外的专利申请量与研发投资额迅速增加,对其国内专利形成了替代。从2002年到2005年期间,日本国内专利申请量增量平稳回升。这是知识产权战略发挥政策效应的体现。2005年后,该指标持续下滑。特别是2009年,出现大幅跳水,申请件数较前一年减少42406件。日本专利局针对这一“跳水”现象展开企业调研,结果证实在日本国内专利申请量排名前200强的企业中,超过50%的企业大幅减少专利申请件数,其余企业大多持平,几乎没有企业增加专利持有数量[5]。这一方面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企业知识产权投资和研发经费下降所致;另一方面也受到政策因素影响。即日本上调了知识产权授予标准,使得专利申请的前期技术调查趋于严格。这一政策调整旨在引导企业从重视专利数量指标,转向关注知识产权质量。剔除上述因素,仍然有近20%的企业在研发经费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出现了专利申请量锐减,说明创新效率下降的问题依然存在。创新是获取专利的重要手段,日本国内专利申请量连续6年的递减走势说明日本知识产权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趋于弱化。

(二)政策效应递减现象的原因分析

1.宏观层面上,政策实施的经济环境与创新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全球金融危机后,日本的经济环境也不容乐观。欧洲债务危机、新兴国家的崛起、东日本大地震等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日本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经济低迷减少企业收入,直接导致企业用于知识产权的研发投资下降。不仅如此,创新环境的变化也是影响日本企业与高校研发投资效率进入递减区间的重要原因[6]。当前,“全球创新”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创新体系也从传统的封闭型系统,转变为由多家企业参与,具有无限组合可能性的“开放式”、“全球化”、“平的”系统。创新性质的变化要求创新主体———企业和高校的研发体制随之变革,这也是日本知识产权政策面临的新问题。2.中观层面上,日本制造业陷入“知识产权成果转化难”的技术衔接错配困境日本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曾经以引领全球创新技术潮流而享誉世界,却错过了软件革命、互联网等许多大发展的机会。产品研发能力不足,对市场不敏感,这些问题使日本在原始创新和软件方面不及美国,在生产速度及产品营销上不如韩国。大量研究认为日本制造业仍然具有技术优势,只是在成果转化方面较为落后。成果转化是创新过程中最困难的阶段,有“死亡之谷”之称[7]。图5说明了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成功所需经历的各个阶段。其中的中试阶段是知识产权技术转化为新产品的关键阶段,也是风险最高、难度最大的阶段。如何顺利跨越这一阶段,实现知识产权的商品化、产业化转化是世界性难题,也是日本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必须面对的新挑战。3.微观层面上,日本企业遭遇“技术至上”的创新陷阱日本企业一直推崇“技术至上”理念,追求精益求精的境界。这一观念使日本企业拥有许多世界领先技术,并在新产品研发中独占鳌头。但是随着全球产业趋向水平分工,产品进入模块化设计时代,单纯追求完美技术的做法常常使企业忽略对技术转化的有效管理,陷入“技术至上”的创新陷阱,即能够在技术竞争中取胜,却没有成为市场竞争的赢家。“技术至上”造成很多日本企业在产品创新的早期阶段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进入成熟期的规模化生产阶段后,却因为在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而被迫退出市场。以夏普公司为例,夏普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实现下一代中小型液晶技术量产化的厂家,却因价格昂贵而失去产品市场份额,陷入破产边缘。要避开“技术至上”的创新陷阱,现代企业必须树立“产品至上”的观念,具备迅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8]。

三、后危机时代日本知识产权政策的战略转型

后危机时代,欧美市场的持续低迷,带给日本产业负的需求冲击;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又使日本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因应变化,日本知识产权战略进入适应调整期。

(一)战略目标从促进“技术创新”调整为激励“产品创新”

此前,日本知识产权战略倡导以技术创新为起点的循环模式。这种模式以创新技术的事后权利化为特征,即首先由企业或高校研发出新技术,再通过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技术不被模仿,之后应用技术形成差异化产品。与此不同,以产品创新为起点的循环模式要求企业首先设计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随后提出能够满足产品功能的一组知识产权,再以自主研发或购入方式汇聚知识产权资源,最后采取拆分或搭配形式,向竞争企业转让知识产权获利。新的循环模式是在原有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只是更加侧重于商业和设计行为,由此也赋予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应用环节以新的内涵。

(二)战略重点从“重视保护”转向“重视应用”

调研结果显示,日本企业内部对于应用知识产权开展技术交易的意见互相掣肘:生产部门反对实施技术转让;研发部门拒绝开展技术引进;知识产权部门对于日趋复杂的知识产权交易尚未做好准备。而另一方面,开放式创新模式突显出知识产权流转应用的重要性。原因在于:一是知识产权存在保护期限,也受到产品生命周期的限制。企业应当尽量在有效期限内,转让知识产权,利用转让收入及时补充新的资源,形成良性循环。二是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费用和风险不断提高,依靠单个企业的力量,很难完成。转让知识产权,开展协同创新,可以充分利用各方优势,分散风险。三是资讯科技的发展,推动世界范围内的知识共享,企业很难在避开第三方知识产权的情况下从事研发,而外包研发业务成为提高创新速度的重要选择。由此应用环节成为日本今后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重中之重。

(三)战略方向从“防御型”转为“进攻型”

随着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从简单的专利纠纷演变成为一场包括各类知识产权工具在内的“知识产权战争”,日本的知识产权战略也从“防御型”策略转向“进攻型”策略。“防御型”策略以避免侵权、防止技术流失为特征,“进攻型”策略以实现技术垄断为目的。当前,日本企业已经主导并参与了多个产业的专利联盟。其中的垄断性专利联盟就是借助知识产权优势,通过一定的专利组合或者搭配,抬高行业核心专利定价,达到迅速垄断技术市场的目的。日本国内专利的授予标准也反映出这一动向。一些默认的专利申请原因,如“参与构筑专利池”、“取得国际标准制定权”等都体现出这一变化。

(四)战略内容从“内向型”扩展到“外向型”

为了降低日元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企业倾向于从业已饱和的日本市场撤出,将销售网点、生产车间、研发部门等转移到新兴经济体市场。日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理念也随之改变:企业更加注重持有专利的质量,而非数量;这也是近年日本国内专利申请量下降的原因。由此节约的申请费用,被转而投入到海外的专利申请中。日本的国际专利申请量(PCT),近年一直保持两位数字的增长。为了降低日本企业在海外的知识产权获取成本,并缩短授权周期,日本政府积极开展与各国的知识产权合作,敦促国际社会认同日本国内的专利审查结果。强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成为后危机时代日本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

(五)从“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制定”

国际标准化战略随着全球市场竞争逐渐演化为知识产权竞争,国际标准日益成为抢占市场先机的重要战略手段。正是因为对这一问题的忽视,一些拥有先进技术的日本企业,未能占领国际市场。以最近出现的电动汽车充电器为例,尽管日本产品具有更优异的性能,但是由于国际标准采取的是欧洲的交流供电方式而不是日本的直流供电方式,导致日本产品无法进入世界市场。日本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在2012年的知识产权推进计划中,特别强调在尖端医疗、水、新能源汽车、铁路、能源管理、文化和智能机器人等7个最重要的领域,大力推行国际标准化战略,通过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制定国际标准,避免陷入被动接受欧美既定标准的困境。

四、日本知识产权战略转型对我国的借鉴与思考

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日本创设的赶超型知识产权战略至今依然是发展中国家效仿的典范。尽管该政策的边际效应进入递减区间,但是日本政府正以此为契机,推进战略转型。当前,日本企业的知识产权动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重视持有专利的质量;二是增加在海外的专利申请量。专利质量的提高和海外专利的增加有助于提升“专利影响力”,打造“专利申请的全球性”优势,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日本经验可以在鼓励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实施国际标准化战略方面,为我国提供借鉴。

(一)在国内层面,鼓励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

2013年初,汤森路透2012年全球创新力企业评价结果。其中,美国以47家企业入选位居榜首,日本以25家企业排名第二,而我国仍无一家企业入列。尽管我国企业的专利数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专利质量和影响力不足,是我国企业未能入选的主要原因。由此提高知识产权质量也成为我国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从日本经验看,日本国内的专利申请模式有利于提高专利质量[9]。首先在申请程序上,日本专利局严格筛选递交申请的技术成果。从申请程序到审查程序,再到专利评定程序,每个环节的淘汰率过半,偏低的评估率敦促企业重视专利质量的提升。其次,在甄选专利申请理由时,对那些以制约竞争对手为目的或者在企业的奖励下提出的申请,不授予专利权;认同的申请理由包括为了展现企业技术实力、提高海外专利申请量等。说明日本政府越来越重视市场驱动的创新活动所产生的专利,而倾向于减少政策推动下产生的专利,体现出其对专利的关注正在从“量”向“质”转变。日本经验也警示我们,在提高知识产权质量的同时,应当避开“技术至上”的创新陷阱。否则,花费大量投资研发的知识产权成果,可能由于得不到商业化转化而闲置无用,或者由于缺乏足够的顾客群而不得不束之高阁,影响创新的可持续性。为促进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转化,日本政府积极推动产学合作。从合作动机看,日本企业倾向于借助产学合作,从高校得到基础研究方面的技术和专利信息,而日本高校则持消极态度,许多大学的研究人员不愿深入探讨企业领域的问题。为此,日本规定在政府资助的产学合作中,高校必须按照企业需求选择科研题目,将知识产权成果的商业化作为科研目标;企业有义务为高校的专利申请提供协助,并拥有该专利的优先使用权。这种做法将高校科研与企业生产联系起来,提高了知识产权的转化效率。此外,日本政府还积极为高校开展的产学合作活动提供补贴,并在高校的评价标准中将产学合作内容列为考核指标。

(二)在国际层面,实施国际标准化战略

实施国际标准化战略是近年日本为提升国家竞争力而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理念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一直以来,我国企业较为重视开展国际化战略,致力于推动商品和服务“走出去”,却忽视了让“标准”走出去,对促使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的经营理念持消极态度。目前,只有中兴通讯公司涉足通信领域的国际标准角逐,其余大多处于被动接受国际标准的境遇。我国要在前沿技术领域与世界水平保持同步,企业要在产品市场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必须实施国际标准化战略,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推行国际标准化战略具有两方面作用:一是敦促行业协会依照国际标准建立国家标准,规范企业生产,帮助企业赢得世界市场;二是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壁垒。为了阻挡他国产品准入,发达国家意图通过将本国技术标准转变为国际标准,设置技术壁垒。实施标准化战略,可以及时了解国际相关信息,防患于未然,也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国际标准。日本的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国际标准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设计标准所要实现的功能;第二步,确定标准的基本结构,第三步,研发技术,实现标准倡导的功能。这一顺序不能颠倒。如果先从第三步技术研发开始,就要拥有领先技术,并用已经技术物化的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如果该标准未能获得国际标准化机构认可,一旦国际社会采用其他企业的技术方案作为国际标准,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该企业从国际市场挤走。日本经验还显示培养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人才至关重要。标准化人才必须能够准确搜集全球标准化信息,从中提炼出精髓反映到企业的产品创新中,再将体现新标准的产品成功地推销到国际市场上。这种懂技术、具备高度判断力的全球化人才,也应当成为我国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教育的培养目标。

作者:赵旭梅

上一篇:国外高新技术发展对比及启发 下一篇:实现集团的融资模式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