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时间:2022-09-04 03:44:30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有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却让学生处于从属地位,长此以往的结果,只能使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甚至是畏而远之。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转变观念,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观念。

2.教师要教育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教学和课程是开放性、互动性、交互性、对话性的,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传递知识,而且还具有探索知识、创造知识的意义。在学习中,学生要主动选择和探究,要增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二、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所必备的各种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注意逐渐培养其自主学习的素质,在教学中逐渐渗透各种能力的培养。在这些能力中,自学能力是关键,它关系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成败。

1.培养自我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

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学习的理念与指导思想,激发“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做自主学习的主人。

2.培养自我识别能力

3.培养自我组织规划能力

计划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因此,学生科学、合理地自我组织、制订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4.培养自我培养能力

教育学生要主动培养自主的学习能力,不仅要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对知识的思维和运用能力。

三、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

2.鼓励学生自我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以各种方式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帮助他们逐渐树立起自信心。

3.指导学生自学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使学生终身受益。

上一篇:浅议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下一篇: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