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时间:2022-09-04 12:25:36

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资源与环境政策等多项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运用各种模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本文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传统学派、修正学派和综合学派三个流派及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归纳了国内外学者的主要观点与研究方法,并最后做出了相应的述评,以期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并为政府通过调整环境规制来持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环境规制;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2-0096-04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际经贸往来中的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各国政府与理论界的普遍关注。环境成本外部性所造成的市场失灵是贸易与环境冲突的根源,为此各国政府纷纷采用一定的环境规制来控制污染,与此同时,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遭遇的环境壁垒也成了本国政府与产业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国际大趋势之下,如何通过环境规制的调整来实现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目标成了当前需紧迫解决的重大课题。

针对环境规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传统学派、修正学派及综合学派的观点各不相同。那么,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到底存在怎样的影响机制?应该如何消除环境规制对竞争力的负面影响?如何通过环境规制刺激技术创新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带着这些问题,本文通过文献回顾进行初步思索,试图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1概述

从比较角度来看,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内企业能力的差异、产业资源条件的差异和产业发展环境的差异的综合反映;从产业自身来看,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组织结构、产业整体素质、市场竞争结构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全面体现。

在传统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实证中均没有考虑环境因素,资本、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的禀赋差异是比较优势产生的基础及国际贸易的根源。如果将环境要素作为影响一国比较优势的要素之一,拥有较丰富的环境资源的国家将倾向于出口环境密集型产品或高污染型产品,而环境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将出口非污染密集型产品或清洁产品。发展中国家对环境资源的估价和偏好相比发达国家要更低,而且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定义自然资源的财产权上也存在显著差距,这就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标准及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普遍较低,从而使其在环境资源禀赋方面拥有了建立在低环保标准之上的所谓“虚假”比较优势。这些现实情况导致了环境标准差异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的争论,使得国际竞争力的决定从传统研究体系逐步转向“环境竞争力”研究方法的深刻变化。

目前的研究中,关于环境规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的争论主要集中在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上,相关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流派:传统学派认为环境政策的实施会降低本国产业的竞争力。因为较高的环境标准将导致国内厂商生产成本的上升进而损害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且严厉的环境管制所产生的环境收益有可能低于将本国市场让给国外竞争者所遭受的损失,这必然会使政府部门及产业面临环境收益与竞争力之间的权衡取舍。修正学派认为较严格的环境政策的实施将会带来更多的企业创新活动。因为如果把新的严格环境管制标准建立在设计恰当的激励机制之上,且大多数受管制的企业能够适应新的环境标准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必将会引起生产成本的普遍下降,那么环境管制就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诱因,进而达到双赢的局面。综合学派认为环境规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没有显著的联系,大多数情况下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往往有利有弊,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要根据该产业所处的具体约束环境、产业自身特性、所处的国际分工地位及时期的长短而定,而不能一概而论。

2传统学派的主要观点

传统学派运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从静态分析的角度研究表明:如果企业在环境规制实施前是有效运转的,规制的推行会降低包括生产效率、利润率等在内的产业绩效。因此,环境规制的实施必将导致企业成本的普遍上升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显著下降,从而造成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以及污染密集型产业向低环境标准的国家转移(“环境避难所”效应),所以环境政策的实施会降低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该学派主要的分析思路为:第一,环境规制要求企业投资于污染防治或缴纳污染税费等,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如Slater和Angel(2000)认为在实施较高环境规制水平的国家,企业因规制的要求必须配置高标准的污染控制设施,或需支付较高的环境清洁费用,因此环境规制宽松的国家往往能够获得竞争优势。Gray和Shadbegian(2005)对美国1979―1990年造纸、钢铁和石油产业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强度与产业生产率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第二,环境投资对传统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即环境投资会挤占企业的其他生产性与营利性投资,从而对利润率产生负面影响。如Knutsen(1995),Leonard(1998)认为受严格环境规制影响越大的企业失去市场份额的可能性越大,并且由于环境规制引起成本增加,这些企业倾向于选择规制较低的地区投资,或转向受环境规制影响小的生产领域。第三,环境政策对企业的“约束效应”,即环境政策给企业的生产决策施加了一个新的约束条件,这种新增的约束无疑缩小了企业生产的决策集,并加大了企业运营各环节的难度。如Lanoie和Tanguay(1998)认为环境规制不但限制了企业的生产决策空间,也限制了企业所拥有的包括创新在内的其他机会,而且如果环境规制延长了企业创新所需的时间,就会更加削弱企业的竞争力。第四,对环境规制的服从会带来企业生产过程与管理过程的一些不确定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

3修正学派的理论和主要观点

31修正学派的理论基础:“波特假说”

20世纪90年代,Michael Porter(1991,1995)等学者提出:恰当设计的环境规制政策通过刺激企业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产业绩效和国际竞争力。这一观点被称为修正观点或“波特假说”(Porter Hypothesis),开辟了对环境规制与国际竞争力关系分析的另一途径。“波特假说”的两个核心理论是“创新补偿理论”和“先动优势理论”。

311创新补偿理论

该理论认为,恰当设计的环境规制可以激发企业通过积极的环境管理来实现创新,从而部分或近乎全部地弥补环境规制的遵循成本,甚至可由此比不受规制的企业更具“绝对竞争优势”,从而最终获得“创新补偿”。

Porter(1995)将其进一步分为“产品补偿”与“过程补偿”。产品补偿是指环境规制不仅减少了污染,而且形成了更为环境友好的产品,这将增加企业的收益。比如,由于原材料的替代、包装减少等原因可能会使得产品成本降低,或是由于易于再拆分或循环而具有更高的再出售或废料价值,对用户来说产品具有更低的处置成本等。过程补偿是指环境规制不仅减少了污染,而且导致更高的资源生产率,进而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比如,更谨慎的生产管理促使停工期减少,生产投入品的循环利用导致原材料费用降低,副产品得到充分利用,能源消费降低,废弃物处置成本下降等。

此外,Porter还认为,严厉的规制比宽松的规制会产生更大的创新。宽松的规制标准可以通过渐进创新或非创新途径,采用末端治理或者其他的治理措施就能达到。严厉的规制则促使企业关注排污水平,同时要求更加本质的解决方法如产品或过程的重组等。尽管遵循成本会随规制严厉程度的提高而上升,但创新补偿会提升得更快,从而净遵循成本会随规制严厉程度的提高而降低甚至变为净收益。Gore(1992)指出,改进环境质量是企业提高效率和利润率的最佳途径。

5关于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述评51造成三个学派分歧的原因分析

截至目前,学者们对环境规制和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因此无法通过文献研究来判断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通过对学派之间分歧原因的探究和反思,可以更全面地来把握研究的体系和方法。

511各学派研究的角度不一样

传统学派多从静态上分析环境规制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所以得出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是起消极作用的结论。修正学派则多是从动态上分析两者的关系,从而得出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是起积极作用的结论。而综合学派则主要偏向于对固定国家或固定行业的分析。所以,研究角度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512各学派对数据的不同选择

在实证研究中,使用发达国家的数据和使用发展中国家的数据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从国际经贸现实来看,环境规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也是不同的。所以要在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分研究的基础上,对两者从研究方法、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才能够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结论的可行性。

513各学派选用的实证手段不同

学者们用于测度环境规制严格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及数量模型有所不同。由于相关的测量指标与数量模型有很多,每一种多从严格度或竞争力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来度量,而使用不同的测量标准难免会造成结果的差异。而现有相关的微观实证研究手段相差太远,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选择一个相对适当的指标体系是得出正确结论的保证。

52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521针对国外环境规制对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不足

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都关注于本国环境规制对自身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在当今国际经贸现实中,国际社会及贸易对象国的环境规制对本国的经贸实践及产业未来发展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目前仅仅可以查阅到欧盟环境规制对本国少数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即欧盟规制对我国纺织与服装、家电、玩具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针对国外环境规制给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方向、范围及程度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522环境规制严度测量指标体系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在以往文献的实证研究中,选取了不同的指标或数量模型来测算环境规制的严格度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而由于这些指标与模型所包含的经济内涵较为偏狭,所以指标与模型的不同往往造成研究结论的不同和偏颇。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选用及完善一套适当的指标来衡量环境规制的严格度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是能否正确诠释环境规制和国际竞争力关系问题的关键。

523针对环境规制研究的方法论需要进一步的整合与完善

早期文献大多认为环境规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很小或者呈负面影响,后期研究显示环境规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不一定为负,环境规制有可能刺激企业创新进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这些分歧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不同研究方法的影响,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从静态分析转向准静态及动态分析、从对短期的分析转向对中长期的持续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科学的研究体系。

524在环境规制与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对产业类型的选择较为狭窄研究表明,环境管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受到被管制行业具体特点的特殊影响,同一环境规制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对环境规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研究中,一般是针对制造业或污染密集型工业等。但在现实情形中,环境规制对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影响也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针对涉及国际经贸的国民经济主要产业分别开展细致分析,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产业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许冬兰,董博环境规制对技术效率和生产力损失的影响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6):91-96

[2]郭红燕,刘民权,李行舟环境规制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8-33

[3]解垩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产业经济研究,2008(1):19-25

[4]董敏杰,梁泳梅,李钢环境规制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3):57-67

[5]Gray WB,RJShadbegian RJ,Plant Vintage,Technology,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3(46):384-402

[6]Gray WB,RJShadbegian RJ,Pollution Abatement Expenditure and Plant-level Productivity: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 [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5:54(2):196-208

[7]Porter ME,Americas Green Strategy [J]. Scientific American,1991(4):168

[8]Porter ME,Van Der Linde,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 [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4):97-118

[9]Hamamoto M,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Japa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J].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2006:28(4):299-312

[10]Square R,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A Literature Review [R]. Working Paper,2005(6):7-8

[11]Schmutzler A,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Managerial Myopia [J].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2001(18):87-100

[12]Lee M,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Market Power: The Case of the Kore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8(68):205-209

[13]MdAshfaqul IBabool,Michael R Reed,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J]. Americ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Providence,Rhode Island,20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农业环境质量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CJY07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利均衡目标下农地城市流转的福利效应与公共选择研究”(项目编号:7100304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务农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粮食增产机制研究:基于新古典框架下农户行为的视角”(项目编号:11YJC7902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农户调适行为与农业抗灾能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1CJY055);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重点培育项目“农业非经济产出资源化利用的减排测算及政策提升――以中国亚热带种植业为例”(项目编号:2014ZLTSPY06)。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习惯性流产者社会支持状况与焦虑情... 下一篇:论班主任自我修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