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写作中的创新意识

时间:2022-09-03 10:15:19

培养学生写作中的创新意识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写作教学中,我们更要给学生一个自主活动、自由创造的空间,使他们充分放松自我,通过观察和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写作时,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善于观察、主动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我们还要注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直观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开阔思路,给他们一个轻松的写作氛围,以达到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广泛阅读;主动实践;创造条件;引导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220-0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引发了教学思想的又一变革。创新,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的书面语言表达训练。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这对于深化作文教学改革,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小学生写作文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写出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特点。在写作教学中,我们更应给学生一个自主活动、自由创造的空间,使他们充分放松自我,通过观察和实践,激发创作的欲望,从而写出自己所需要表达的内容。

一、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善于观察,主动实践

阅读不仅能使学生丰富词汇,学习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还能促进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从中汲取作文的材料。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资源,开展多种有益的图书竞赛活动,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使学生得以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同时,各科教学应有机渗透。例如,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本中《认识自然》这一课中,就有这样一段赞美大自然的话:“大自然给了我们清新的空气,温暖的阳光,广袤的土地,茂密的森林,人类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那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在社会课的学习中让学生将这段话摘背下来,运用到以后的写作当中,将会是一段佳话。

观察力是智力的基础,是迈向创新的起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首先要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如富有情趣的观察内容,生动活泼的观察指导,带有竞赛色彩的观察训练,使学生享受成功与进步欢乐的观察结果,等等。平日里,还要多为学生开辟一些观察园地。例如,班级里养些可供观赏的花草或是将学生们家里养的金鱼、小鸟等小动物带到学校让学生们真切地进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另外,还要经常带学生们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由此来累积素材,拓宽写作时的思路。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例如,科技课上的小制作、科学课中的小实验或是在家中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些都是训练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经常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些小发明、小制作的展评活动,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又丰富了写作的素材。

二、利用多媒体优势,为学生创造便利的写作条件

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如在写《难忘的一次春游》时,我事先组织学生们到郊外进行了一次春游,并把这次活动的整个过程拍摄下来,组成教材后,在课堂上放映,并指导学生们进行观察,再让他们通过亲身经历来进行表述。这样没有题材可写的问题就解决了,学生也会很轻松地写好这篇作文了。

多媒体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直观化。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学生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东西特别感兴趣,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将枯燥的文字变为具体的图画来进行作文教学,大多数作文题目的内容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如“写一种植物”、“你喜爱的一种小动物”等。这样并不利于对学生的训练。于是,我们就可以设计成多媒体软件,让文题以图画的形式来展示。如要求学生写动物时,在屏幕上展示几种动物(小狗、小兔、牛、羊等)。其中除了生动真实的图象,还可以插入这些动物的简介,让学生看后选出一种自己喜爱的动物,然后根据教师的指导,来观察、口述,最后整理成文章。

三、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指导创新的方向

在已有故事结尾的基础,引导学生展示想象。教师事先假设一种情境,让学生根据假设按照一定的逻辑展开想象,去构思、写作。如在讲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后,让学生想象一下,假设小女孩没有被冻死,以后的情景又会是怎样的?或者让学生自己假设一种情景来写。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不仅乐于写,而且作文立意新颖、想象丰富、思路开阔,极富创造性。

联想是在模仿的基础上的新发现,它先让事物与事物相接近,然后从中引出新现象、新结论。如学习了《地球万岁》这篇课文之后,学生们联系实际认识到了环保的一系列问题。我就让学生展开联想,联系课文内容,以“母亲河在流泪”、“小鸟没有家”、“假如我是……”等为题,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了充满奇思妙想的作文。

四、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写作氛围,营造创新的写作环境

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坚持激励、自主、开放、个性化的原则,引导学生自由自在地思考,独立作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走进学生的生活,问学生吃的、看的、想的什么;看看他们穿的、玩的、用的什么;听听他们谈的、唱的什么,在生活中指导他们寻找素材。

学生写作时,教师不要用一个模式来限制他们,而是鼓励并引导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观察或想象到的真实情景。即使有的学生说得不是十分流畅,或是有些同学说出一些古怪或片面、不合逻辑的想法或问题,我们也要同样肯定他们的这种敢想敢说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观点也是有价值的,然后教师帮助他们认识思路的偏差,引导他们再仔细思考,并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以拓展自己的思维。

在对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写评语时,在指出不足之处的同时,要多用赞赏的语气。如“你观察得非常仔细,如果再把事情经过叙述的具体些就更好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感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也改正作文中的不足。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会越来越浓厚,再写起作文来也会由不愿写变为积极地去写了。

作文教学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非一朝一夕就见成效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认真钻研,深入探讨,找出最佳方法,不断加以完善。总之,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教师应在多方面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真正学会写作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争取作文内容和意义上的创新。

上一篇:“即兴表演”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课堂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