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不应歧视残疾人

时间:2022-09-03 08:42:10

媒体不应歧视残疾人

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提供的数据,截至2013年5月19日,全国残疾人总数为8500万。①在人口总数中占有不小的比例,按一家三口人计算,残疾人涉及五分之一的家庭。总体上看,我国的残疾人事业在不断进步,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还存在不小差距。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还不够,这一群体受歧视的情况仍然比较普遍。媒体作为舆论引导者,对于残疾人的报道也存在一些不足。

新闻报道中,残疾人被“边缘化”、“污名化”

首先,新闻报道中,残疾人被“边缘化”。目前,有关残疾人的新闻媒体较少,关于这一特殊群体的新闻报道数量少、质量不高,这一特殊群体被“边缘化”。

以残疾人为传播对象的新闻媒体、学术期刊数量很少,杂志有《中国残疾人》、《盲人月刊》、《三月风》,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学术期刊有《残疾人研究》,地方残联创办的刊物有《挚友》(北京市残联主办)、《山西残疾人》、《广东残疾人》等,发行大都集中在本地残联系统内,市场小,很少出现在报刊零售点上。现在专为残疾人创办的网站、论坛、公益频道等大约有七八十个比较活跃,有少数官方网站,更多的则是民间自办网站。影响较大的有自强人公益论坛、中国残疾人红娘网等。

除了198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开办的“残疾人之友”栏目一直坚持至今外,国内还没有专门为残疾人而开办的报纸、广播、电视台。《华夏时报》曾是中国唯一的以残疾人为传播主体的国家级报纸,在创办初期以残疾人为中心,但不久就因为经济压力转型为财经报纸。《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主流媒体也没有专为残疾人开辟固定的栏目或版面。②

其次,新闻报道中,残疾人被“污名化”。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以及社会认知水平的制约,加上法律意识淡薄,媒体歧视残疾人的现象时有出现。

打开互联网,可以看到一些文章题目中出现的“瘸子”、“聋子”、“瞎子”等字眼,如《张璋妙论商业地产劝诫谨防“瞎子背瘸子”模式》、《划定师德“红线”纯属“瞎子戴眼镜——多余的圈圈”》等。这些批评性的报道,其内容本来和残疾人没有关系,但是为了追求文章的生动性和通俗性而采用了俗语和歇后语,这些语言显然把残疾人与文中的一些带有贬义色彩的行为捆绑在一起,无意中降低了残疾人的社会评价,这种无意识的歧视性语言,更容易伤害残疾人,同时也会误导受众的认识,固化和放大世俗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在一些媒体中,甚至还以健全人为中心,残疾人成了“他者”,成了健全人取笑的对象。

残疾人被“边缘化”、“污名化”的原因

社会上对弱势人群,包括残疾人的歧视是根深蒂固的,比如认为残疾人是“残废人”,是社会的负担和累赘,因此将残疾人客体化,限制和阻碍残疾人的创造力,在求学、就业等很多领域设置门槛阻止残疾人进入。这种病态的歧视性文化意识形态以健全人为中心,将残疾人边缘化,降低了他们的社会评价,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受惯用语言的影响。语言是文化和思维的载体,隐藏着不少文化密码。不同的社会具有不同的语言模式,这种模式又以其固定的方式为其使用者建构了不同的文化世界。事实上,现实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某一群体的语言习惯为基础,无意识地建立起来的。“聋子的耳朵——摆设”、“瞎子点灯——白费蜡”等俗语一直存在嘲讽残疾人的现象;美国社会公众已非常习惯尊重智力残疾人的人格尊严,不仅不会用“傻子”、“”这样的歧视性语言称呼他们,反之,他们正考虑用“能力不同人士”或更人性化的称谓来取代“智障人士”、“智力残疾人”。③

第二,受旧有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的影响。在传统习俗的约束下,超出常规的行为常会受到众人的反对和打击,这使得人们往往循规蹈矩,在思想和行动上都倾向于墨守成规。例如,如果一个健全人与一个残疾人结婚,总会受到健全人一方父母以及亲戚们的反对。这种对弱势人群特别是残疾人的歧视性思想和行动,经常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是一种类型化的固定思维模式。在这种文化中,多数健全人无意中陷入了歧视残疾人的刻板成见里,人为拉开残疾人和其他人之间的距离,将残疾人的缺陷过度放大;模糊了残疾人之间的差异,把他们类型化,以偏概全,不利于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例如聋哑人和盲人之间的差距就很大,对于很多不需要口头交流的工作来说,比如开网店,聋哑人的缺陷几乎可以忽略。而盲人做按摩推拿也可以克服自身的身体缺陷,和健全人相比较劣势并不大,在不少地方,手艺好的盲人按摩已经成为品牌。“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不少残疾人在某些方面有超于常人的天赋,例如舟舟就有音乐天赋,指挥水平高超,挖掘和发现残疾人的潜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此外,还有些过于市场化的媒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公共利益,把处于弱势地位的残疾人“集体无意识”地遗忘了。

宣传普及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律知识,提高社会文明水平

1990年制定、2008年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2005年4月,新华社公布了第一批新闻报道禁用词,包括现在媒体上不时出现的瞎子、聋子、瘸子、疯子、傻子,应规范为:盲人、聋哑人、肢残人、精神残疾人和智力残疾人。媒体从业者要有“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的法律意识,把握好法律尺度,报道残疾人的视角就自然会是其实现“公民权利”或其有“这个能力”,而不是政府、社会组织或某个人给他们的施舍、恩赐、福利。④

在21世纪的今天,以人为本,人人都能全面发展应成为全社会的追求。媒体人作为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者,应该有高于常人的思想水平,担当起宣传先进文化的责任,宣传“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批评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和行为,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媒体加强相关报道的社会责任意识

首先,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策划和采访报道应把握好角度和分寸。应站在残疾人的视角换位思考,既要眼中有残疾人,维护他们的特殊权益,又要不过分放大他们的特殊性。许多有关残疾人的新闻报道,要么报道他们“身残志坚”以励志,要么描绘他们的不幸以激起社会献爱心,或者报道企业等社会各界为残疾人献爱心,却很少站在残疾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其次,主流媒体应坚持社会利益至上。可以发行、开办以残疾人为主要传播对象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台等,或者创办一些固定的服务于残疾人的栏目、频道,将残疾人报道制度化、常规化。除了在世界残疾人日和全国助残日集中报道外,平时还可以为残疾人设立固定的版面和专栏。各级电视台可以像设置纪录片频道、戏曲频道那样增加一个残疾人频道。为了便于聋哑人收看,所有电视节目都应配上字幕或手语;参照《非诚勿扰》等节目办欧洲、新西兰专场的形式,这类节目也可以增加残疾人专场。

另外,还可以考虑从跑社会新闻的记者中培养一批专职报道残疾人的记者。

【本文为荆楚理工学院2012年度教学研究项目“新闻专业研究性教学研究”(编号:JX201203)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贫困残疾人情况概述》,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2013年5月19日

②穆小琳:《残疾人报道“边缘化”的困境与对策 》[J],《中国记者》,2012年第3期

③刘爱姝:《如何避免对残疾人的无意歧视》[J],《新闻战线》,2009年第10期

④冯实:《媒体应尊重残疾人人格尊严》[J],《青年记者》,2009年7月上

(作者单位:荆楚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上一篇:佛心 3期 下一篇:民国时期民营小报市场结构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