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媒体与传统媒体转型

时间:2022-09-03 05:21:26

未来媒体与传统媒体转型

未来媒体是什么样子,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传统媒体如何转型,不同的媒体在进行着不同的实践。关于未来的媒体与传统媒体转型,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研究所和《传媒》杂志一直十分关注,很多人也对此作了深入研究,笔者仅就以下五个方面,谈几点想法。

第一,多元化与一元化。所谓的多元化,包括几个意思。

一是现有的媒体形态多数可以生存下去、发展下去,并非像有的人预测的那样,现在的媒体多数都要死去。

二是新的媒体形态还会层出不穷。回首人类传播史,我们从单一媒体到多种媒体,从图书到报刊,到广播、电影、电视,再到互联网、手机等,老媒体没有死去,新媒体还在加速出现;未来还有什么媒体出现,以我们现有的智慧与想象力,是不可能预测出来的。

三是媒介仍然是多元的,不可能是数字媒介或电子媒介一统天下。美国的传播学学者德弗勒说:“媒介可以是任何一种用来传播人类意识的载体或一组安排有序的载体。”人类怎么可能只用一种媒介来传递自己的意识呢?

四是媒体的表现形式、媒体的意识形态必然是多元化的,任何一种媒体都不可能征服全人类。总之,不可能有一个超级媒体取代所有媒体,媒体生态是多元而非一元的。

第二,大众化与小众化。有人说,随着网络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进入了一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这没有错,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言论表达自由,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但是,人人都有麦克风并不代表人人都是广播电台,人人都是记者也不代表每个人都是新闻机构。越是在“嘈杂”的环境中越是需要一种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越是在各自为战的信息传递中越是需要一个经过筛选、经过凝练的,大家都认可的、具有公信力的信息。承担这种责任的不是自媒体,而是大众媒体。大众媒体不会因为自媒体的兴起而失去价值。因此,大众媒体不会消亡。但是,大众媒体也必须向分众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为什么?因为读者在分层、分化,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需求在多元化,一张报纸、一个媒体打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因此,大众媒体也必须走小众化、专业化的路子。

第三,国际化与区域化。媒体的国际化是一种趋势,有抱负的媒体都不甘心囿于一省一市,一国一城,都想走出本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由地方媒体成为全国性媒体,由一国的媒体成为国际化媒体。因此,未来中国必将有一些媒体成为跨国媒体,成为国际性的媒体。但是,再大的媒体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都需求,区域性的媒体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在参天大树下面,小草依然可以茁壮成长。每个人即使胸怀天下,也还是要脚踏实地,对周边信息的关注甚至胜于对国际新闻的关注,这是区域性媒体、社区媒体可以存在与发展的理由。因此,向外发展与向下发展,都是媒体可以选择的道路,国际化与区域化可以并存。

第四,数字化与现代化。数字化是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但不是唯一。数字化作为一种技术,可以应用到各个媒体,可以应用到诸多环节,可以提高制作水平、传播的速度,可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提供交互性,等等。因此,所有媒体都面临如何选择数字技术的问题。但是,报刊都做数字报纸、数字期刊不是出路,都自建网站也不是办法,都做APP也不行。数字化不能仅仅盯着终端产品,更要考虑整个流程的数字化。未来的媒体不仅仅是数字化媒体,更应该是现代化媒体,即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了现代化的管理,宣传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如果没有现念,如果不反映现代思想文化,即使运用了新技术,也不是新媒体。

第五,加快传统媒体转型,打造中国媒体的升级版。传统媒体的转型包括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体制机制的转型。长期以来我国的媒体是事业体制、行政机制,许多媒体像政府机关,媒体人像公务员,与受众距离很远,所以媒体要加快转企改制,要转为现代文化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管理和运营。

二是服务方式、服务理念的转型。以主动服务替代被动的服务,以综合、立体化的服务取代单一的服务,以差异化的服务替代同质化的服务,以多媒体的服务替代单媒体的服务。

三是生产方式的转型。在内容的生产加工、产品的制作与传播等方面,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生产和传播效率。要通过综合性、全面性转型,才能打造中国传媒升级版。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

上一篇:2013传媒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下一篇:新闻网站:“深沉”些才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