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30 01:22:57

未来教育论文

未来教育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现代企业教育;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教育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企业教育是指企业以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为指导、在市场环境中为应付日趋激烈的竞争而采取面向企业全体员工开展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有效培训,使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和知识技能等综合素养均得到提高和完善的活动。

现代企业教育与传统企业教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在对象上,现代企业教育面向企业全体员工,以全体员工素质的普遍提高换取企业的全面进步,而传统企业教育则存在很大的局限睦;在形式上,现代企业教育长、短期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企业内部正规培训与企业外部的非正规培训并重,而传统企业教育则形式较为单一;在内容上,现代企业教育面向市场、立足企业员工增强能力、完善自我的实际,因此,它尊重员工不同的学习背景和智力、非智力等因素的差异,教育内容既买用又丰富多彩,而传统企业教育则显得较为空泛;在方法上,现代企业教育采用个别化教育思想,针对每个员工的不同条件,因材施教,而传统企业教育则多采用集中灌输的粗放式教育方法;在手段上,现代企业教育力求充分运用多媒体及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成果来提高企业教育活动的效率,而传统企业教育的手段则较为落后。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速,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而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国与国之间企业实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企业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企业教育已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百年大计”。

20年的改革开放已使我国社会经济生活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然而,处于风口浪尖的国企改革却使企业教育陷入困境。

首先,国企领导思想观念较为保守落后,致使企业教育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大多数效益较差的国企领导的经营思想仍停留在传统的产品经济时代,只重生产,不重开发,看不到产品生产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相互关系,更不能深刻认识到企业教育在企业改革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性“增量”作用。

其次,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企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脱节,企业教育的真实价值不能实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教育只是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附属环节,企业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导致对企业人才素质提高的严重忽视,企业教育在此氛围中苟延残喘,消极被动,不能积极主动为企业发展分忧解愁,很多国有企业甚至把企业的教育培训任务当成是例行公事式的行政命令程序,既不考虑完成教育培训任务的质量,也不考查企业员工对企业教育的实际需求,致使企业教育丧失了其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断送了企业对企业教育的支持基础。

第三,企业教育管理的内外环境并未得到显著改善。有效的法律环境是企业教育生存发展的基础。尽管近些年我国已陆续颁布了<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文件,对劳动者的素质鉴定和技术业务培训做了强制性法律规定,但由于没有相应的“企业教育法”,当国企发展困难重重之时,就易使经营者在主观上有意无意地“弱化”企业教育。

二、国有企业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有企业教育的发展不能够离开国有企业发展的现实“土壤”。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国有企业走出困境标明了航道。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以及管理制度。伴随着国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教育发展重现生机。

现代企业制度首先明确了法人的主体地位,使企业教育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凸显。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法人“虚位”,企业经营好坏与企业经营者的实际利益没有太大关系,导致企业经营者外无压力、内无动力,随处可见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自然对具有效益显示滞后特点的企业教育在企业发展中到底起何等作用不感兴趣。一旦企业经营确立了法人主体,经营者当然会使出浑身解术考虑企业未来长远的发展。当经营者抛弃短期行为、审慎思量自身的根本利益的时候,他会领悟到企业的百年大计还是以企业教育为本,谋求企业持续发展就成为企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巨大动力。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制度,企业发展必须建立在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之上。以人为本,一方面要求企业的一切经营行为都围绕消费者的利益、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变化的需求为出发点,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发展将愈发依赖企业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据统计:1996年我国国有工业企业员工60%以上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大多数青年员工只有初级技术,与此同时,企业员工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和管理水平等都亟待提高。显然,拥有这样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绝处逢生的,加强企业教育、造就高素质的企业员工队伍就成为当务之急。以人为本,还要求现代企业不只是把企业员工单纯看作是劳动者,而应该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满足他们求知、探索、自我实现的各种合理需要,使他们成长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企业建设人才,而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更是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企业员工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企业建设者,又为兴企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舞台。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企业制度,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将成为企业发展生生不息的主旋律。经历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正在完成由粗放型量化增长向集约型质量增长的观念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自然生态之间的协调统一,企业生存更加依赖于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所创造的高质量、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同时,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换代,经济结构正在向更高级、更优化方向迈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相应变化,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企业教育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指明了道路。然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员工中所拥有的科学管理知识却极为有限。据统计:尽管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已占77.2%,但其中只有1.4%的人员所学专业为经济管理或企业管理,为此,在国有企业的各级备类员工中普及并提高管理科学知识,就成为企业教育发展的新的有力支点。

应当看到国有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确实为企业教育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企业教育的需求和企业教育大发展可能的实现方式都是前所未有的。但如同国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充满艰辛困苦、步履蹒跚一样,企业教育在新形势的更高要求中是辉煌的期盼,更是挑战的颠峰,我们期待着企业教育新世纪曙光的到来。

三、面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

毫无疑问,建立国有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是国有企业教育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根本出路。

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是指具有依法自主办学的实体,具备依托企业、服务企业、辐射社会并且机制灵活、功能完备、管理科学特点的企业教育制度。

依托企业即指企业教育的发生、发展都受制于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的现实国情下不能将企业教育完全推向市场,既不能把企业教育“企业化”,成为脱离企业“母体”、自负盈亏的办学主体。更不能将企业教育“产业化”,成为谋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纯粹的经济行为。

服务企业即指企业教育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企业发展培养规格齐全、质量上乘的各类建设人才。企业教育行为的起点和归宿是企业的发展,企业教育必须与企业发展贴紧、贴近、贴实。企业教育也只有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壮大。

辐射社会即指企业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成员,不能自我封闭,游离于社会环境之外,而应与社会的发展协调一致,树立回报社会、关注社会冷暖、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力所能及帮助的崇高意识,这样,其发展才能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机制灵活是指企业教育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有效激励和制约机制,高效运行的企业教育机构。能对影响企业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做出敏锐反应的决策体制,适应社会经济波动发展的收缩自如的应变预警防护体系。机制灵活也是指在企业教育的运转中做到“刚性”制度与“柔性”操作的完美统一。

功能完备是指企业教育能够为企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质地精良、模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教育途径。现代企业教育再也不是过去脱离企业发展实际、整齐划一、一成不变、让人生厌的老框框,而是从企业的现实出发,以企业员工的求知需求为中心展开的个性色彩浓烈、不断调整变化、长短结合、脱产与在职形式并存的“点菜”式综合性教育。

科学管理是指企业教育活动的实施以现代企业教育管理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刻认识企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深入探索企业教育的规律.围绕稳步提高企业教育质量和效益这个核心,密规划、设计涉及企业教育的各个环节,积极开发针对性强、表现形式多样、类型广泛的课程体系,研制能够极大提高企业教育教学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制定企业教育行为有效规范的质量监控和评估方案,使企业教育永葆青春与活力。

总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是以人才培养的市场为导向、以个体化的终身教育为理念、以满足企业和企业员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的企业教育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就要以人才培养的市场为导向,即企业教育行为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企业员工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与产品升级换代、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等对企业员工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就是企业教育赖以为生的重要市场。“差距”时时都有,因此,企业教育的市场将永远不会消亡。与此同时,以人才培养的市场为导向还意味着企业教育要更加关注企业教育的人文价值,关心企业员工自身的全面发展,并在服务并满足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求得发展。

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就要加强企业教育的法制建设。企业教育立法是现代企业教育行为规范的总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尽管这些年我国相继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它们均有涉及企业教育的法律条款,但这些只言片语客观上对处于特殊低迷时期、情况异常复杂的企业教育来说是杯水车薪的。尽快出台“企业教育法”,就能从根本上杜绝长官意志的人为干扰,减轻由于企业效益波动可能对企业教育带来的负面震荡,真正建立起企业主要领导直接负责的企业教育组织管理体制、有约束力的企业教育资金投入机制,这样就能确保企业教育按照法制化轨道发展。

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还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现阶段应该将企业劳动工资制度、人事制度和企业培训制度紧密相联,力戒企业教育脱离企业管理实际、脱离企业人员需求的现象发生,使企业教育与生产相联系、培训与用人相联系,试行并推广职业资格证书,落实“持证上岗”制度,逐步形成教育、考核、使用、待遇一条龙运行机制,激发企业员工自我学习、提高素质、增强实力的欲望。

未来教育论文篇2

“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培训中的问题:学科教师的参训观念有待转变,学科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偏低,学科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差异显著、整体水平偏低。完善和提高“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培训的对策:领导重视和加强新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加强教育新理论的学习和研修,不断提高学科教师的理论水平;实施补偿性培训和提升培训相结合,分层次提高学科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英特尔(R)未来教育 学科教师 项目培训 “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是英特尔公司为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而设计的一个全球性的教师培训项目。“英特尔(R)未来教育”的实施目标是:使受到培训的教师充分领会“英特尔(R)未来教育”的教育理念、掌握“英特尔(R)未来教育”的教学模式,并将它们应用到各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去,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培训中的问题 (一)学科教师的参训观念有待转变 学科教师对本次“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培训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许多学科教师还固守着传统的教育培训的观念,没有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迫切需求和意识。一部分学科教师甚至还认为参加培训是走形式,是为了应付检查和考试;因而,还存在着一定的应付培训的消极心态。最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的学科教师仍把本次“英特尔(R)未来教育”培训完全等同于传统的课程培训,期待着从中得到传统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术。当他们发现“英特尔(R)未来教育”培训带来的是完全不同于他们所熟悉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技能,他们开始失望,进而产生抵制情绪和拒绝的心理。外在表现为学习情绪低落、上课迟到、旷课、应付作业和拖拉作业的完成等。学科教师的陈旧培训观念和意识严重阻碍着培训的顺利实施,严重制约着培训效果的提高。 (二)学科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偏低 学科教师缺少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特别是一些新的教育理论,直接影响着学科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实施,这在“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培训中就有明显的反映。例如,许多教师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了解很少,甚至一无所知,这严重制约这学科教师对“英特尔(R)未来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一些学科教师甚至连一些基本概念都难以理解,如学习支架、框架问题等。因而,更谈不上对“英特尔(R)未来教育”的内涵和精髓的把握和应用。 (三)学科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差异显著、整体水平偏低 在培训中,我们发现学科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差异显著,一些年轻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较高,能够很顺利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资料的搜集和作品的制作。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科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仅局限于文字的录入、编辑和简单的幻灯片的制作,甚至部分教师尚不能熟练地录入文字和进行网络浏览。据调查,80%以上的学科教师除上公开课以外,很少制作课件和利用课件进行授课,也极少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和学习。学科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差异过大和整体水平偏低的现状,严重影响着培训的顺利实施和培训的效果。 二、完善和提高“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培训的对策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和推广“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有效实现项目培训目标,针对“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领导重视和加强新理念的宣传和教育 1.教育主管部门的主管领导和学校领导应当重视“英特尔(R)未来教育”的新理念,充分认识新理念对“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同时,领导要积极倡导、宣传教育新理念,积极鼓励教育教学创新,逐步引导学科教师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摆脱“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 2.开展学习先进地区的先进教育理念的活动,增强学习新理念的紧迫感,进而强化接受培训的需求意识。例如,一些学校通过教育刊物和网络对上海、广东等先进地区的先进教育新理念、新模式进行追踪和学习,使学科教师真实的感受差距、认识不足,激发学科教师的学习意识和追赶意识。这对转变学科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培训观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教育新理论的学习和研修,不断提高学科教师的理论水平 加强教育新理论的培训和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目前,比较成熟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1.开展教育新理论专题讲座。教育培训机构和学校定期聘请教育理论专家、学者举办教育新理论、教育热点问题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这一方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科教师系统得学习教育理论专题,把握前沿的教育教学新理念,了解教育理论发展的新动态。 2.把教育新理论的学习纳入校本培训计划。一些学校成功地把教育理论的学习纳入校本培训计划,积极引导学科教师进行教育新理论的学习、研修,并定期开展教育新理论研讨,鼓励学科教师运用所学的教育新理论进行教学创新,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一方式的优点是:学习费用低、简便易行。同时,有利于学科教师各取所需,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有利于长期、持续的进行。 3.通过科研拉动教育新理论的学习和研修。在教育科研活动和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的认定和评比中,强化教育新理论的作用,加强教育新理论所占的比重。例如,在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论文的评比中,突出教育新理论的应用和实践创新,多评选和刊登的新理论应用和实践创新性的论文,逐渐从“经验性”论文向“新理论的应用和实践创新性”论文的过渡。这一方式的优点是:刺激学科教师的客观需求,直接激发学习积极性。 (三)实施补偿性培训和提升培训相结合,分层次提高学科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1.学校应有计划地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特别是“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培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补偿性培训,以便快速提高学科教师的整体水平,确保“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培训的顺利进行。 2.引导有能力的学科教师利用校园网等信息平台和网络资源进行集体备课和研讨,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鼓励学科教师利用网络展示课件、作品,建立网页和网站,在同外界的互动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总之,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措施,促使学科教师转变培训观念和教育理念、提升理论素质、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走出误区,排除障碍,为“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的全面实施和新课程的深化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英特尔公司.英特尔(R)未来教育核心课程[M].2007. [2]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孟宪凯,李涛.英特尔未来教育与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J].中国电化教育,2003,(4).

未来教育论文篇3

>> 民事速裁内涵的把握及其未来展望 华夏传播理论的内涵、特征及其未来展望 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未来展望 学习共同体内涵重审:课程教学的视域水 媒介设计的前景展望及其文化内涵 SMT防错件系统的发展及其未来展望 CDM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及未来展望 论教学中的语音修辞及其运用 高中语文修辞知识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 “展望五国”的未来展望 “未来教室”:初中历史教学的思考与展望 农村宗族:内涵扩散、特质及其未来 高职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特征 展望环境会计的未来 重审体育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变革 教学艺术的三重审视 大学英语修辞赏析及其教学意义 我国资本成本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其未来展望 关于园林规划设计的现状问题及其未来展望 自我控制:内涵及其机制与展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18]周一民:《修辞学和中学语文教学》,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05期。

[19]http:///aws/RSA/pt/sp/presmessage.

[20]鞠玉梅:《修辞能力与外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外语界,2008年,第06期。

[21]陈小慰:《翻译教学中修辞意识的培养》,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03期。

[22]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6期。

未来教育论文篇4

论文摘 要:我国当下的音乐教育存在本土化音乐教育体制欠完善、音乐教育理论与观念整体滞后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确立中国音乐学派思想,充分认知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和核心价值,构建和完善中国本土音乐教育体系。 

自从20 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就。音乐学院从过去的不到10 家发展到目前有各类音乐学院名称的学院三、四百家。音乐教育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起色和发展。像谭盾、郎朗、宋祖英等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音乐艺术家的身影也逐渐增多。出国留学深造音乐,以及与各种国际音乐文化交流活动也都十分频繁。音乐基础教育也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音乐教育教学改革。青少年业余音乐文化生活的热情也在空前高涨。

然而,像我们中国这样具有悠久文明和历史的伟大国家,却没有自己的核心音乐教育理论,不能说不是遗憾的、或者说是悲剧性的。换句话说,中国没有自己原创的、独立的音乐教育理论是既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又阻碍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不仅是指中国民间音乐教育及其理论,而应是指具有中华民族主体性格和民族音乐智慧的音乐教育之理性主张与系统思想。

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即中国全部音乐教育智慧的系统集成。因此,决定当下与未来中国音乐教育能否有效快速生长的关键,是看能否探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思想。探究中国性格的音乐教育理论,是目前与未来中国音乐教育学术的重要任务,是中国音乐教育持续生长的保障。那么,如何在多元化的背景下,挖掘和建设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呢?

一、要确立中国音乐教育学派的思想。

如果缺失探究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的意识和观念,必将影响人们主动探究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行为。只有当有了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的引领,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研究和构建起中国音乐教育的系列学理。

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应该以“生活世界”为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中国各地域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生活形式和生活世界,而“体系音乐学”也要放到工业化和理性化时期的生活世界来评价,正如胡塞尔讲科学世界也要放到生活世界来评价是一个道理。今天,人类已经处于后工业社会生活以及生态文明的生活世界,我们需要重新评价工业文明时代音乐生活世界的有效性和有限性,以及重新建构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时期的音乐生活世界。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体系。

二、充分认知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

如果想要真正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的理论,当然是千万不可忽视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价值。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标志,是一个国家形象的象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音乐总是会呈现出具有这个民族和国家特色的音乐文化印记和共同特征。中国音乐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产品。中国本土音乐文化是随着中国人民求生存求幸福历史演进发展的结果,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说,中国本土音乐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的表征,也是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形成与实践的基础。所以,在谋求中国当下与未来音乐教育和新生长点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发掘中华民族的音乐智慧和已有成果。这样才能避免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无根行为出现。

三、全方位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理论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多元文化价值的时期,谋求中国音乐教育理论,还应该有广博的视野和心胸。也就是说,要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充分理解和尊重人类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形式和内涵,比较和吸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财富,为我所用地促进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完善形成。我们强调探究建构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不是排外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而是要在保护与发展本土音乐文化的前提下,在多元开放的文化视野下形成本土音乐文化特色、形成本土音乐教育理论,这样的理论才是兼容博大的,才是更具生命力与指导意义的。

四、构建和完善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体系

探究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的目的,是要完善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系统。因此,在研究构建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还必须花大力气探索和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体系和模式,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中国音乐教育的有效生长。

把本土音乐文化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发挥本土音乐文化的教化引导作用。本土音乐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生产劳动经验、情感变化和审美价值,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烈的示范教育作用,引导着人们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风俗习惯和正确的审美趣味。

本土音乐文化引入实践环节具有很强的现实利用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本土音乐文化的社会价值被重新认识,呈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高校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进广阔的本土音乐文化的环境中去,让学生在本土的音乐文化中思想得到提高,审美得到健全,传统的道德观念得到巩固和强化。

总之,挖掘和建设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就是确立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认知和突出音乐教育的本土音乐文化的特色,突出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这是我国现在与未来音乐教育生长的系列关键要素点。发现和找准中国音乐教育在当下和未来的核心生长点,是促成完善建设具有中国学派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迎接未来音乐教育更大发展的必由之策。

参考文献:

1.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2.李颖生.中国文化产业经典案例分析[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

未来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教育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C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0)04―0027―07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是学校中最平常、最常见、最细小的教学元素,教师每天都在课堂上生活,学生的学习时光大多在课堂上度过,这种“貌不惊人”和“见多不怪”常使得我们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忽视课堂,忽视对课堂内涵的深度挖掘。

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一直关注于人类的学习过程,从其演变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研究关注领域和热点的变化。目前,国内外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很多,比较权威的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的历次定义。从1963年至今,教育技术的定义已经历了五次演变(如图1所示)。其名称也从视听传播演变为教育技术,再到教学技术,最后又回到教育技术。

在历次的定义界定中,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也随着人们对教育、教与学的过程、教育技术的认识的深入,逐渐发生了变化,如表1所示。

从历次的定义分析以及历次定义研究领域、对象与内容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当时的媒体技术发展与教与学相关理论的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但总的来说,教育技术在进行界定时,更多的是从促进教与学信息传播、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角度出发,关注于媒体的应用和学习过程、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评价和应用。定义演变体现出教育技术的社会化和全方位发展趋势,教育技术的大众化、人性化发展趋势,教育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趋势以及教育技术的“结果导向(绩效导向)”发展趋势。

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界定方面,除了美国AECT的历次界定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与研究对象以外,日本及我国的一些学者也给出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如,教育技术学研究和实践的核心和关注点是“如何教育”,它把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试图利用一切相关的教和学的科学知识或经验,改进教育实践,更好更快地实现教育的目标,这就是教育技术学要达到的目的。

1971年,坂元昂曾为教育技术学(教育工艺学)设定过三方面的课题:利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成果来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利用心理学关于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利用人类工程学的知识开发用于教育现场使用的设备和教材教具,以提高教育效果的研究。

米切尔(P.D.Mitchell,1978)曾提出教育技术学有五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技术、教育信息与传播技术、教育管理技术、教育系统技术和教育计划技术。

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基础性探索,包括教学设计研究(学习环境设计研究)、创新性技术研究和哲学文化研究;另一方面是应用性探索,包括面向学校教育所进行的关于IT整合于学校教育的研究、面向企业培训所进行的绩效技术研究以及远程教育与远程培训研究。

教育技术是恰当地运用相关的手段和方法提高教育绩效的研究领域。

教育技术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技术、方法和技巧。要解决教育教学问题,首先要对教育教学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其次要了解技术的使用条件。所以,教育技术研究者应更多关注教育教学问题和技术使用条件方面的研究。

教育技术学,以改善现时以及未来的教育教学为目标,设计并开发有效的技法以及系统,通过实践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并循环往复地对其进行改善。

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教育。这一学科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或日边缘学科,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教育中的媒体(媒体艺术与媒体技术)、教与学的心理学(教学论、教学心理学、学习论,学习心理学)和教育系统方法(教学设计、信息教育与学科整合研究)。

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关于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认识,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外教育技术界关于教育技术的界定都比较关注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强调对资源与过程的创造(含设计与开发)、管理(含评价)和使用,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虽然在其对于资源的界定中,认为资源可以理解为学习者为优化学习和提高绩效而使用的各类工具、材料、设备、环境以及人力等,但更多的是强调作为教学资源的工具、材料和设备,而缺乏对作为教学过程实施载体的课堂的关注。

此外,通过对近五年国内外教育技术主要期刊和会议文献的调研,我们发现,当前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技术支持的学习、绩效技术、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学习支持、数字化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学习对象、非正式学习、WEB2.0、基于游戏的学习、学习科学、虚拟世界、教师专业发展、媒体素养、协作学习、创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教育技术的研究者们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资源的设计、开发和教育应用上,却忽视了我们长期实施教与学过程的场所――课堂。作为教育资源的一种形式,课堂理应成为教育技术研究关注的一个领域,我们需要建构适合与未来人才培养需求的未来课堂。

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也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设计和构建未来课堂。美国《时代》杂志2006年12月18日将“How to Build a Student fbr the 21st Centuy”作为封面;ORA-CLE教育基金会提出的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技能是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团队合作、跨文化理解、人际交往能力、技术素养和自我导向;李开复先生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中也提出了他的未来人才观:未来的人才应是一个融会贯通者、创新实践者、跨领域融合者、三商皆高者、沟通合作者、热爱工作者、积极乐观者。当前的课堂形态很难满足这种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我们变革和重建现有的课堂。作为关注于应用技术促进学习者学习和发展的教育技术研究者,我们需要研究和构建未来课堂。

此外,当前社会发展对人自由、民主、心理健康、对话、协商、和谐共存、平等、问题解决(实际生活场景中)的关注,以及教与学、心理与认知等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研究未来课堂和重构课堂成为可能。

二、认识课堂与未来课堂

课堂是什么?在许多人的头脑中,这可能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不需要问,也不值得问。大概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我们诸多的教育类工具书以及教科书中甚至没有“课堂”的界定和解释。《新华字典》中关于课堂的解释是:教室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时叫课堂,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

那什么是未来课堂呢?要认识和了解未来课堂,我们首先要厘清课堂的历史演变和形态。课堂的演变过程是从最初

的大自然山林作为教育场所,教育强调自然、随性、活泼和个性发挥。到后来的杏坛、庙宇讲学、私塾、书院等私学,以及官学(成均)、上庠(大学)、国子监(隋朝起)等形态。现代意义上的教室(课堂)则是在班级授课制产生的同时出现的。

通过考察历史,课堂的形态最少有三种:第一种是指课堂教学的场所,即教室,只是一个条件性的理解;第二种是指课堂教学,就是发生在教室里的教学活动,即人类专门的知识传授场所;第三种是指课堂综合体,包括教学环境、教学活动、课程、师生关系等,即人才培养的专门场所。

传统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场所。作为以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更需要完成对课堂的“概念重建”,使其突破现有的课堂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的特点。课堂应该是师生交流的场所,是学生之间交流的场所;课堂是知识与知识交流的场所,是酝酿新知识的场所;课堂是运用知识交流形成的场所,是产生新知识的场所;课堂是运用知识交流形成能力张扬个性的场所;课堂还是引领学生向未知方向的教学目标挺进的微观世界……因此,无论在课堂物理环境上还是在心理环境上,均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和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目标是要将课堂建成“知识课堂”与“生命课堂”的综合体。

要对未来课堂进行概念界定,除了理解什么是课堂外,我们还需要厘清学习环境这个概念,因为课堂既是一个教与学的场所,同时也是学习环境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具有学习环境的诸多特点。理解学习环境的定义与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堂和对未来课程进行界定。

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1979年,美国信息技术专家Knirk.F.G将学习环境定义为:“由学校建筑、课堂、图书馆、实验室、操场以及家庭中的学习区域所组成的学习场所”。这一定义将学习环境限定为学校和家庭中的物质因素。1161Wilson(1995)认为,学习环境是这样一个场所,学习者在这里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并且用多种工具和信息资源相互支持,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以达到学习目标。他把学习环境分成三类:计算机微世界,基于课堂的环境(促进积极学习的丰富环境,抛锚式教学),开放的虚拟环境。Kirschner(1997)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能找到充分的信息资料和教育辅助手段的地方,借助学习环境,学习者能够有机会去根据自身的情况及其与他人的关系去构建定向基础,决定他们将介入的目标与活动。乔纳森(Jonassen,1999)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共同体一起学习或相互支持的空间,学习者控制学习活动,并且运用信息资源和知识建构工具来解决问题。乔纳森认为,学习环境是以技术为支持的,在学习过程中技术是学习者探索、建构和反思学习的工具,提出了认知工具和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并且还考虑了社会背景的支持因素问题。诺顿和维贝格(Norion&Wiburg,2002)认为,学习环境应包括物理、知识和情感三个方面,即进行教学的物理空间(物理环境),支持学习目标的软件、工具(知识环境)和与学习结果一致的体现适合学生的正确的价值氛围(情感环境)。日本学者加藤幸次(1995)提出,学习可以在三种环境中进行,第一是人的学习环境,整体来说,教师是学习环境的主角,而教材、教室等都是辅助系统。第二是物理性的学习环境,学生按照物理性空间的认识产生学习活动,所以教师要顺着学习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创设问题引起学生对学习环境的兴趣,并运用自己能力解决学习问题,这是教育者应该考虑的环节。第三是潜在的学习环境,即文化环境。他认为学习活动一定会受到文化、氛围的影响,营造一种非意图的但有价值的学习环境是相当重要的。

国内,朱晓鸽1996年在其论文中指出,学习环境指的是一种面对面的发生在学生与学习资源交流的学习过程。阎杨开诚(2000)认为,学习环境是一种支持学习者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各种学习资源(不仅仅是信息资源)的组合。其中学习资源不仅包括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人类教师等物理资源,还包括任务情境等软资源。武法提(2000)认为,学习环境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与动态的学习进程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认为学习环境的要素不仅仅是支撑学习过程的物质条件(学习资源),而且还包括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氛围、人际关系等非物质条件。李芒(2003)在武法提提出学习环境的条件说(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而认为学习环境的非物质条件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物质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心理环境,也称为软环境或精神环境。而物质条件一般是指物理环境,或称硬环境和物质环境。心理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物理学习环境对学习和教学的影响必须通过心理学习环境才能发挥积极作用。何克抗、李文光(2002)两位学者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即信息)、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获取、加工、保存信息的工具)、学习空间(比如教室或虚拟网上学校)等等。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师生人际交往。

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对学习环境的定义,我们发现,学习环境与学习场所、空间、支持、技术工具、信息资源、共同体、建构性学习、情况与条件、社会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环境包括物理学习环境、资源学习环境、技术学习环境和情感学习环境等。其内涵表现在:学习环境最基本的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环境是一种支持性的条件;学习环境是为了促进学习者更好的开展学习活动而创设的;学习环境是一种学习空间,包括物质空间、活动空间、心理空间;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密不可分,是一种动态概念,而非静态的。它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其中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人际互动的因素;学习者在学习环境中处于主动地位,由学习者自己控制学习;学习环境需要各种信息资源、认知工具、教师、学生等因素的支持;学习环境可以支持自主、探究、协作或问题解决等类型的学习。

关于未来课堂的界定,国内外的文献中并不多见。Clayton M.Christensen、Michael B.Hom和Curtis W.Johnson在“Disrupting Class”一书中指出未来课堂是一个集成了技术与软件,提供给学生一些替代方法和选择,以达到规定的目标的课堂。它们鼓励形成一个让学生一起工作计划,分享经验和教训和进行概念化的学习,而不是单纯记忆一些信息的环境。

美国的《每日论坛报》(The DailyTribune)在“Classroom ofthe future,here,now”一文中指出,未来的课堂是一个学习环境,采用创新的教育活动,从课堂管理到教学的所有方面提高对技术的使用。它能使教学者和学习者成为优越的学习环

境的一部分。

台湾的《启动学习革命》一书中认为,“未来教室=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电子书包+随意教室+远距实验室+高互动教室+相连教室”。在未来教室里,无处不可以学习,还可以跨班际、校际甚至国际,进行交流。

台湾的网奕信息科技提出,所谓的“未来教室”便是利用先进及新一代信息科技,改变传统学校教室的学习环境,建立师生间双向互动的教育学习模式。换言之,在先进软硬件与网络通讯技术的支持下,未来的教室学习方式得以重新塑造,不但能刺激学生学习动机与创新、探究之精神,更让老师能够丰富教材内容以及轻松教学。

台湾的陈曼萃认为,所谓未来教室,是指这样一种教室环境,教学上,希望由过去单向的讲述教学,转变成为师生有趣与互动的学习模式,引发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而启发学生的创意与思考;同时让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可以依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及探索的方式,以多元的管道汲取知识,包括使用各类的硬件载具,如计算机、学习机、电视、手机、电子书等。

综合以上观点和论述,笔者以为未来课堂(future class-room/classroom of the future)是相对于传统和现代课堂而言的,在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下,以充分发挥课堂组成各要素(人、技术、资源、环境和方法等)的作用,实施教与学,以促进人的认知、技能、情感、学习与发展的活动及环境。

三、目前国内外关于未来课堂的研究现状

虽然课堂设计问题已经受到教育技术研究者们的关注,但目前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的课堂设计“learn space design”多为虚拟空间上的非结构化的设计,比如数字化图书馆、博物馆,甚至咖啡厅、草坪。这种非结构化的空间设计是开放性的自由式设计,符合当前人们对学习的需求,随时随地、随心随意,也符合当前人们的学习口味,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因而成为当前研究的趋势。但对于我们而言,还应该看到课堂设计的现实需要,数以万计的学生还在要在一个封闭的固定的环境中接受学习内容,因而面对面的物理课堂的设计,才是我们当前最需要的。

目前,未来课堂的设计是教育技术的一个前瞻性的领域,己经有许多探索性的研究,从日本“Computopial996”想象中的未来课堂,到1990 Ocotillo Retreat设计的凤凰城未来教室模型,NASA支持的Pennsylva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Devon Country Council;Leigh University;Columbia College项目,微软支持的University 0fSzeged未来课堂项目闭以及James Madison University,Harrisonburg(Toward a future wire-1ess classroom paradigm)项目,Middle Tennessee州立大学的高级课堂技术实验室,斯坦福大学的iRoom项目等。英国教育部2002年提出“未来教室”计划,英格兰十几所地方教育机构正在利用从财政大臣戈登・布朗那里得到的拨款建造教室,政府希望这些教室将“引导未来的教室设计”。在亚洲,2005年3月2日,新加坡信息通信发展管理局和微软公司在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设立中心,联手打造未来教室,以高科技技术辅助教学活动。日本文部科学省2001年在“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rainbow plan)中,作为其中关键之一的为了“实现站在孩子的立场进行理解授课”的具体目标,对新时代型学习空间提出了整备要求。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投入新台币71亿元经费,积极升级中小学的教室环境,在经济部技术处、工业局、中华电信和电子白板业者的共同支持下,强调信息融入教学、缩短城乡差距的“未来教室”,正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减轻补习支出的大好契机。㈣香港圣保禄学校也建有未来课堂体验教室。而内地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数研究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目前研究关注的主体是构建未来课堂的主体交互白板技术。2002年青岛科技馆建设和开放了未来教室展示馆,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985二期建设项目“教师教育创新优势学科平台建设”也将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项目作为建设子项目之一,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在于研究和设计适应未来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相配套的新型课堂架构与智能设计、教与学的模式、策略与评价等内容。

四、未来课堂的定位及特性

基于对传统课堂的分析和新课程及创新性未来人才发展对于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我们在上文对未来课堂所做界定的基础上,也可以把未来课堂看作是基于一定的技术和理论,以互动为核心,建构一个服务和支持课堂教学主体的发展和自由的,各构成要素和谐共存的教与学的活动及环境。即未来课堂应定位于服务与支持教学主体的自由与发展和定位于建构课堂各要素之间和谐的关系。

而关于未来课堂的特性,David Miliband在学校的创新性设计中提出未来课堂应该体现出漂亮、激发灵感、可适应的、可持续的、兼容、新鲜的、安全的、灵活的、信息通讯技术能动的、多用户、有趣的、令人愉快的、曲线的、不断成长的、自然的的特征。

通过我们对国内外已有未来课堂项目的研究。我们认为,未来课堂的特性主要体现在未来课堂的人性化、混合性、开放性、智能性、交互性和生态性等方面。其中未来课堂的人性化主要体现在未来课堂的设计应更多地体现对于组成课堂主体的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关注,在相应技术的支持下,在技术设计与应用上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未来课堂的混合性则主要体现在未来课堂可以实现多种教与学活动的混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结合,虚拟课堂和现实课堂的混合,不同交互类型的混合等。未来课堂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以及教学资源的开放,在课堂桌椅设计上方便根据不同教学活动的要求灵活进行组织,而无需过多的移动桌椅。在资源方面,教学者和学习者可以很方便的获得课堂内外的资源,并与资源进行良好的交互。未来课堂的智能性则体现在未来课堂应是一个智能化的课堂,是嵌入了计算、信息设备和多模态的传感装置的学习空间,具有自然便捷的交互接口,以支持教与学主体方便地获得未来课堂设备的服务,是人与设备(计算机系统)不间断的交互过程。移动设备和无所不在的连接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而未来课堂的生态性则体现在未来课堂应是一种平等、和谐、开放的生态系统。未来课堂教学要遵循教育生态学的限制因子定律、耐度定律、最适度原则、教育生态位原理、教育生态链法则,同时课堂教学也要关注环境,发挥课堂生态系统整体效应。其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和谐课堂。

五、未来课堂的研究内容

前面我们在对未来课堂进行界定的时候已经提及未来课堂作为一种面向未来人才培养,以互动为核心,注重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促进人的自由与发展的教学环境与活动。未来课堂包括物理形态的课堂和心理形态的课堂,所以,未来课堂的研究应该包括这两种形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为教育技术研究的领域之一,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的界定,同样对未来课堂研究内容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课堂的研究内容包括对物理和心理两种形态课堂的创建、应用与管理(如图2所示)。

1 理论层面

未来课堂理论层面的研究是未来课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两种形态课堂的创建、应用与管理的理论研究。作为学校教育组成要素之一的未来课堂,其设计与应用需要有相关的理论的指导。我们设计与应用未来课堂,既需要研究未来课堂设计的自身基本理论,也需要借鉴教育学、心理学、艺术设计学、建筑学、环境设计学、声学及光学等方面的理论,目标在于通过基本理论和相关理论的研究,指导我们的实践,建构体现和符合创新人才培养和新课程教改所需的未来课堂。

在未来课堂研究的创建范畴中,应主要包含未来课堂的物理架构(空间设计)研究。未来课堂既包括物理形态的课堂,也包括心理形态的课堂,而作为课程教学实施的载体,学习者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物理形态的课堂更应关注,这也是教育技术研究者更有所作为的领域。未来课堂的物理架构研究主要包括研究未来课堂的空间设计,设备配置,声、光、电的设计,有无线网络的配置,投影及显示屏幕的设计等。

未来课堂研究的应用范畴主要包含未来课堂的教与学的方式研究与未来课堂的互动研究。作为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实施的主要阵地,未来课堂在设计理念上要有别于传统课堂,需要创新和重构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研究适合于未来创新人才培养和新课程改革所需的教与学的方式。此外互动是未来课堂设计理念的核心,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西方学者克林伯格也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通过对话,学生不仅获得了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人生的感悟,在启发式的、探索式的列话中获得了主体性的发展。因此,未来课堂从物理空间设计、设备功能配置以及教与学活动的选择都应体现出互动。

未来课堂的互动研究包括:教与学主体与课堂设备的互动、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包括教学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课堂内的主体与课堂外主体之间),主体与资源之间的交互等等。未来课堂的人本性、开放性、混合性等特性的体现,需要研究适应于不同学习与教学状态下的互动。

未来课堂研究的管理范畴应主要研究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的规范和标准。作为教学场所或是教学活动的体现,未来课堂并不是一个人凭空臆想出的虚无缥缈的事物,它是针对于当前课堂存在的诸多弊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其设计包括物理的和心理的环境设计,尤其是物理架构的设计需要有相应的设计与应用的规范和标准,这个规范和标准的研究有助于将未来课堂的规范化,有利于在实际的教育领域中进行推广。

2 实践层面

未来课堂的实践研究同样是未来课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需要加强未来课堂的理论研究一样,作为一个新的事物、新的研究领域,我们需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创建、应用与管理的理论应用于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上,同时也需要借助于已经构建的未来课堂进行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实践研究,可以探讨不同学科性质的课程,不同层级的学习者在未来课堂中学习特点,从质性和量化两方面来研究未来课堂设计和应用的实际效果。

六、华东师范大学的未来课堂研究项目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的“未来课堂研究项目”是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项目“教师教育创新优势学科平台建设”的子项目,主要研究和设计适合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符合和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型课堂架构、教与学模式及策略、评价机制等内容。项目的设计理念在于以互动为核心,建构一个服务和支持课堂教学主体的发展和自由的,各课堂构成要素和谐共存的教与学的活动及环境。该项目主要是利用华东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学科优势和所处的地区优势,开展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探索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其所属一级学科教育学是部级重点学科,也是“十一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重视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基地――上海市浦东新区,具备开展未来课堂教学研究和试点推广的良好条件,新区教育主管部门也认识到研究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此外,本课题长期以长三角江浙沪地区的中小学为研究基地,与许多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研究工作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华东师范大学与国内知名信息化设备生产企业“卓越电子”和“巨龙科教”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建有未来课堂实验室。未来课堂实验室的功能模型如图3所示。

我们的未来课堂实验室在设计与应用上主要体现以下六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基于泛在网络设计实现手提设备的无线接入;二是桌椅采用便于移动和组合的形状,便于教学者和学习者根据教学过程的需要灵活进行拼装;三是在未来课堂内采取多通道显示,既能满足集体讲授上课的需要,又能满足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需要;四是借助视音录制设备实现教与学过程的实录,方便学习者课后自学和交流用;五是实现教学资源与情境的虚实结合,借助视频会议系统能够实现本地课堂与远程课堂的互动,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拓展;六是基于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课堂的光、声、温度、教学设备的智能化控制,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目前,未来课堂研究项目主要着眼于未来课堂基本理论研究、未来课堂的物理架构研究、未来课堂的教与学的方式研究、未来课堂的互动研究、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规范和标准和未来课堂的教学实践等六个方面的研究。

七、结语

从教育技术研究的角度看,未来课堂是一个学习环境,更是一个课堂生态系统,未来课堂是为教跟学创设条件,未来课堂设计关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可以说未来课堂是一种技术性的资源或过程。且前学习空间设计引起国内外教育技术界的重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也于2009年成立教室装备专题组,主要探讨信息时代支持各学科混合教学的学习空间设计规划,教学新设备选配及使用报告、学校教室管理经验交流等。

未来教育论文篇6

燕山中学XX年德育工作总结燕山教育委员会中学教育科XX年12月22日燕山中学XX年德育工作总结燕山教育委员会中学教育科一,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情况9月—10月初,我地区以贯彻中央8号文件为重点,以讨论 燕山工委燕山办事处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切入点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教育思想大讨论.讨论形式 :1,9月初,燕山教委统一组织各中,小学校级领导进行讨论.2,9月中旬—10月初,各校分头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参加的讨论.讨论意见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燕山教委对讨论意见进行归纳,总结:优势环节:1,能够充分认识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优良的工作契机已初步形成,全地区各界已经纷纷行动起来,一个关心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舆论氛围正逐步形成; 3,德育资源比较丰富.有着我国现代知名企业燕山石化,其创业史,发展史和现代的企业文化以及燕山地区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都为燕山儿女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营养和资源.薄弱环节: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学生的家庭教育需要进一步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缺乏,机构不健全,管理有待加强.落实对策:"三加强,五确保"1,加强培训,确保教师队伍和家长观念的更新,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2,加强教育管理和科研,确保燕山地区未成年养成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未成年人的社会氛围;3,加强投入,确保德育网络的建设,确保教育机制的落实.二,一年来贯彻落实中央 若干意见 和市委,市政府 实施意见 已经采取的措施,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效果.出台了 燕山工委燕山办事处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 ,并对每一项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我地区工委办事处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了全地区各委办局的联席会议,明确了职责,并定于XX年召开燕山地区德育大会.燕山教委中教科贯彻落实中央 若干意见 和市委,市政府 实施意见 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效果.以新课程为载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1)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立足课堂教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职员工全员德育意识,坚持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德育教育.各门课程都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制定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工作计划.例如:中学美术学科进行"忆,想画"教学,让学生用画笔表现《我爱我校》,《我爱燕山》,《我爱祖国》的主题系列作品活动.设计收集学校,燕山,中国的形象资料,组织各种形式竞赛,探索"发展式"美术教学规律并通过教学渗透爱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未来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教育管理

引言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对其理念进行研究,并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进行应用,可提升高校教学效果。但部分高校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进行讲解时,存在教师对理论知识认知度不足,理论知识实施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通过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位置、发挥党组织作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等,可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为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述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型体系,通过对社会形态的认知提出相应的观点,其包含科学社会主义和现代唯物主义,并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科学等组成,其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观体现。通过思想体系的构建,并在实践中对其进行完善,可明确事物的发展规律,其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是奠定其历史位置的条件之一。当前行业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应坚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等,并将理念渗透工作生活中,并将其理念进行应用,提升学科领域的发展速度。

二、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意义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位置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国际间的文化进行交流,国家之间文化的碰撞可对现有文化进行冲击,其具有双面性,优点是文化的融合可推动国家的发展,缺点是文化的冲击可对原有传统文化进行同化,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当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最后一个阶段,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在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其文化、价值观、人生观不断的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其中部分观念与当前高校教育理念不符,使得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文化碰撞。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中流砥柱,其肩负着国家发展的重任,但在西方文化的渗透下,其资产阶级理念与我国的无产阶级理念部分,通过长时间理念的影响,将导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弱化了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知程度。文化差异带来的困境将导致学生与高校宣传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对立面,动摇国家未来的发展根基,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受阻。当前高校在对学生教育中,应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地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念渗透到高校的教育管理中,为学生构建思想阵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武装,丰富学生的思想理论,并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科学性对学生进行教育。高校应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阵营式管理,与反对其理论的个人或团体进行隔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范围性渗透,为高校教学和管理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放在实践过程中的首位。

(二)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在高校中进行应用时,可提升大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并可坚固学生的思想基础,可为学生构建完整的思想体系,符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道路。当前高校学生基数较大,思想传播速度较快,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生之间进行传播,提升学生的凝聚力,并为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应用现状

(一)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程度不足

当前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必修课程,其主旨为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但部分高校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讲解时,一般是对书本知识进行演讲,其自身未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刻了解,导致在进行重要知识点讲解时,未能对其进行深度讲解,并对知识点进行延伸。部分教师在对关键内容讲解时,一般只是对知识进行重复性说教,重复性的理论知识讲解易使学生产生枯燥心理,降低学科在其学习课程中的重要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未能在学生之间进行渗透,导致指引效果不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只是依据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不高。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问题,当进行课堂询问时,部分教师只是以书本知识进行解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重复性说教,导致学生未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度了解。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理念实施效果不明显

高校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时,其教学内容具有高理论性,且知识点之间关联性较强,学生在进行学习中,易产生混淆式记忆,疏远了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距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知识点涉及面较广,在进行考试中,一般以重要知识点为主,一般在进行考试之前,教师都将对重要考点进行标记,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强行记忆,来应付考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于网络化信息的发展,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步入现代化和智能化,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认可度要高于知识的认可度,导致学生在进行学习时,未能集中注意力。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知识性教育方式与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不符,并且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在实践中应用较少,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不认可。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与学生当前的思想文化相撞击,学生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影响,对外来文化进行潮流式的模仿,将导致学生自身思想意识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对当前学生的理念教育产生分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未能对学生形成正确引导。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一)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位置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发展的核心,通过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层次性教学,可有效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程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自身为准则,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分析,找出与重要知识点关联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内容化课堂。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环境相融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渗透到社会生活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教师应对知识点进行实证举例,提升教学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渗透,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地位,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同时高校应组织教学团队,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性培训,提升教师的基本素养,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强化师资团队,可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渗透程度,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层次了解。

(二)发挥党组织作用

高校党组织应发挥其作用,党组织的建设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传播,并可通过党组织书记对教育目标进行规划。党组织应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对高校内部的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在高校全学科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进行渗透,为学生构建立体化理念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程度。同时高校内部党员应积极发挥其作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和宣扬,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党组织应创建相应的活动,使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活动的影响力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解。高校在进行教育改革时,应以社会主义特色道路为根基,以教师和学生为主线,对工作进行开展,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学生在高校阶段,其思想意识尚未成熟,网络的发展也使外来文化对学校教学理念进行冲击,导致部分学生的思想意识受到影响。高校应合理规划其教学内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进行分化,通过递深式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逐层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指明正确方向。同时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将教育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使教育管理形式以理念为主,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为社会培养人才。

结语

未来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038 ― 02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前人在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时候,大部分是直接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途径问题,容易出现片面。本文从问题导向的源头进行梳理,针对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最后对应问题和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意识淡薄

犯罪年龄低龄化现象以及未成年人中有不良行为,己经成为社会矛盾问题之一,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淡薄。由于未成年人的思想不够稳定,有些未成年人易受社会的负面消极影响,从而导致一些未成年人经不起负面现象和消极思想的侵蚀,容易冲动、意气用事,甚至走向极端、走上不归之路。 〔1〕

(二)公共意识弱,崇拜非主流文化

公共意识是指人们对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认识和行为的自觉性,是通过一定的行为来实现的,是人们对所处的公共场合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决定一个人在公共场合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2〕中国的公共意识教育严重缺失,造成了未成年人公共意识的缺失或者不健全。所谓“非主流”在国外叫做“庞克”,严格来说, “非主流”并不一定就等于负面的,但是在国外“非主流”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变质成为“非”非主流文化,使之成为西方“和平演变”的棋子。

(三)人生价值偏差

首先,经济发展与精神建设及不匹配,过多的强调物质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发展,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思想观念。其次,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各类社会思潮涌入,未成年人不易区分其好坏,消极、不健康的思想给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不利影响。再次,我国的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大多重智育而轻德育,学校的“三观”教育,出现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课本上理论与实际生活中的表现有时是矛盾的。

(四)过早染上不良习惯

“微”时代,网络信息大发展,加上现代传媒的不正确思维导向,造成享受奢华思想浓重,追捧明星的低俗化倾向为时尚潮流,社会环境“金钱至上”观念流行,网络中暴力色情泛滥。这些信息内容往往触犯了社会的道德底线,造成未成年人对现实社会认知的模糊化、扭曲化。一些非无产阶级的错误思想、色情暴力甚至反动言论通过“翻墙”在网络随意传播,未成年人在复杂世界里难以坚定政治立场和正确方向,极易染上不良习惯。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第一,家长自身素质参差不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些家长没有认识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在孩子面前表里不一,行为举止极为不雅,如不遵守社会秩序、爆粗口、随意乱人垃圾、不赡养老人等。家长的不当言行给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坏影响,对他们思想道德教育起着阻碍的作用。

第二,教育理念不合理

一是对未成年人过分溺爱。虽然我国的生育政策出现一些改变,但一孩或者两孩在中国家庭居于大多数,孩子始终是家庭的核心,父母尽全力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却忽视了情感上的交流,导致很多未成年人形成爱耍脾气、生活自理能力差、不尊重长辈、贪图享受、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质。二是对未成年人行为不当甚至有些粗暴。有些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主要靠“动手”,是不科学的,未成年人有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自尊心,犯错后父母直接打骂他们,会造成心灵创伤,直接影响其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第三,家庭不和谐

家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避风港,是他们的寄托,融洽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提供外部动力,促进未成年人的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但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拌嘴打架、自身吸毒酗酒抽烟等不良恶习会严重挫伤孩子的心灵,造成未成年人情感脆弱、心理健康问题突出、易产生恐惧感、对社会厌恶或者抵触。

(二)学校因素的影响

第一,重智育轻德育突出

我国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特别是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分数成为划分学生等级的标准,各种评优和选拔都看重学生的成绩。学校片面抓升学率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或者“不全面发展”。

第二,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

学校以课堂教育为主,且学校的思想品德课多以“高大上”的理论灌输为主,缺少在社会中怎么去做、如何去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的重要环节。学校的社会实践课少之又少,甚至孩子的周末都成为“补习日”和“多才多艺全面发展日”。未成年人在学校学到的道德知识没有在社会中加以应用与体验,不能让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难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修养。

第三,忽视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不仅仅给学生教授科学文化知识,更是未成年人思想塑造的“雕刻师”。学校每门课程界限划分非常清晰,只有在政治课上才给未成年人传授思想道德知识,其他学科的教师没有德育工作任务,这是不正确的。孩子在学校和家长的灌输下,普遍重视“主课”,认为政治课是轻松消遣时间的“副课”,不自觉的从内心上排斥接收思想道德教育。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

第一,外来文化的冲击

上一篇:广东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常规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