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9-03 08:47:54

数学课堂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教师要立足新课程倡导的课程评价理念,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多元化的评价环境,并充分发挥数学课堂的评价功能,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堂 评价 幽默 鼓励 自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2-035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所以,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观念也应随之转变,因为教师的课堂评价不是为了选拔和评判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励他们发掘自身的优势,不断积极进取。下面,是我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数学课堂评价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幽默性评价

课堂语言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是传递师生信息的通道。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经常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就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一次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发现教室里的卫生很不尽如人意,如地面上有许多垃圾、课桌横七竖八地摆放等。我抛开干扰开始上课,到下课总结评价时从现场说起:“我们教室里真的是物产丰富,有雪白的纸片、五颜六色的包装袋、专心听讲的塑料瓶、爱学习的果核、摆放很酷的桌椅等,和我们一起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这样评价,把学生的不良行为用幽默的总结评价进行反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运用哲理、情趣的幽默语言进行课堂评价,既能深深吸引学生,使学生学得愉快,又能使自己教得轻松。例如,“鸡兔同笼”问题:“笼中有鸡兔若干只,从上面数有头49个,从下面数脚有100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学生通过心算、笔算、列表格等方法找到了答案,在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这一环节中,有一个学生说:“让全体兔子抬起前面的2只脚,就有49×2=98(只)脚,上面头数没有变,下面脚数少了100-98=2(只),把少的2只脚还给兔子,让兔子4只脚站在地上,所以有1只兔子和48只鸡。”有的学生不明其意,我及时评价:“你先让兔子抬起前面2只脚立正,兔和鸡脚的只数相同了,再让兔子放下2只前脚稍息,这个方法很有创意!”幽默的评价言语,使得其他学生恍然大悟。

又如,教学“比例尺”一课时,在导入环节中,我故作神秘地说:“我把自己装进衣服口袋里了,你们能把自己也装进衣服口袋里吗?”“啊!怎么装呀?”学生议论纷纷。于是我问道:“可能吗?”学生回答:“不可能。”我适当时评价:“可能。我装的是自己的照片。”“哦,原来是照片!”学生恍然大悟。一个抽象的问题,通过幽默评价,变得浅显、生动而有趣。幽默的课堂评价,让学生在笑声中得到鼓励和启发,形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愉快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二、鼓励性评价

课堂鼓励性评价是一种瞬时评价,所以教师要善于捕抓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给予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促进师生的心灵沟通。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做出有针对性、艺术性的评价。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鼓励,特别是后进生对鼓励的渴望更甚。

1.针对学习习惯的评价,夸具体不夸全部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在日常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时,我让一位学生上台用竖式计算3.18+0.98,他写得很工整且计算准确,我就适时给予评价:“这位同学列的竖式真清楚,书写真工整!”又如,教学“笔算除法”时,有位学生笔算一道除法算式后,马上用乘法进行验算,我即时评价:“这位同学为了确保计算准确,早已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太好了!”正确、适当的鼓励性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要适当、合理、明确及有针对性,使学生的优点得到充分的肯定,促使他们发扬优点,不断进步。同时,教师的评价不要过于笼统,令学生不知所云,降低评价应有的鼓励成分,从而失去鼓励性评价该起的作用。

2.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夸努力不夸聪明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且给予恰当、合理的评价。例如,教学“统计”一课时,我要求学生收集、整理家庭半年的水费和电费数据。一个学生收集到全年的数据资料,我适时给予评价:“你真是个有心人,把生活中的数据收集的这么全、这么准确,同学们都很佩服你!”又如,在“比的基本性质”教学中,一个学生另辟蹊径把分数和比联系起来,得到比的基本性质。我适时给予评价:“你将前后学习的知识沟通联系,得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个办法真好。”……现在的学生一个比一个聪明,教师经常夸聪明,结果只能让学生变得自负,渐渐失去自信,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既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

3.针对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夸事实不夸人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需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新课程要求每节课的教学要体现三维目标,其中就包括情感与态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夸人格就像一顶大帽子,对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反而是一种压力,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反映在教学中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因此对事实的夸奖更有意义。例如,在“综合与实践”课“你寄过贺卡吗”教学中,当学生展示自己的环保倡议书时,我立即评价:“你们真是一群有责任的小公民!你们真是一群环保小卫士!相信有了你们的努力,祖国的明天会更好!地球的明天会更好!”此外,在学生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时,我会及时评价:“你不向困难低头,勇于向困难挑战,是个不怕困难的孩子!”只有对学生情感和态度进行有意义的鼓励性评价,才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学生自评

学生自我评价,既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一种表现,又是加强学生自我肯定、找出问题的有效做法,更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有效途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不是教师的课堂,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而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共同参与的动态课堂。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经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同时,教师要努力营造评价的氛围,给学生搭建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的平台,让学生给自己和同桌的课堂练习进行评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给自己和同桌评定一个等级,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是课堂上最出彩的地方,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和他人的优点,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和他人的不足之处,这里既有对优点的肯定,又有对缺点、不足之处的明确改进方向。在自评时,我不要求学生人人成功,但要求人人有进步,把评价的重心回归到学生自评上。学生通过自评,提高了他们的认知能力,使他们学会在自我评价中进行反思,改进学习策略。

总之,教师要立足新课程倡导的课程评价理念,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多元化的评价环境,充分发挥数学课堂的评价功能。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和突况,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评价策略,巧妙应对,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责编 杜 华)

上一篇:如何运用信息资源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下一篇:浅谈英语教材中综合版块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