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病人实施舒适护理的观察与分析

时间:2022-09-03 07:00:00

围手术期病人实施舒适护理的观察与分析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8-2788-02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随机选择100例手术病人,年龄2~74岁,其中妇科30例,普外科40例,骨科23例,眼科7例;行全麻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30例,脊髓麻醉61例,局部浸润麻醉9例。

1.2方法:(1)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到病区查阅病历、收集资料、了解病情,评估病人对所患疾病和手术治疗的理解程度,评估病人的病史、手术史、用药史、药物过敏史、个人史以及病人的身体状况[1]。根据病人要求安排他所期望的人前来探望陪护,邀请手术成功病人介绍经验和体会,通过现身说法,增强病人信心,帮助病人提高适应能力,消除焦虑、恐惧心理,尽量使他们的心理舒适[2]。(2)病人进入手术室时,首先由前1天访视的护士热情地迎接,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颠簸、碰撞,平稳地把病人送至手术床上,室温控制在22~25℃,湿度在50%~60%。为让病人感到舒适,适当给予枕头,松开衣领以利于呼吸。术前用药后病人感到口渴不适,可用棉纤湿润口唇,以解除病人不适感。为减轻手术的不适,在放置前,将所有维持的撑架,海绵垫均用布单包好,防止压迫神经及血管,以减轻病人生理不适感。并每隔30~60分钟巡回护士给予适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舒适感[3]。麻醉及手术过程中注意遮盖病人,尽量减少身体暴露。手术中,巡回护士了解每位病人不同需求,尽量予以满足。对需了解手术进展情况的病人,告诉他们手术很顺利,不要过分紧张;对有孤独和恐惧感的病人,进行安抚,适当抚摸病人肌肤,如轻握病人双手,可使病人感到心理舒适。手术结束时,用温盐水纱布块拭净病人皮肤上的消毒液及血迹,为病人穿好衣裤,若有引流袋用别针固定于衣裤上,盖好被子,注意保暖,平稳地把病人送回病房或ICU。手术后不舒适的主要原因有疼痛、恶心、呕吐、腹胀和尿潴留等。如不及时处理,妨碍休息和睡眠,影响康复。(4)麻醉作用消失后,病人即开始感觉疼痛,24小时内最剧烈。护士可以安慰和鼓励病人,消除对疼痛的恐惧;根据疼痛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小手术后疼痛可口服止痛剂,大手术1~2日内常需肌肉注射哌替啶(婴儿禁用)止痛。护士在病人呕吐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误吸;观察并记录呕吐次数、呕吐物量、颜色及性状;清理呕吐物,加强口腔护理。(5)护士应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酌情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肛管排气;非胃肠道手术,可使用新斯的明肌肉注射;低钾血症或腹膜炎所引起者,遵医嘱作相应处理。对尿潴留病人护士应安定病人情绪,增加自行排尿信心;病情允许,可协助病人坐于床沿或下床排尿,或下腹部热敷、按摩、针灸以诱导排尿,或肌肉注射氨甲酰胆碱,促使自行排尿。采用以上措施无效时行导尿术。

2结果

通过运用舒适护理,本组病人在生理及心理方面均有改善: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未发生特殊造成的神经损伤、循环淤滞及电刀灼伤;病人术毕寒战症状减轻;术后随访病人满意度为98%。

3分析

根据马斯洛(A. maslow)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与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舒适是个体在其环境中保持一种平静与安全的精神状态,是一种自我满足的感觉,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感觉[4]。舒适是病人最希望能通过护理得到的基本需要之一。

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期病人的整体护理中,使病人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了信心,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为手术顺利完成及术后病人康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把为病人提供舒适护理融入“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提高了护士业务素质,也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参与文献:

[1]薛富善,袁凤华.围手术期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0.

[2]张银铃,雷鹤.护理心理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144.

[3]张宏.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6):409.

[4]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

收稿日期:2007-05-24

上一篇:心电监护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