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之人的尊严确立

时间:2022-09-03 06:41:01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尊严为本。其中,以人的自身目的为本是人的尊严的必要条件;以人的需要为本是人的尊严的客观内容;以人的实践活动为本是人的尊严的实现途径;以人人公平为本是人的尊严的现实保障。

关键词:人的需要;人的实践;人人公平;每个人的发展;人的尊严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075-02

以人为本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而“人”的前提性问题就是对人之为人的一种特殊地位和身份的追问和反思,因而以人为本关涉人的尊严的确证和实现。在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尊严为本,这对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以人的自身目的为本是人的尊严的必要条件

在世界上,人具有最高地位和内在目的,这决定着尊严的属人性。人的尊严是人独有的尊贵和庄重。普罗泰戈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存在是最高的存在,是最有尊严的。此后,康德第一次深刻论证了“人是目的”的命题,理性的人“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的目的”[1]53。作为目的的每个人将会组成一个“目的王国”,在目的王国中的一切或者有价值,或者有尊严,而只有“超越于一切价值之上,没有等价物可代替,才是尊严”[1]55。所以说,人的尊严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是不可替代、不可交换的。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一种与物有着根本区别的特殊存在,这种特殊存在超越了物的工具性和手段性使人成为真正以自身为目的的人,从而为人的高贵和尊严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而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2]46。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表明,人的生命存在已经超越了物种规定的限制和生命本能的支配,成为自己存在和活动的主人和主宰,具有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体性、目的性和价值性,这使人具有一切动物所无法比拟的内在价值和尊严。

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往往忽视了人作为目的的价值取向,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和GDP的单维度增长,出现了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蔑视和人的高贵尊严的剥夺现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也曾出现过重物轻人、甚至见物不见人的倾向,过分突出经济利益和物质成果的地位与作用,难以凸显人的价值和尊严。对此,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以人自身为本,反对“以物为本”、“以GDP为本”。党的十再次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决不能让“物”遮蔽了人本身的存在及其真实意义。

二、以人的需要为本是人的尊严的客观内容

以人的自身目的为本,人作为目的又以什么作为自身的起点和内容呢?如前所述,人正是通过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来确立人自身的最高地位和目的,而人的需要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也是人以自身为目的的内源性根据,它构成人的尊严的基本要素和客观内容。马克思认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3]514。

世界上的一切生命有机体都有需要,动物只是一种本能的、被动的、无意识的需要,但只有人把需要提升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最终摆脱了自然界的限制和束缚并以此确证着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既有吃、喝、住、穿等生存性物质需要,也有获得尊重、归属、情感和自我实现等社会性精神需要。马克思曾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2]779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活动等等。这样,“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2]79。人的每一种需要的满足都是对人的每一种尊严的确证,以此推动人的尊严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多样的实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小康的跨越式发展,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水平和层次不断提高,人的尊严日益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充分体现。但是,制约人民需要的满足,影响人的尊严实现的民生问题仍很突出。一些贫困山村孩子在日益增多的教育成本面前缩手缩脚,许多低收入群体和贫困群体在日益高涨的医疗价格面前望而却步,越来越多的人在日益疯涨的房价面前失去安全感和信心。为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我们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以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本。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更有尊严的生活。

三、以人的实践为本是人的尊严的实现途径

人的需要是人的尊严的客观内容,但人不会自然而然地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也是人独享尊严最为有力的证据;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唯一方式,也是人赢得尊严的现实途径。人的尊严不是超越于人的外在力量的赐予,也不是别人的馈赠,而是人通过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得以实现的。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4]57

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尽管人和动物为了满足生存需要都要从事活动,动物作为无意识存在物注定它的需要只能以被动的本能的不自由的方式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对象,而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他不仅可以意识到自己的需要,而且可以把意识到的需要升华为欲望、动机和目的,在目的支配下以积极主动地改造外部世界,使对象按照人的要求发生结构和形态的变化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人的需要是一种不断被意识、被满足的需要,而满足需要的实践活动赋予人自我追求、自我创造和自我主宰的特性,使人真正成为以自身为目的的类存在,为人的尊严找到可靠的自我实现的方式和途径。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完全的计划经济的过程中,城市中大批的失业人员和农村中大量的失地农民失去工作岗位和劳动场所,生活处于贫困状态,没有实现人的尊严的有效途径。此外,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知识带给人的尊严并不能在生活中很好地实现。因此,党的十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充分就业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人的尊严的核心和关键。社会为每个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劳动岗位,积极发挥人的创造性实践本质,使劳动成为人们备感快乐和备受尊重的活动。

四、以人人公平为本是人的尊严的现实保障

人的需要通过创造性实践活动得以实现,就可以获得做人的尊严。事实并非如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并没有为他争得应有的尊严,相反,却导致其自身尊严的剥夺和丧失。其根本原因在于出现了劳动异化,使得人的自由有意识的活动表现为替他人和为他人的活动,生命的活跃表现为生命的牺牲,对象的生产表现为对象的丧失,转归异己力量、异己的人所有。结果是,“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4]54。异化劳动把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贬低为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导致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和尊严的丧失。

马克思坚持从实践出发解释劳动异化造成人的尊严丧失的真正原因,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必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对生产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的身份和地位的规定和确认,以此表征人的尊严得到他人及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在阶级社会中,人都隶属于一定的阶级,阶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而生产关系又是阶级关系的集中体现,因而不同形式的生产关系决定着人的尊严的实现水平。所以,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劳动异化最根本的原因,劳动者受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的支配,失去生产活动的自由自主性,根本无法获得自己的尊严。只有摧毁现存的一切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一切关系,建立起一种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关系,人的价值和尊严才能被社会最大限度地认可和尊重。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除了使人不成为人、使人受到奴役的制度条件,为实现人的尊严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社会环境。可是,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地域歧视、城乡歧视、性别歧视、职业歧视、身份歧视、学历歧视、疾病歧视等现象,使人在收入、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平等机会和公平待遇受到严重的损害和剥夺,尤其是收入分配不公已成为影响人的尊严实现的重要因素,成为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的直接原因。因此,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做到人民共享就要坚持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在十报告中指出,“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使人的尊严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最为切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的“超文本”阅读教学 下一篇:不同敷料的应用在老年肿瘤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