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的负面影响及消除途径

时间:2022-09-02 06:35:12

高考满分作文的负面影响及消除途径

摘 要: 高考满分作文已经改变了最初的范文作用,而变成了推进应试教育的工具,带来了语言的文言化、语言的文学化、选材的古代化、淡化文体等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调整作文评价标准,倡导诚实写作,强化文体意识。

关键词: 高考满分作文 负面影响 消除途径

每年的高考阅卷结束之后,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无疑是“高考满分作文”。报纸网络铺天盖地地登载,这样做的初衷是让后辈们欣赏、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做法却起到了非常不好的引导作用――推进应试教育,学一学别人是如何拿满分的。对于后辈的学生,也同样如此,他们看别人怎么拿满分,自己就会去仿效。看别人用文言写作得了满分,于是大家竞相仿效――不管自己能不能用文言写作,先写起来再说。最后,不仅别人的东西没学到,自己本来有的东西也丢了,变得更加不会写作文。

一、高考满分作文的负面影响

(一)语言的文言化和选材的古代化。

2001年,江苏一篇《赤兔之死》获得满分,该生当即被南京大学破格录取。随即,高中作文课堂刮起了文言飓风。就连《赤兔之死》的作者也表示了对这种不当之风的担忧。文言写作,本无可非议。但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的文言功底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否则会弄巧成拙。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我发现,很多学生根本不会运用文言,只是在句末加上“之乎者也”之类,就自以为是文言文了,写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甚至闹出笑话来,叫人哭笑不得。

200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朱贵开店》;2002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苏武与连奇的选择》;2003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宝钗鸣冤》,等等,这些作文都取材古代。于是,高中作文课堂刮起了历史之风。作文材料取材于古代,本无可厚非。但学生需要了解乃至熟悉历史,并能够恰当地取舍,从而为自己的主题服务。而那些仿效者很多只是东施效颦,徒有形式,胡编乱造,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贾平凹主编的《高考满分作文精讲(2002年―2005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共选高考满分作文126篇,其中,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诸如家庭、学校、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38篇,占总数的29.68%,其余的或取材于历史或者虚构。这不禁引起学生、老师和命题专家的思考,是学生选材的问题还是评分标准或阅卷者的个人偏好所致?

(二)语言的文学化。

优美的语言是一篇优秀的文章不可或缺的因素。优美的语言不仅可以准确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主旨,而且能给文章增添光彩。在高考作文评分中,语言优美、辞藻丰富、抒情意味浓的文章,同样会获得高分。优美的语言人人都应努力去学,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到。如果人人都能语言优美,就不存在优美与否的区别了。毋庸质疑,在作文教学中,语言的文学性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现在的教育是全民教育,受教育者有多少有文学家的潜质?但是,既然可以得高分,能不能学好都得学。在贾平凹主编的《高考满分作文精讲(2002年―2005年)》的126篇作文中,散文66篇,占52.38%。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这样的散文类的满分作文,是一般学生难以望其项背的,能起到多少典范作用?如果都去仿效,会是怎样的后果?

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基本表达方式都不能自如合理运用的情况之下,又谈什么文学性?作文的基本功能是表达沟通。在中学作文教学和评价中,片面强调语言的文学性,必然使学生进行空虚的想像,不切实际的夸张,无端的情感抒发、无病,等等。这既不符合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要求,又不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没有很好的文学功底,而努力追求文学性,写出的作文必然给人虚、假、空的感觉。把写作的注意力一味放在语言美的追求上,而忽视了写作中其他的要素,不仅不能在高考中获得高分,而且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更会影响学生作文学习的兴趣。

(三)淡化文体。

话题作文时代,高考命题中对文体的要求表述为“文体不限”;近两年改变为“文体自选”。文体是文章的外在形态,是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由原来的“定体”到“文体不限”到“文体自选”,这个作文命题的初衷本是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更多的空间,按照个人的想法去选择恰当的文体。这是一个很好的要求,在话题作文时代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这个“文体不限”“文体自选”的要求,给作文教学带来极坏的导向:淡化文体。淡化文体的本意是,放宽文体限制,既可以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又可以选择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杂文、寓言、童话等。淡化文体的目的是给考生选择文体的自由,一旦选定了某种文体,就必须符合该文体的基本要求而不是“四不像”。但很多学生将“文体不限”或“文体自选”理解为“不要文体”,写出的文章“四不像”。“淡化文体”发展到后来就变成了“没有文体”。

“文体自选”的要求,还被一些学生“合理”利用,即专门练习自己擅长的文体去应对高考,只能舞刀,不会弄棒,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总之符合要求。这种做法与《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写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严重相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1]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这种“只顾眼前,不管身后”的状况不改变,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很坏的作用。

我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一学期的作文作过统计。共5个“文体自选”的作文题,班级共40个学生。统计如下:共200篇作文,记叙类37篇,占18.5%;议论类63篇,占31.5%;抒情类8篇,占4%;文体不清92篇,占46%。

文体不清的现象在高中生中比例很高。学生尤其不会写记叙文,常常会议论的笔墨多于记叙,但是议论的部分又没有多到变成一篇议论文。

高考作文命题把以前的“文体不限”改成了“文体自选”,表明命题者已经意识到淡化文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文体自选”就是要学生在写作时选择某个恰当的文体,而不是强调考生要有基本的文体意识,会用恰当的文体表情达意。

“淡化文体”的真正含义不是学生在写作时不要文体,而是教师在教学中不以文体知识作先导、在作文考试时不限定文体,而由学生自选文体、在作文评价时不以文体知识作唯一标准。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文体意识,严格区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五种表达方式,指导学生准确把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四种文体的文体特征,做到写什么像什么,写什么是什么。

二、消除满分作文负面影响的途径

满分作文的积极作用是不容质疑的,但目前满分作文的负面影响很明显,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高考满分作文的积极导向作用呢?首先要质疑评分标准。怎样的作文才能真正称得上完美?如果把《赤兔之死》翻译成白话文,那么这还是一篇满分作文吗?如果不是,那么评分标准有没有严肃性、公正性、可操作性?

其次要质疑刊登标准。应该把怎样的文章刊登出来做典范?我认为,应把那些文体标准、语言规范、结构合理的文章刊登出来给学生去学习,而不能仅仅是具有文学创作特色的作品,或者具有思辨、哲理内涵的作品。应倾向于选取有生活味道的,有新见解新观点的,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的作文。要把那些普通学生看了,能学到东西并且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基础写作水平的作文作为范文。在贾平凹主编的《高考满分作文精讲(2002年―2005年)》的126篇作文中,一篇自然科学、实用类方面的文章都没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写作实用类文本,如提要、自荐书、考察报告、读书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会议纪要、访谈录等。”[2]我们的评分标准如何不遭到质疑?

(一)调整作文评价标准。

作为面对全体高考学生的评价标准,一定要体现公正性、公平性、可操作性,所定立的标准应当和学生正常能够达到的表达水平相符。那些极少数学生能达到的高度,还可以使用现在的“发展”等级,但所占分值要小(控制在10%以内)。评分标准要详细周全,且不带任何的主观倾向,每得一分有理由,每扣一分也有理由,50分作文和51分作文的差别可以明确指出,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公正、公平。

作文考查的是学生具备陈述和论证某一观点的能力,需要学生先分析题目并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证明或陈述自己的观点。关注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如何得出来的,或者如何表现文章的主旨的;具体使用了什么方法,是例证、推导、反证还是归纳,或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修辞方法;关注论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材料与主旨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

我国的作文评价重文章的主旨、所蕴含的情感和文字表述。高考评分标准是写作训练的指南针,如果作文评价重内容而轻形式,有利于将作文教学引导到“言之有物”的轨道上去,培养出真正有思想、有个性的学子。作文评价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目前我国高考作文评价标准中的“发展等级”,包括“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就是鼓励学生张扬个性,争奇斗艳。

另外,评分标准中应鼓励实用类文体。降低实用类文体的得分标准,这样就会引导学生去学习如何写实用类文体,让学生真正学习如何用语言去交往沟通,从而实现写作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倡导诚实写作,书写真情实感。

“真”是艺术的永恒生命力所在。写作的最大技巧是“说真话”。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叶老也说:“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3]“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即文学亦未能外此。”[4]如何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做真人呢?

首先,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关注生活、观察社会,丰富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生活、人生和社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做一个“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学子。人生的经验和体验丰富了,自然就有了感受和思考,这是真实写作的基础和准备。

其次,要改变作文教学的功利目的――考试得高分。学生为了得高分,就只能一味地拔高自己的立意,做道德的卫士、仁义的使者。而学生自己又没有这些经历和体验,就只能胡编乱造,所以才会闹出一个关于“不幸”的话题――在1998年高考作文中不少学生让父母兄妹死于非命。

最后,不要任何题目都戴上“道德,思想健康”之类的帽子,只要学生说的是真话,就应给予肯定,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而不是用老师的。有一段时间学校流行回家给母亲洗脚然后写体会。这明显要学生去为母亲的脚上的老茧而痛悔自己辜负了母亲,立志好好学习,报答母亲。可是,真的每个母亲的老茧都是因为生活奔忙劳累而导致的?是否高跟鞋穿多了?是否是不注意运动导致?这些也要孩子对着妈妈的老茧痛哭流涕?这些矫情的作文题其实不仅没给孩子道德的熏陶,反而让他们觉得说假话、抒虚情是自然的事情。

(三)强化文体意识。

文体训练应从表达方式入手,一点一点地强化。等表达方式基本把握了,再进行文体的训练。文体的训练不宜几个同时进行或者穿行,而要从记叙文开始逐个过关。一种文体完全掌握了,才可以开始另一种文体,否则学生在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情况下就开始,必然会文体不分、文体不清。

强化学生写作的文体意识,首先要注重各种表达方式的训练。梁启超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注重“研究文章构造之原则”,注重文体的区分和文体的特点。明确文体,是一篇好文章的基本保证。要明确文体,就必须准确掌握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高中作文教学的任务: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这里明确了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乃是基本的表达能力。而今学生的这几种基本的写作能力,特别是记叙、说明和议论的能力低下,令人担忧。

在高考作文命题时,以“文体自选”和“定体”两种方式出现;在《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学生和老师的侥幸心理。不要按一定规律来命体,可连续考“定体”或“文体自选”,也可交替考。当命题无规律可循时,老师必然带着学生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规范的作文文体训练。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

[2]叶圣陶.对于小学生作文教授之意见.1919.1.1.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344.

[3]同上:349.

上一篇:运用语篇宏观结构分析方式分析高考深层推理类... 下一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失业与纽约市犯罪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