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策略

时间:2022-09-02 03:21:27

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朗读 课文 指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76-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理解,也是发现,更是小学语文最为重要的教学手法。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坚持以读为本,为学生搭建多种语言实践平台,让学生把书读懂、读透,并在朗读实践中积累语言、内化语言,从而运用语言,让朗读带领学生叩开语文学习的大门。

一、感悟文本,让朗读有滋有味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而是通过深入地朗读,咀嚼、品味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才能实现。因此,引导学生有效地朗读可以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悟的目的。学生只有体验到了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情感,朗读才能有滋有味。

一篇文章的关键词或一段文字,往往蕴涵着深刻的意义,教师要抓住文中的这些关键字眼,让学生仔细品味,认真咀嚼,感悟其中的精妙之处。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文《两只鸟蛋》时,教师可以抓住关键词“焦急不安”引导学生进行品读。首先让学生找出描写鸟妈妈难过、伤心的词语――焦急不安,然后请学生朗读这个词语,同时要求学生带着焦急不安的心情,学着鸟妈妈的样子边读边寻找鸟宝宝。这样,学生在理解关键词意思的基础上收获的感悟更为深刻,朗读的效果也就更明显了。

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语言特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文中的关键句子来理解文本的内涵,进而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比如教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课文《浅水区里的小鱼》时,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句子“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从而体会小鱼数量的庞大;教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课文《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时,抓住关键句子“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进行层层深入地朗读,从而体会小男孩矛盾的心理,读出小男孩的懂事,凸显朗读的意义。

二、情境体验,让朗读凸显真性情

在情境中朗读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学中,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近的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朗读自然也能读出真情实感。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课文《太阳是大家的》时,如何让学生读出对太阳的赞美呢?教师首先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渲染场景:让学生假设自己是一朵鲜花在阳光下尽情地绽放,或是一棵小树茁壮地成长,或是一条小鱼在阳光下自由地嬉戏,在这样的情境下,你最想对太阳说什么呢?通过鲜花、小树、小鱼与太阳的情境对话,学生的感受变得更深刻,发自内心的朗读就会更强烈,在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也就更真实、更自然。

在教学中,教师善于用语言对课文中的情境加以描述,能把学生带入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中,使情境呈现的形象更为鲜明。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时,用情感丰富的语言描述了妈妈工作的辛苦:妈妈为了这个家,每天辛劳地工作。每天毫无怨言地照顾爸爸,干家务活儿,夜晚,还要帮我缝补衣服。妈妈累弯了腰,但她从来没有说过累和苦,只是有时候会偷偷地抹眼泪。听了教师对文中妈妈的辛苦的描述后,学生再来朗读课文,朗读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评价点拨,让朗读生发精彩

在朗读指导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评价和点拨对学生的朗读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评价方法既要巧妙,又要呈现多样化。如教学《两只鸟蛋》一课时,当学生朗读句子“我小心地捧着鸟蛋,连忙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时,教师除了用言语进行点评,还可以在言语、微笑、眼神等方面给予学生巧妙、多样的评价,以此表示对学生朗读的肯定和赞扬,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愉悦地投入学习。教师在评价时还要融入课堂情境,利用变换评价对象的方式多角度地进行趣味性的评价。如教学课文《风娃娃》时,可以从“风妈妈”的角度进行评价,把评价对象当作“风妈妈”,如:“你们真是欢乐的风娃娃!”而在教学课文《丑小鸭》时,可以把评价对象当作“鸭妈妈”,还可以把评价对象当作“丑小鸭”。变换评价对象,让学生尝试把评价对象当成自己,这对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积极的作用,朗读时更能叩击学生的心灵。

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通过理解文本关键词句,在一定的情境体验中进行朗读,并从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获得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以及审美的乐趣。(责编 杨 春)

上一篇:开展幼儿趣味数学教学四法 下一篇:一个关于速度差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