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成败马志平

时间:2022-09-02 01:21:55

资本成败马志平

资本游戏的失败使熊猫手机王国土崩瓦解

3月14日,南京熊猫公告,其在熊猫移动51%的权益和另一家子公司南京熊猫通信发展有限公司95%的股权已被评估价值1.2亿元强制执行给南京唯特以偿还所欠债务,强制执行后南京熊猫与熊猫移动之间将不存在任何关系。熊猫梦断手机王国。

大厦倾颓,聚光灯打在了与熊猫手机大厦的建造与倒掉相始终的核心人物马志平身上。现在断言这位熊猫移动的前总裁究竟如某些人所言,是想用资本手段捞一票,搞挎了南京熊猫手机的坏人,还是试图在资本运作的更高层面上谋求产业跨越式发展,最终被不可抗拒的外力压倒的希腊悲剧式英雄尚为时过早,层层迷雾散去之前,不妨重新审视马志平其人其事。

说起马志平和熊猫移动,很多人都会将他和连续两年的央视广告“标王”联系在一起。马志平曾经有过太多的光环:以民营企业家的身份介入江苏省“五十强”第二位的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熊猫”),当年就使熊猫手机销售量突飞猛进至国产手机销量排行榜的第五位;间接控股的南京合纵在2004年顺利收购科健集团99%的股权,从而间接控制了上市公司中科健A 29.01%的股份;自创上海易美公司,借助熊猫移动的能力进行生产,并贴上了自有的“熊猫易美”的品牌,可以说达到了事业的顶峰。

这一切都随着上海易美资金链的断裂而在瞬间灰飞烟灭。2004年12月,由于上海易美的股权转让事件,爆出了其存在经营不善,欠下南京熊猫1.6亿元的应收账款可能无法收回的消息。之后,事态发展急转直下,上海易美的关联方,即马志平自己一手打造的江苏天创和南京熊猫之间也披露出存在5.9亿元的应收账款和6.88亿元的其他应收款,还有熊猫移动在信息并未披露的情况下,擅自为自己的股东江苏天创提供4.2亿元的贷款担保。这些加在一起,南京熊猫方面将面临18.8亿的巨额应收账款。

不可否认马志平是一个资本运作的高手,可资本市场最简单的游戏规则也明白无误 :在这个游戏中继续生存下去不是靠雄心壮志,而是在平静的表面背后真正的实力。实力可以来自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销售水平,同样也可以来自雄厚的资本。据此,,在资本游戏开始之初,马志平就已经注定了他悲剧的结局。

马志平其人

马志平的起家是在1993年与人联合创办长恒实业,之前他只是南京市六合县邮电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他依靠销售手机掘到第一桶金,在公司创建时即出资8000万元,获得了对于公司51%的控股权。

到1994年,马志平开始经营手机销售业务,在南京与人合作成立了一家手机销售公司――南京捷迅移动通讯有限公司,专门销售摩托罗拉手机。在这期间,他不断壮大自己的资金实力,同时也为后面进一步拓展手机销售业务积累了广泛的渠道。对手机销售已经颇有心得的马志平,能力和抱负早已经超越了仅仅作为一个分销商的角色了。

1999年是马志平事业的转折年,在那一年他与妻子共同出资1.1亿元成立江苏天创,负责科健手机在江苏的总。江苏天创在江苏及周边各省有数百家专营店和专销柜台,一度曾占中科健全国销售额的50%,在手机市场上具有庞大的销售网络体系。

可以说,这一时期马志平的市场开拓,步伐走得还是相当稳健的,虽然他已经开始流露出对于只销售手机却无法控制手机生产的不满了。

和南京熊猫的“恩怨情仇”

2002年,南京熊猫的原合作伙伴爱立信(爱立信与南京熊猫合资成立南京爱立信熊猫移动终端有限公司,即EPC)另择配偶与索尼合资并计划制造手机,而熊猫手机的销售一直是借助爱立信的销售网络,自己很少做市场投入。爱立信此举使本就没有自己营销渠道的南京熊猫顿时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境地。

马志平和他的江苏天创不失时机地出现在了南京熊猫的面前。客观地说,此时遇到马志平的南京熊猫还应当说是幸运的,毕竟在最危急的关头,马志平挺身而出拉了熊猫手机一把,而挽救的方式,正是马志平早已谙熟于胸的―资本运作带动经营层面上的合作。南京熊猫与江苏天创合股成立南京熊猫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熊猫移动”),其中南京熊猫控股51%,天创集团投资3000万持股49%,南京熊猫将原有的手机生产和销售业务剥离到熊猫移动,马志平出任熊猫移动的总经理。

在熊猫移动最初的岁月里,马志平将他的销售能力和已有的手机经销渠道发挥得淋漓尽致。2003年,熊猫手机的销售从一个相当小的市场份额一跃窜升至国产手机销售量的第五位,成为母公司南京熊猫的重要利润来源。

或许南京熊猫方面还是低估了马志平的野心,几乎是在2002年马志平与南京熊猫合资成立熊猫移动的同时,他还在上海另外注册成立了一家上海易美通信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易美”),其中上海科技控股的南京宽频科技有限公司以50.12%的股份控股上海易美,而马志平和上海易美的总经理吴志建各持有上海易美24.94%的股权。

在那以后的日子里,上海易美慢慢成了南京熊猫挥之不去的梦魇。在马志平的幕后操纵下,上海易美借助熊猫移动的能力生产手机,易美生产的手机贴牌“熊猫易美”,而对外宣称“熊猫易美”是熊猫手机的一个子品牌,交由上海易美包销。可在实质上,却是上海易美借助熊猫手机已形成的品牌影响力为自己获取利润,而熊猫移动一方面默默地承受着这种“准关联交易”给自己的销售带来的损失,一方面还在为“熊猫易美”手机提供各种售后服务,继续维护着自己的品牌。

可是马志平的目标并不仅限于此。2004年年初,马志平通过其控股的长恒实业的子公司南京合纵集团收购了科健集团99%的股权,并得到了国资委的批准。在此基础上,马志平间接控制了上市公司中科健A 29.01%的股份。中科健在深圳拥有多个研发机构,马志平因此便获得了科健集团在手机研发和产品链上、中游的资源。在这一连串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背后,马志平的目的终于凸现出来了,也正如他的助理花永清曾经说过的那样:“马总有自己的打算,从手机的研发、生产到销售都要拥有。”

游戏背后的故事

和中航油豪赌石油期货不同,南京熊猫巨额应收账款的形成绝不是在一夜之间。根据已有的公开资料,2002年,南方建材幕后庄家袁承安说服马志平拿出2亿元资金进行股票投资合作,从此马志平开始陷入一个资本市场的无底黑洞,2004年8月南方建材崩盘,袁承安潜逃国外。

和四川长虹不同,南京熊猫的应收账款不是低于成本价倾销所带来的恶果。2002年是马志平春风得意的一年,同时也是国内手机市场异常繁荣的一年。当年生产和销售手机的厂商的收益都非常出色,马志平也不例外。在此之后的两年,国内手机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无论外资还是国产手机都试图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但是由于手机具有高附加值,这些厂商仍能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润。可唯独马志平的资金链断了,而且引发了这一连串的震荡。在这风起云涌的表面下,到底还隐藏着些什么呢?由于马志平个人持股或者控股的公司都不是上市公司,不能从公开披露的渠道获得信息。可是如果简单地解析一下披露的财务数据,便也不难发现其中的玄机。

在了解过马志平的资本游戏之后,可能都会对马志平的发家史形成深刻印象。马志平原来只是南京市六合县邮电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靠销售手机掘得的第一桶金。当他在1993年第一次与人合资成立长恒实业的时候,已经能够出资 8000万元。相比之下,陈天桥在1999年创业的时候手里只攥着50万元!接下去,1999年,马志平夫妻共同创立江苏天创,注册资本已经达到了1.1亿元,而这个江苏天创,正是日后欠下南京熊猫将近12亿元的关联企业。

上一篇:实践检验真理 下一篇:经济学的审美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