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年里过腊八

时间:2022-09-02 07:36:09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时候,由于兄妹多、劳力少,常常吃不饱肚皮。因此,我便盼望腊月,盼望腊八节。因为,腊八到,大年就到。大年一来到,就可以放开肚皮吃上几天饱饭了。

在我的记忆里,腊八节是一个很神秘的节日。一进入腊月,母亲就开始准备腊八粥了。母亲把缸底的谷子用刷子细细地扫了,倒在盆里。然后在碓窝儿里槌过,再用筛子细细地一筛,原来金黄的谷子便脱了皮,露出了白嫩嫩的肌肤,让人眼馋。最后就是砸杏仁,晒红枣,洗萝卜。等这一切做完,腊八节就到了。

中午,冬日的阳光正暖。灶房里,一大锅香喷喷的腊八粥就煮好了。腊八粥里有白米,有红枣,有杏仁,有白萝卜丝、红萝卜丝,还有红薯粉条。如果遇到生产队杀猪分猪肉,还可以吃到小得用肉眼看不见的猪肉丝。兄妹们拿着碗,围在锅台边,馋得直流口水。可是,母亲不让吃,因为要先祭祀,祭过百果仙子才可以吃。

母亲一手端着一碗腊八粥,一手拿着斧子,来到院子中间的老枣树下。先用斧子在枣树上轻轻地砍三下,再在上面涂上腊八粥,然后用红布条包好。母亲一边做,一边反反复复地念叨:“砍一砍,压一压,来年结得疙瘩瘩!”等红布条包好,兄妹们便开始抢着盛饭,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那个香味儿,现在想起来还回味无穷。

家乡的这一习俗传说与孟姜女有关。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抓去修长城,腊八粥这天,范喜良和民工们无粮下锅。大家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当妻子孟姜女送粮赶到长城脚下的时候,范喜良已经饿死了。孟姜女哭长城,把长城哭倒了,自己与范喜良化为两棵枣树。这就是为啥腊八粥要祭祀百果仙子的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离开了故乡。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城里。每年腊八节,妻子也要做腊八粥。妻子做的腊八粥比母亲做的腊八粥内容要丰富得多,可是吃着妻子做的腊八粥,却怎么也吃不出童年腊八粥的味道。仔细想想,原来是没有了故乡的民俗味道。

唉,何时再能回故乡,何时再能在民俗年里过腊八?

(摘自2014年1月8日《榆林日报》)

上一篇:镉胁迫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下一篇:节日节气·冬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