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商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探讨

时间:2022-09-02 04:51:01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商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探讨

摘要:为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电子商务应用型高职人才,本文以工作任务为依据,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商务信息检索》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子商务 商务信息检索 教学设计

1 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目前存在的问题

《信息检索》是一门“授之以渔”的方法和技能课,时代性强。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能力作为现代人发展的基本要求而被强化,国家教育部和原国家教委在1984年、1985年和1992年分别下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意见》等三份指导性文件强调信息教育。很多本科院校已将信息检索与外语、计算机一起作为公共基础课列为必修,课程体系的研究也较深入。但作为已占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笔者曾参加过一项关于“高职院校信息检索开设的调查”,发现高职院信息检索课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重视程度不够,目前还有很多的高职院尚未开设信息检索这门课。②大多数开设了这门课的,对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沿用本科信息检索课的教学体系,重点放在各种文献信息的获取上,与高职院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不符。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大同小异,甚至没有任何区别,不能体现不同专业学生信息需求的差异。④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没有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⑤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一般。⑥教材理论性较强。⑦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2 电子商务专业开设《商务信息检索》课的必要性

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是“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及创业能力为目标。“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利用电子信息做商务。所以,信息检索课可以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开设,因为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一方面掌握需求(客户)的信息,一方面掌握厂家(产品来源)的信息,然后匹配二者,最后成交,产生交易和利润。其它大都是程序和手段的工作。掌握需求和产品来源的信息是《商务信息检索》课的主要作用。商务信息检索及处理能力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框架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电子商务专业开设《商务信息检索》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针对电子商务专业职业能力的要求,本课程起信息能力培养的作用。②本课程为学生学习其他的专业课程起帮助作用。③提高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后的自主学习能力,即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3 适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商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内容探讨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商务信息检索》这门课程应体现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指导,与专业相融合”的特点,突破传统信息检索课课程内容对任何专业都没有差异性的缺陷。应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的职业面向,分析及职业能力,确定该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中的地位,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体现到课程中,以此来确定《商务信息检索》课程的定位、目标及教学设计及教学内容。

3.1 课程定位与目标 ①课程定位:在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商务信息检索》课程属于职业基础技能课,其实用性、综合性并重,兼有专业课与实践课双重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商务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②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信息意识,提高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能,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研究中具备独立获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巩固和强化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任务识别、设计信息查找策略以及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分析评价能力、信息综合和运用能力等作为培养学生的重点,让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掌握信息,特别是对专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利用,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设计思路 《商务信息检索》的教学设计应运用“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以职业素养的培养为导向,模拟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场景,以实际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鲜明特点,可以专业项目、案例、任务等为载体进行教学场景设计,发挥《商务信息检索》课程在提高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中的突出作用。

①以实际工作任务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分析电子商务专业职业面向的岗位人员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选取教学内容。②场景导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景,如工作场景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案例教学。根据具体的项目,将项目划分为不同的能力模块,对能力模块进行案例分析,并且使每个案例与能力模块相对应,进而实施教学。④项目驱动。根据相应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情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案例相应的各项子技能进行分析,利用项目驱动,进而掌握各项子技能以及该案例对应的综合技能。所有项目的重点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通过具体的项目锻炼学生的能力。

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所要检索的信息源。学生在实际的工作项目驱动下,开始学习,所有项目都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练就能力。

3.3 教学内容 在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面向信息化企业相关领域的一线岗位,培养掌握经济贸易、营销推广和管理等现代商务知识,具备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专业技能,从事电子商务运营和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的职业面向主要有企业网络营销业务员/助理岗位、新型网络服务商的内容服务岗位、企业电子商务综合管理岗位、电子商务创业。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应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分析与本课程相关的核心工作技能,针对学生毕业后在求职、实际工作、创业时所需要使用到的信息,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同时,在设计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应用性和实践性是重点,以过程为导向,教学主线沿用“信息意识力―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利用能力”, 基础理论的学习主要以够用为度,不断提升学生应用技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通过采用案例导入,任务驱动,进而做到一讲一练,进而满足高职学生的要求。

3.4 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应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主体性学习基本原则。

①采用在线教学和网上教学平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多媒体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在线实时讲解的方式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计算机信息检索部分进行处理,进而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和动态的、真实的网上数据库检索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在平台上互动起来。②采用任务教学法。该方法是在课程开始不久后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定题目,然后随着课程进度运用各种资源查找相关文献,并将这些文献编成评价性的专题报告。这种报告可引导对此专题(任务)感兴趣的学生深入查检文献,通过课题检索实习方法,对学生的任务识别、知识创新、信息查找、综合分析和使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③建立团队学习方式。在专题和个案实战练习中,有指导地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即按爱好兴趣4-5人一组,每组同学分配一个检索专题,要求使用多种文献、数据库处理该题),以培养学生适应团队合作的精神,通过集思广益,互帮互学,也有利于学生整合和用活其它课程的知识,加深对信息检索理论知识与技巧的掌握。④建立多层次教学辅导渠道。学生们在使用网络资源或其它检索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寻求及时的帮助,包括:使用在线咨询,在线咨询是咨询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咨询服务及时代性的体现;由教师定期定时回答,检索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设置留言板,在实际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留言板上进行留言;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电子邮箱建立超级链接,将学生不方便提出的意见,通过点击即可给教师发送电子邮件,也可以通过电话随时联系教师和咨询人员;当图书馆订购新的数据库或者改变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时,通过设置公告栏,在公告栏及时它的使用范围与使用方法;通过建立数据库使用指南,方便在检索过程中随时进行参考,使用指南按照数据库的不同检索方式分别列出检索步骤,列出其常用算符,尤其适合数据库初次使用。

参考文献:

[1]俞林军.电子商务专业《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探讨[J].湖南农机,2010(3).

[2]吴红光等.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体系构建[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4).

[3]陈炎龙,邵丽红.农林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1(5).

上一篇: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下一篇:浅议管理类公共课程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