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初探

时间:2022-09-01 11:51:47

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初探

当今社会各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成败常常取决于团队是否同心协力、精诚合作。可见,学会与人合作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素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重任。结合目前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现象之一】合作学习内容空泛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若既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兴趣和需要,也不考虑合作学习的特点,往往导致学生对任务缺乏兴趣和准备,合作学习积极性不强,有时合作学习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有时合作学习的内容偏难,学生又不易讨论出所以然。陈述性知识原本只需讲解就可以让学生获得的,如负数的含义、比的概念等,有些教师却要花时间、费力气,让小组反复讨论和交流。 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问题,反而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挫伤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浇灭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热情,有悖于合作学习之本意。

策略:精心设计合作议题,把握合作契机

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探究价值。一般来说,出现新知识,需要找出新的解决方法,可以让学生合作探讨;遇到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个人解决有一定难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有争议且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讨论,在辩论中求真。这样才能使小组展开讨论时有方向、有目标,不至于在拿到议题后没有可切入的点而造成学生看着议题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在数学课中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不是运用在整个系统当中,它常常和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比如教师的讲解、示范、概括,以及学生的独立学习等相结合起来。因此,在什么情况下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我在了解了学生对长方形已有的认识后,提出合作议题:“长方形有哪些特征?组长要协调分工,让小组中的成员用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去探索其特征,并组内整理,最后由汇报员汇报交流。”这样既让每个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发展了合作的能力。只有依据本节课的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时机,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现象之二】合作习惯不佳,缺乏科学指导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有的学生中总是侃侃而谈、神采飞扬,其他学生则是洗耳恭听,从来不会质疑;有的学生默不作声,不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不关心合作的内容和进度,自己想着自己的事;有的小组看似讨论得很热烈,但是没有围绕主题,没有解决问题;有的小组发言时一张口就是“我认为”、“我发现了”、“我觉得应该这样做”……学生的发言只代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合作小组的。有的教师在讲台边走来走去等待着评判学生合作学习成果,有的教师在抓紧时间看教案或思考下一环节的内容,把自己置身于合作学习之外,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状况没能及时指导,成为合作学习的“局外人”。

策略:培养合作技巧,养成合作习惯

在合作学习中,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教师除了是合作学习的引导者还要做到:

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教师要让习惯于吃“大锅饭”的学生独立思考,要注意指导思考方法,扶放结合,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小组讨论时,由小组长指定学生轮流发言,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轮流发言(可指定学困生先发言),力求有理有据,要让每个成员都参与交流,提高弱势群体的参与意识。

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合作小组成员必须认真而仔细地听清教师的提问,听懂小组的分工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发言的重点,不随意打断或插嘴,既要听得了褒扬之词,又要听得进逆耳之言,克服浮躁之气。

鼓励学生学会相处。在组织小组竞赛活动时,使学生明白只有人人参与、团结协助,才能取得良好成绩。教师要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人感到轻松和愉悦,产生好学、乐学的动力,使学生意识到每个小组成员都是一个荣辱与共的群体。

【现象之三】重结果轻过程,缺乏合理评价

在合作学习的集体反馈环节,教师往往只求问题的答案,不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满足于预定问题的解决,不鼓励新问题的提出;只限定于一个答案,不接纳问题的多解性;只夸小组的代言人,不表扬集体智慧的结晶;只要求集体之结论,未检验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策略: 合作学习的科学合理评定

心理学家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教师的鼓励和科学的评价能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还要做到两个“重视”: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当小组代表发言精彩时,同组员也应受到嘉奖;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了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也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和探讨深度的评价。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大胆尝试合作学习,在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上多思考、多探索,要引导学生高度参与、主动参与、实质性参与、全面参与和全过程参与,这样,我们的教学改革才能锦上添花。

上一篇:仿写是作文教学的阶梯 下一篇:培养反思习惯 提高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