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教师教学素质的探究

时间:2022-09-01 10:58:02

对提高教师教学素质的探究

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师的素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力前提,每个老师的知识水平本身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教学效果却又很大的差异,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老师有的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个好老师,甚至是名师,而另一部分老师不仅没有什么成绩反而面临着下岗,着其中的原因何在呢?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教学方法的不同,下满本文将提出有关几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教师素质;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最有力的保障。课堂教学顺利而有效地开展,离不开课堂管理,离不开课堂纪律,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双边关系。课堂教学,管理是前提。我做过一个调查,沈阳的部分中小学名师,大多都是沈师毕业的,甚至是教科院走出去的,大多数人会问中小学注重的是学科知识而教育学的学生学的只是教育理论,为什么会成为名师呢?我觉得这其中就是教育学的学生在教学方法这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主要突出在哪里呢?那种主要研究学科知识的学生,比如物理,数学等专业的学生,他们以后做老师时会注重这门知识的钻研。学科知识是非常的扎实,却很难将自己的知识以很好的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说会知识但不会讲课。

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学生很可能存在学习观念不分类,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可以说学生的理想大多都是梦想是愿望。他们更不知道以后就业的压力等等,他们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因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重要。

怎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那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采取一种“小先生制”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学生之间能互帮互助完成的老师就不要管。这种“小先生制”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传导的,具体的内容就是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成为“小老师”要学生教学生,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切机会尝试做“小老师”,如自主预习,参与学习,质疑问题,选择内容参与评价等进而成为学习的小主人。这种“角色换位”的学习方式极大地调动的学生的兴趣。在与别人交流,竞争中不断地获取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收到很好的效率。

为了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教师就应该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第一要允许学生学习方式存在多样化,学习的有关理论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按同一种方式加工信息。第二就是“亲历”是学生获得对知识有效理解的途径,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每节课有所收获。只是个别学生的发现和演示并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让每个学生亲历学习过程。第三就是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面对知识时自己会主动回忆调动已有的认识结构并对新知识新构想能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探索,因此教师要创造一个让学生主动探究的氛围,使他们通过合作探究寻找到解决问题。同时还要融入到生活中去,因此学科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大胆猜测,讨论交流。

学生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玩心太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把游戏引入道课堂教学之中,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中去。第一点是教学进程要环环相扣,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是很难将一节课非常顺利的进行的,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时常会受到学校,家长或者学生的干扰,老师应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课前相好几个问题,如果状况出现了,就布置问题,让学生自己交流讨论,第二点是尽量减少过度时间,通过让学生为将要进行的过度做好准备。确立高效的过渡时期常规,以及明确划分各节课的界限,教师就可以减少潜在的混乱。第三点是让学生负起责任,为了帮助学生合理利用时间,教师必须清楚滴交代作业内容和要求,监督学生的进展情况,这些做法把学生的混淆状态降至最低,传递出学校功课很重要的这一信念。第四点是课堂教学:“一个都不能少”,画出每日时间表,标出不受打扰的时间段,除了时间表,还要找到学校的相关政策,查看堆离开教师去补落下的功课的学生的要求。

那怎么才能让课堂轻松而愉快呢?我想作为教师本身,应该勇敢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纪律不好,是不是有自身的原因,是不是因为自己讲的不够精彩,不够环环相扣,是不是自己的组织调控能力有所欠缺,是不是自己和学生沟通较少,是不是自己不经意间的言语伤害了学生。要追寻一个理想而高效的课堂还要与班主任多交流,或者教育的合力,营造良好的开课氛围,感受知识的美丽提出小目标耐心守望学生的进步。老师上课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好的学生经过表扬会表现更棒,调皮的学生经过提醒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经过多次提醒,会让他们有所改正。

当问题出现时较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直接回答,某些问题对部分同学是问题,对另一部分同学却不是问题,可以由同学们自己来解决,对于那些存在争议,当前还没有定论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教师边主持边引导。最终得出结论,有些问题如果不能马上回答,可以告诉学生暂时不能皆道,约定课后和下次课时解答,当然无论多么轻松愉快的课堂,最终都是离不开行为规范的,首先需要明确对学生行为的期望。在第一个孩子进教室前,就需要考虑自己希望学生们有怎样的行为,不但要确定学生们的一般行为规范,还要明确具体情况下你和学生要遵循的行为常规和程序,当你在思考自己的课堂规则时,要记住四条原则,第一,规则应该有道理有必要,第二,规则必须明确容易理解,第三,规则必须与授课目标一致,第四课堂规则要与校规一致,单是陈述了一般行为规范,并期望学生能够理解,记牢是不够的,还需要尽可能清楚地定义各个条款,讨论其基本原则,并举例说明。

以上就是个人借鉴前人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些不太成熟不太全面的换点有待加强和补充。(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小学课堂管理]西蒙.德鲁

[2][课堂教学与管理60问]沈斌 李益友

[3][聚焦小学课堂:反思与评价]冯新瑞

[4][新课程概念与小学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关文信

[5][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操作]关文信

[6][中小学创造性教学指导丛书]关文信

[7][研究性教学指南]邹尚智

[8][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周一贯

[9][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施]王坦

上一篇:从《朝野佥载》看唐人对武则天的评价 下一篇:浅谈调查报告写作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