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时间:2022-09-01 08:55:32

如何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摘要:只要老师有意识地、科学地、坚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掌握好课堂提问的度与量,教学效果一定会非常明显,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关键词:兴趣;方法;质疑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045-0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是每个教师都知道的教法原则,也由此可知,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古希腊人普罗塔戈说过:人的头脑不是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试想,如果学生的头脑是火把的时候,也应该是他的头脑充满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头脑充满问题,充满了研究解决问题的渴望,那么他的生命力也就充满了希望。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我们每一个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

但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针对一篇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情形不容乐观。在43名学生中,大部分学生读完课文后,没有提出任何问题。少数学生只是提出比较浅显的问题,其实只要认真阅读课文内容,便很容易找到答案。有一些同学只能针对自己不理解的几个词语提出问题。还有几个同学提出的问题完全跟课文内容没有关系,漫无边际摸不着头脑的问题。只有班里平时能够潜心阅读、对语言比较敏锐的几个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值得探讨的关键性问题。

细细分析原因,跟学生们没有认真阅读文章、用心思考有关系。更重要的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没有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为此,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提出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老师引导、规范。不过,这种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需要老师做许多细致的工作。笔者谈几点简单做法。

一、培养质疑兴趣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内在因素,激发学生求疑兴趣。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句话告诉我们,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就一篇文章而言,老师应该在精神上,热情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时间上,要留有余地,有自由思考、互相讨论时间。在方法上,要引而不发,拓展学生思路,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课堂出现不如意时,如果是学生没完没了、漫无边际地回答,就要肯定他的勇气,提出表扬,小心翼翼地保护他们的信心。要善于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对那些奇思怪想不要轻易否定,要进行正确、积极的鼓励与诱导。如果是无人应答,无动于衷,老师也不要着急,不要急于求成。要耐下心来,循循善诱,换个方法,或小组讨论,或同桌研究,给他们创造多动脑、动口的机会。

二、教会质疑方法

(一)针对课题质疑

课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有的蕴含着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如果能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质疑,不仅能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探索课文内容的积极性,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去探求知识。提示课题后,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提问方法的指导,围绕课题多提几个“为什么”、“怎么样”等这样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合并和删除,意思相同的问题就合并成一个问题,没有围绕课题提问或不合适的问题就删除。

(二)针对课文内容质疑

1.抓住重点词语质疑。《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语文教学必须去掉以往教学中出现的老师带着自己的理解苦教,学生背着老师的指挥苦学。语文教学要改革、要超越,课堂上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他们通过阅读、质疑、解疑,从而获得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直至达到高层次的阅读鉴赏。在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质疑。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在内容表达方面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老师要在深挖教材、精心备课的前提下,熟悉课文内容,在课堂上胸有成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提问,并且进行认真分析,体会文章主要内容。

2.抓住关键内容质疑。课文中的关键内容,是开启通往理解课文的一把钥匙,起着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抓住内容的关键处质疑,那么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内容关键处,一般指能够点明文章中心的语句、在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文中鲜明对比的语句、让人感觉矛盾的语句、意思比较含蓄的语句、思路反常的语句等。文章的体裁不一样,内容不一样,内容关键处也肯定不一样。这就要靠老师对教材的深刻把握,对课堂的熟练驾驭,对学生的善诱引导。

(三)针对课后内容质疑

笔者觉得,一篇课文学完了,但质疑并没有结束,还应该针对课后内容进行质疑。课后内容包括对课文内容的总结归纳以及板书设计。这种课后质疑可以启发学生联想,组成知识网络,形成知识迁移,又发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将获取的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

当然,质疑无处不在,除了以上几点,还可以围绕课文中的插图、特殊标点等内容进行质疑,还可以对课外知识随时质疑。《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老师要注重问题性,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习也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会提出问题,就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只要老师有意识地、科学地、坚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掌握好课堂提问的度与量,教学效果一定会非常明显,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上一篇: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下一篇: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