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活动的魅力

时间:2022-08-31 11:07:29

数学课堂活动的魅力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但在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而低年级学生年纪小,对抽象的东西不容易接受,为了不使学生产生厌烦感,愿意学,乐意学,确保数学教学顺利进行,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通过活动,学生在愉快中学习了数学知识,在愉快中培养了学生的各种技能。这些活动有如下几个形式。

一、 教具演示活动,体现数学课堂活动的魅力

小学一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但好奇心强,且注意力不够集中,他们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等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能引起他们的强烈的注意和很大的兴趣,为了把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有效的集中到学习知识方面来,在课堂中,利用形象,生动,的教具,引导他们从大量的感性认识,逐步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例如: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利用摆小棒的活动来演示进位加法的算理,先出示37支小棒,再出示2支小棒,问学生:现在有几支小棒,学生便会意的说出是用加法(37+2=39)。然后把2支小棒换成5支,问学生,现在又是几支,由于从不进位“37+2”引入,强调先算个位,因此,学生也想到把7和5合起来和是12,那么,个位满十怎么办呢?这时分4人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里,通过摆小棒,知道把10支捆成一捆,和原来的3捆加在一起,这样学生就能清楚的看出,先加个位上的数,得出结果再跟整十数相加,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低年级的学生表现欲望很强,很喜欢到讲台前摸一摸、摆一摆、演一演、根据这一特点,拨珠、摆图形等都可以让学生来演示,如:在教学要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概念的时候,先让学生先分小组摆图形,做到人人参与,比较出谁跟谁比,谁大,谁小,再让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摆一摆,说一说,为以后学习这类应用题打好基础,又如:认识图形,先让学生分组拿出自己准备的物体,摸一摸长方形、正方形、圆柱体和球等物体,再讲出这些物体的特点。

二、实际操作活动,现数学课堂活动的魅力。

记得一位老师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现代教学论也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其实,操作活动就能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来发现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产生急于解决问题的迫切心情,是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积极活跃的有效方法。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例题:“25+38”,在教学前让学生准备63根小棒,要求十根一捆,课堂上让学生用小棒先摆25根,即两捆对起整捆,单根对起单根摆,接着让学生想一想,从什么位加起?5根加8根和起来满十了怎么办?应该怎样摆?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这样做一方面使所学到的知识比较牢固,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观察、分析活动,现数学课堂活动的魅力

学生在观察事物或图画时,往往被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所吸引,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却视而不见,对相似的事物观察不精确,易于混淆,这就直接影响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与掌握。例如:教学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时候,为更好的让学生掌握计算地方法,安排了两组题目:1、6+9,36+9,30+15;2、8+2,40+10,48+2。提问:每组题中的三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开始时,学生只注意表象数的相同及差异,于是我便引导学生想一想计算“36+9”时是怎样想的,这样一点拨,学生便发现第一、二题刚好是第三题的计算过程,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加强算式与算式,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比较,找出异同点。以提高分析能力。

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中,安排了两组题:1、54+3,54+9;2、5+23,5+27。让学生观察这四道题都是几位数加几位数?怎样计算又快又正确?接着引导学生观察:54+3,5+23这两道算式个位怎样相加?而54+9,5+27呢?那么,加数的十位与和的十位有什么变化?这样学生就能自然的揭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规律是“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十位要加1。”

四、游戏活动,体现数学课堂活动的魅力

一年级学生年纪小,在课堂上易于疲劳,精力容易分散,采用形式新颖、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习的兴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这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数学知识。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后,安排了一个游戏“摘苹果”,以巩固新知识,让学生当菜农,并戴上头饰,拿着一道算式在贴满苹果的苹果树上找对应的得数的苹果,其余学生当裁判,看看小果农有没有找对,这样学生能在愉快活动中巩固知识。其实,游戏活动还有很多很多,如:小猫钓鱼、找朋友等等。

教材中的一些练习题,只要稍加装饰,也会深受学生的欢迎的,如:判断题把它编成一个故事,“昨天聪明的小猪做了四道题,大家帮小猪检查检查,看看它有没有做对,做的不对的帮它改正。”这样学生就会很积极的,很感兴趣的去完成,但一年级的学生对固定不变的“老一套”容易产生厌烦,所以教学时要给学生新颖感,注意经常变换游戏。

在众多的游戏中,还有一种游戏叫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和小组夺红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是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而夺红旗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互相帮助的精神,对于渗透思想教育是很有利的,而且学习气氛也会随之高涨,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游戏的设计也要有思考性,设计一些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游戏,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总之,把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寓于愉快的活动中,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学的轻松,知识的掌握也比较牢固。

上一篇:创新与课堂 下一篇:巧用错误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