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中小零售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时间:2022-08-31 08:56:26

对中国中小零售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零售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随着中国零售市场的全面开放,各种形态的零售业陆续出现,有百货店、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网店等逐步向多元化发展。中国零售企业面对本土零售业和跨国零售业的双重竞争,只有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发挥本土特色优势,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措施,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建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中国零售业;发展战略;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

一、中国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高增长时代或将结束。21世纪以来,随着连锁经营模式的迅速兴起,零售业迎来了10多年的黄金发展期,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连锁百强企业2001年、2002年、2003年销售额增幅分别为65%、52%、45%,开创了零售业大发展,尤其是随后几年大卖场业态独领的阶段。分析10余年的百强数据,发现百强的增幅一直呈稳步减缓趋势。2004年到2008年的5年里,连锁百强企业的销售增幅分别为33%、32%、25%、21%和18%。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这一趋势就更为明显。2009年连锁百强增幅仅为13.5%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8%以上的增长后,也在逐渐减速,且一定程度上是政府调控甚至主动放慢的结果。应该说,当经济处于减速周期,行业发展的相应放缓也是必然。

(二)洗牌期间现抄底机会。随着经济的持续低迷,加上这一轮成本属硬性上涨、无回旋余地的特征,缺乏应对实力的中小企业恐怕这一次是在劫难逃。每一次行业出现危机时,也就意味着是其他企业的机遇。从这个角度看,零售业新一轮的并购与整合将会陆续上演。况且虽然较十年前有了明显改善,但零售业仍然非常分散,整合机遇一直都存在,且周期也会非常漫长。只要政策上没有限制,零售业向少数企业资源集中是必然趋势,这也有利于行业整合及效率提升。不过,前几次的洗牌都是大鱼吃小鱼,这一次很有可能上演小鱼吃大鱼的场景。不过,谁会成为这场刚刚拉开大幕的好戏中的主角呢?

(三)精细化正式显身手。2013年是精细化重新被零售业重视的一年。因为,当零售业高增长时代一去不返、低成本时代一去不返、人口红利时代一去不返,就到了直接拼刺刀、见真章的时候,也只有这时,精细化作用才是真正显现。而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益,通过后台提升利润,通过管理挖潜增效,将成为零售行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不二选择。在精细化管理方面,零售企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将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和盈利能力。其实,本土零售企业在商品经营能力和毛利率提升能力方面,与外资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这也是精细化的重点。

(四)我国零售业“跑马圈地”为主要方式的扩张已经进入尾声。零售网络资源的稀缺决定了并购将成为国内外零售巨头构建全国网络布局的手段,将通过收购、整合,快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我国零售企业如何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把握市场态势,实现突围。

二、中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国的零售数据经过反复的统计加工而越变越大,几家典型的连锁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约为统计数据的30%,另外的70%基本上是内部批发、加盟销售以及各种类型的重复计算或非同类业态合并计算的结果,这样的统计数据并不精确与真实。

第二,中国零售业通常在小规模时都能够集中精力做营销,一旦事业稍具规模,大多会把“抢地盘、占山头”看做第一要务,策略是先跃进再后补。实际上,越是跃进就越没有时间后补,所以,到最后必然无法自控,只能顺着自己发动的机器惯性继续狂热下去,直到能量自耗殆尽。

第三,受传统思想影响,中国企业都喜欢置地买房这类保值投资,但这很容易使企业失去商业机会。在经营顺利的时候,一切无碍,一旦经营失利,企业马上面临生死关头。如果零售商因经营不善或遇到突发事件而导致信用危机,无论多大多高多强的“零售大厦”都将在瞬时倒塌,供应商将是零售商的终结者,这就是零售业面临的危机,实际上也是供应链危机。有些零售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发放消费券,预收消费款,零售业因此而成了“亚金融产业”,因此零售业自身也存在“金融危机”。

第四,中国很多企业在创业时齐心协力,成功后反而四分五裂。很多中国零售业没有败给竞争对手,而是败给了自己。分裂使企业资源分散、力量变小、能量抵消、事业萎缩,这是中国零售业想回避也避不了的一道“生死坎”。

三、解决措施:

(一)规模化经营。目前,中国零售业的规模与发达国家零售业存在一定差距,而零售行业实现“低成本、高利润”运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施规模化经营。

(二)新型零售业态将进一步发展。大型综合超市、以食品为主的超市、专业店等新型零售业态将进一步发展,折扣店、无店铺销售等将悄然兴起。

(三)外资份额继续扩大。2004年消费品零售市场总量稳定增长,全年的零售总额达到53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2%。城乡间和区域间的结构差距继续扩大。2004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5573亿元,增长14.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377亿元,增长10.7%。

(四)技术颠覆零售创新。通过信息系统对人力资源的优化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将是一个选择。而通过专业的解决方案,零售企业的人力成本完全可以在当前基础上降低2%~8%,这已是一笔数目不小的净利。同时,电子价签、自助结账、RFID技术的全面应用将会加速普及,有些技术已经在一些卖场中出现,在卖场里进行技术上的全面创新也将会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五)实体零售未来可期。在电商如火如荼、大有取代传统零售的当下,实体零售商的未来让人担忧。因为电商不可能全面取代传统零售,电商自身也会从2013年开始的几年内,迎来洗牌整合期。谁能笑到最后尚未可知。同时,电商提供的仅是更便利的购物方式,目前来看无论从成本还是商品价格上都不占优势,而且绝对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最佳的购物体验,因此,能够在体验式消费上有所创新的实体零售企业将会在未来拥有较强的竞争力。惟一需要传统零售企业做好的,是坚守并坚持在卖场环境、体验消费、营销方式上的创新。

(六)第三次零售业浪潮中,对于消费者特性的理解和把握是零售业的核心价值所在。资本市场担心业态模式的持续性,但这并非关键,美国零售业的发展经验说明,业态模式变迁的实质是供给和需求双方面力量推动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发展。中国即将步入第三次浪潮,各业态都可以有所作为。中国在比发达国家更短的时间内实现了零售行业多业态模式的发展成熟,业态竞争表现的更为激烈。中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整体上看仍处于第二阶段,但也将逐步转向第三阶段转化,未来对于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关注、理解和满足是竞争的关键。

上一篇:自我和谐研究概述及现状分析 下一篇:论即兴舞蹈的特点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