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史教科书的比较

时间:2022-08-31 07:29:04

中美教育史教科书的比较

【摘 要】中美两国教育史教科书各自叙述着本国教育史的发展状况,两国由于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国家意识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等方面不同,教科书的编纂也会呈现诸多的不同,比方说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的视角;同时也不乏共同之处,如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等方面。通过比较、分析中美两国教育史教科书的优缺点或特点并希望能获得启发,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史学科的建设。

【关键词】中美 教育史 教科书 比较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035-02

中美两国在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国家意识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等方面呈现出了诸多的不同,反映到教科书方面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差异是绝对的,相对来说,也不乏相同之处。差异主要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的视角去分析;相同之处主要从研究对象的侧重点和研究目的或意义去阐释。笔者选取的教材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育史》,主编孙培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国教育— 一部历史档案》,作者是韦恩·厄本和杰宁斯·瓦格纳。

一 中美教育史教科书的差异表现

1.研究方法上的培养

《中国教育史》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采用阶级分析法来研究中国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展演变过程,把握教育同一定时期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关系,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经验、教训及特点,探求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唯物史观方法论为指导,有助于了解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的源流,有助于树立唯物辩证的教育发展观。采用阶级分析法来研究,有助于解释诸多教育现象的差异性,使读者更直接、更方便地了解对立的教育思想或教育制度。这种研究方法的缺陷是过分注重差异性而忽略教育事物彼此之间的联系和相同之处,阶级分析法甚至会出现关于利益争夺的片面分析,被误认为只为了维护某一阶层的利益。

在阶级的框架内研究教育史,教育史就成为了具有阶级性与党性的一门科学,是一部教育的阶级斗争史,用阶级的观点分析阶级社会各阶段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阶级分析法其本质是一种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分析法,从阶级关系中来寻求每个历史时期的各种带有阶级色彩的教育现象。例如,在《中国教育史》中,一些二元对立的专用名词贯穿始终,如奴隶与奴隶主的教育;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教育;封建地主与农民的教育,这些词都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与色彩,一方面,这种旗帜鲜明的分类法能够很好地解释其差异性,另一方面,往往也会抹杀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共同之处。

在《美国教育— 一部历史档案》这本教材中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倾向于跨学科的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包括与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结合在一起的跨学科研究倾向。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使研究跨出了单一学科研究的局限,研究领域更加丰富、立体,视野也会越来越宽阔。因此这本教材在坚持以教育为基本主线的前提下,展现了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民主派、共和派、保守派、自由派关于教育的斗争,宗教,普通民众对教育的态度,公私立学校的发展,教育法案的颁布等。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能够给读者呈现一系列立体丰富的教育事件,使美国教育史的教材研究得到逐步的深化与拓展,将各种纷繁复杂的各种学科纳入到教育史的研究领域,使教材的内容更充实,角度更加的多样化,研究范式更加的宽泛,研究结果更具有思想性和灵魂性。例如,作者在分析19世纪公立学校这一重要的教育制度史时,并没有仅仅从教育这一领域去分析它的产生发展,而是把它放到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去,充分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来多层次多交叉地分析这一教育制度。既有运用生态学对公立学校产生进行的相关论述,有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它产生的影响,也有从历史学的角度追踪这一教育事件产生的历史根源,更有用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公立学校的态度,真是一部丰富多彩的教育百科全书。

2.研究内容的视角

研究内容的视角,即作者在阐述教材时所运用的角度或出发点。视角、角度不同,阐述的内容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纵观《中国教育史》这本教材,作者的研究视角可概括为注重宏观和精英的描写。所谓宏观主要是指作者在编写本教育史教材时,注重从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两大方面去整体把握中国教育史,在每一朝代的教育史实几乎都涉及到这两大板块。教育制度主要可分为历朝历代的取士制度、文教政策等。所谓精英主要指教育思想这方面,即注重对中国传统精英人物,上层政治人物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的大肆渲染或歌功颂德,很少关注底层人民的教育思想的描述。

举例说明宏观和精英的特点:从春秋战国开始,作者就主要概括了这一时期的主要教育制度是学在官府或学术官守。后来则是王室衰落,学术下移,私学兴起;教育思想的精英代表人物以儒家学派为代表,主要包括孔子、孟子、荀子等精英人物。教材着重对他们的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进行了具体论述。先秦汉代时期的文教政策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育代表人物当然就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精英人物董仲舒,文章主要以他为例,介绍了该时期的教育思想。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是重振儒术,兼容佛道;教育代表人物是上层精英人物韩愈;取士制度主要是科举取士,并且这一取士制度一直被宋、明、清沿用。

纵观《美国教育— 一部历史档案》这本教育史教材,其研究视角可概括为从宏观到微观的过渡;从精英到普通民众的过渡。所谓宏观到微观的过渡,是说美国版本的教材在坚持某些宏观联邦或州教育方针或教育法案的指引下,更加注重对某一历史时期教育事件的细节把握,不注重从教育制度这样宏观的角度去构思教材的脉络,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从精英到普通民众的过渡,是说美国教材既有对富兰克林、杜威、霍勒斯·曼例等这些精英人物的教育观的描述,同时也不缺乏对下层普通民众教育主张的概括和提倡。例如,作者在阐述19世纪时期的教育史实时,并没有向中国教材那样以宏观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贯穿始终,而是对这一时期的教育内容的把握以具体的公立学校为研究对象,注重社会各阶层对这类学校产生的态度如何包括富人阶层、工人阶层、黑人阶层、宗教阶层、政党阶层等。每一派都有自己的教育主张,这也构成了该时期的教育内容;在20世纪的教育内容,作者以现代学校系统的建立为研究对象,以某一学区的大学管理权的转变来系统论述该时期是如何建立现代学校系统,并且通过教师与校长的对话来反映人们对这种现代学校系统的看法的。这既包括精英人物的教育主张,也包括下层民众和普通教师对学校系统的态度。

二 中美教育史教科书相同之处的表现

中美两国教育史教材的差异是绝对的,但通过比较,相对而言,也不乏一些共通之处。

1.研究对象

中美两国虽然由于各自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等方面的诸多不同,使得教育史教材的编写呈现出了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和联系之处,比方说,对研究对象的共同关注,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中美两国教育史从某一个方面来说就是两国各自的学校教育的发展演变史,无论是对于公立学校、私立学校而言,分别有各自的体系,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们的产生与发展无疑都对那个时代的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至今。比方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的研究,对丰富我国的教育体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美国私立学校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包括对于今天常春藤私立大学的发展也是举足轻重的。

2.研究意义

无论是对于社会主义的中国而言,还是资本主义的美国而言,教育史的研究意义具有相同之处。教育史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源泉,没有人类教育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没有教育家几千年抑或几百年教育理论思维的丰富材料,要创造高水平的教育科学是难以想象的。

《中国教育史》的编者认为,只有学习我国的教育历史,了解中国教育的昨天和前天,才能为建设教育科学提供有益的历史经验。美国编者在前言就研究的意义说道:“要改变美国教育科学和教育学科的薄弱环节就必须从史入手,不了解教育史的人,必将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 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教育史》的研究注重对宏观精英人物的考察研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指导,采用阶级分析法,有助于分析教育系统中的差异与对立,然而却割裂了事物之间联系的本性,忽视了教育事件中的继承性和发展性,造成研究视野的狭小;美国教育史则突破了精英和宏观层面的研究,注重向微观和下层阶级的过渡,并且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但缺乏对教育史整体框架的搭建,结构模糊,不益于学生的整体把握。因此,本文中所选择的中美两国教育史教材各有利弊,各有特点,应当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美〕韦恩·厄本、杰宁斯·瓦格纳.美国教育— 一部历史档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杨耕、王丽云.危机中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上一篇:基于Vague集的结构化查询语言研究 下一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