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

时间:2022-07-21 10:53:39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一种基于学生的发展的理想化的教学设计思想,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复杂性、多元化,决定了在教学中难免产生很多的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教学生活化 优势 不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231-01

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呈现的优势

实施生活化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形式的一项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有些班级实施了,有些班级没有实施,对开展生活化课堂教学形式的班级里的学生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呈现的优势是这种教学形式打造了不同于以往的常规偏理论的教学形式,而是学生感兴趣的似现实生活的课堂教学形式,国际著名教育专家斯普朗格说过:学校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传授学生的知识或者是让学生接受已有的经验。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开启他沉睡的自我意识,挖掘感召人们的生命感、潜藏的创造力、自我价值感。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堂的教育目的也正是如此。这种生活化的课堂的正确理解应为“模拟生活情景的课堂”。这种生活化的课堂的教学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课堂上创设了与课题的内容相关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充分的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得到启迪。二是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热烈,师生对话交流充分,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间情感沟通和谐流畅。这样的课堂大大改变了以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在学生心目中呆板的教学形式,这种丰富活跃的生活化课堂

我们称其为类生活课堂, 在教学中我们为了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能和社会现实生活真正的融为一体,也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喜爱程度,了解在学生心中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怎样的形式,还原学生心中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理想课堂,以及有效地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课题研究,教师组织起来,对学生进行有关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走访,调查50名学生,让受访者回答以下问题:(1)你喜欢上品德与社会课吗?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结果是:1问中有89%的学生更喜欢上品德与社会课, 原因是上品德与社会课有趣,上品德与社会课有用;82%的学生喜欢上品德与社会课,因为觉得上品德与社会课很有趣。由此可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化教学,已变得吸引学生了。(2)你喜欢上什么形式的品德与社会课?老师讲我们听?老师组织我们一起搞活动?结果是96%的学生所喜欢的上课模式是老师组织学生一起搞活动,可见学生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能更好的学习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3)你喜欢现在老师的授课方式吗?100%的学生喜欢现在的老师的授课方式,因为课堂教学形式是生活化课堂教学形式,可见,生活化教学设计让学生体验到愉悦,感受到快乐。(4)如果将游戏、小品、讨论等形式贯穿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你会感到兴奋吗?100%的学生感到兴奋,这表明学生们都喜爱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5)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所学的道理,我会在生活中去应用吗?90%的学生回答:“应用”。这体现了经过生活化课堂的教学,能让学生们将所学的理论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从学生上交的课堂,学习日记中我们看到,学生在生活化课堂教学活动中,他们的学习知识活动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在逐步的成长,心理素质、到的是、素养明显提高。

2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呈现的不足

2.1指导学生方法失当,缺少技术架构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课下搜集到的有关教材内容的材料,不去有效地指导,像分类,合理地整理、有效地呈现,至于材料内容的多与少、材料质量的高与低,学生都是不准确的,参差不齐,老师因为精力有限,时间仓促等原因,都不能给予过细地合理的指导。

2.2课堂情境教学中缺乏细节的捕捉

在具体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选择的教学方式是:一、学生模拟采访,二、开展小品剧表演等一些学习成果展示。似乎是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但是,这些再现的生活情景,也只是很浅的展现生活的表象,教师只是对学生所表演展示的内容,给予一些总结,而不会深层挖掘这些表演内在的含义,例如:《做学习的主人》这个专题,首先,教师请学生小组选出代表,扮演小记者,对学生进行采访,采访的内容是:你是怎么解决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的?在通过小记者对三到四个同学的采访后,教师就给与结语了,如:你们采访的很好,采访时应用的方法好,在学习中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畏惧而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到阅览室查阅资料,也可以向父母、同学、老师请教……。教师的结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所采访的内容,而学生在采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仪态、语调的高低和谐等体现学生个人素养的,在教师的结语中没有反映,但是,这些正是学生们在社会上生活,在生活中立足的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学生的课堂上的表演、采访等,对学生只是起到一个模拟社会现实生活的场景而已,是一个表象工程,其蕴含的内在的道德教育的因素,需要教师在情景当中适时地去挖掘。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科学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精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进行道德内省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情境。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课程, 而且是一门艺术课程。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者,需要认真的学习积累自己的知识,专研教育教学理论,注重教学实践,才能让自己在反思课堂教育时,站在高处,从宏观的角度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以正确思考。立足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要求,小学生的远大人生,才能够科学合理的设计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体验到课本知识的内涵,最终达到将现实生活引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材之中,只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深蕴了解学生的内心,面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内外的突况,适时的给学生恰当的安抚,适当的鼓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新课改要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要力求精彩和高效,为学生打造专业的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为了学生将来的幸福生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高玉祥.认知心理[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

[2]杨九俊.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诊断[J].2007.

上一篇:中美教育史教科书的比较 下一篇:吉林省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