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学习中“习得性无助”的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2-08-31 09:57:44

中学生英语学习中“习得性无助”的成因及对策

摘 要 有些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长期不得其法,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种种不良反应,这种反应被称为“习得性无助”。对于“习得性无助”学生,教师应采取的主要教育对策有:形成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创设良好班级学习气氛 ,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以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中学英语 习得性无助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084-02

据调查,有习得性无助感的学生多产生于初中二年级、高一下半学期,高二时达到高峰。尤其是上高中之后,旁人的眼光越来越专注于“分数”,专注于“能力”。因此,在此阶段,产生了不少习得性无助的学生。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管理上处在一个不断完善的阶段,如果学校教师不能处理好学生对英语的不良情绪,也极易打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控性,以至于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一、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原因

1.外部原因

(1)过大的外界压力使学生不得不承认其“无能”

家庭环境条件较好的学生,每周都会去上英语培优班,而有一部分则自己回家学习,于是产生了学生对英语教育资源占有的不平等,造成的后果通常是“失败乃失败之母,成功乃成功之母”的恶性循环。后者很可能由于英语成绩长期没有前者好而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而前者长期处在高压之下也未必不会产生习得性无助等心理问题。

(2)不正确的评价反馈造成学生的无助

现在很多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英语能力的要求和评价各不一样,并且大多是有违新课标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教师片面要求学生掌握升学考试的重点内容,考得好就是英语好,而家长不仅要求成绩好还常常随意地问孩子“这个怎么说”“那个怎么说”,会说就是英语好,不会就是“英语白学了”。学生会因为教师家长不相同的评价反馈而产生对英语学习的混乱和歪曲的认识,一部分学生渴望得到教师家长的表扬反招嘲笑和批评,便产生了焦虑情绪,当全心付出得到的是嘲笑和批评,只有不去努力才能维持其所谓的“自尊”的情况下,这些学生就会逐渐的对英语学习产生冷漠的、消极的态度。

2.内在原因

(1)长期不良的英语学习状况

中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无助感不是天生的,是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无数次的打击之后逐渐养成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他们一般不会因为一两次的不及格而悲观沮丧,但看到自己或者同伴在一次次努力过后都是失败甚至惩罚后,就会觉得自己天生愚笨而不愿意再次白费努力。而不努力又再次造成了失败,失败后更沮丧、更不愿意学习英语……如此恶性循环使他们在长期学业不良中彻底对英语学习进行排斥。

(2)不正确的归因方式

将失败归因为不稳定的因素如题目难度,无助感是暂时的,归因为稳定的因素,如自身的能力,无助感会长期存在。对不可控制事件的内部归因导致对普遍事件的无助感,对不可控制事件的外部归因导致了对该事件的无助感。对不可控制事件的普遍归因影响到个体对所有事件的看法,而具体归因只影响到个体对具体事件的看法。个体将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因素,这是消极悲观的归因方式,一种弥散的无助或抑郁状态就会出现,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

二、有效应对中学生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感的策略

1.师生交流,共建和谐――转变学生的观念

中学生习得性无助的产生与教师没有与学生很好的沟通交流、不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以及时予以关怀和帮助是息息相关的。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帮助英语学困生的方式是将其与该科的优秀学生安排在一起坐或者组成学习小组。这种做法的意图是好的,但是可能并不能达到老师预想的效果,甚至会加剧学困生对英语的无助。因此,教师应该真正的去跟孩子交流,去尝试从他们的角度来思考和体会,他们无助的时候在情感上及时给予关心。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构建一个没有歧视、充满关怀的和谐环境,通过家长会对家长,通过班会对学生进行观念教育。

2.趣味课堂,合作共赢――调动学生主动性

有趣的课堂可以轻松地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比如字谜游戏、英语歌曲学习比赛等等,在欢乐的气氛中教会学生单词、句子,并且还调节了他们的情绪。合作共赢的活动会更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一个共赢的竞争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极大的主动性,还不用担心失败造成的不良影响。

3.授之以渔,学以致用――增强学生主控性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具体来说,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教师要对任务进行仔细的审查,选择有代表的、难度分布科学合理的任务使学生达到练习的量,也达到练习的质。在学生进行学习任务的时候也要注意使学生体验成功,获得学习英语的信心。同时,教师应该将布置英语学习任务的目的告知学生,让学生对于之后的学习有清醒的认知。

4.制定目标,严格要求――给予学生以期待

习得性无助学生避免失败的倾向性很强,常常制定较低的目标,以避免失败的体验,也常常以“不会”为借口,逃避任务的完成。教师要严格要求,绝不能随意迁就。事实上教师的严格要求就是一种正面的期待和暗示。在教育手段上要刚柔相济,不仅要关爱学生,有时也需要对学生严厉。教师应为习得性无助学生建立“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然后严格督促。

5.过程评价,鼓励为主――引领学生的上进心

首先要无条件的接纳每个学生,对于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当学生学业失败时,他们心中一定充满了愧疚感,或许渴望下一次能获得成功,教师这时应该对他们说:“我觉得这样会更好”而不是“你这样做是错的”。当学生学业有进步时,要注意从学生的优势入手,引导学生的信心从优势向弱势迁移,给学生正面的期待和暗示。

参考文献:

[1] 孙嘉卿,李卓.习得性无助:理论与应用 [J].昌吉学院学报,2006,(01).

[2] 周国韬.习得性无力感理论再析 [J].心理科学,1994,(05).

[3]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钟毅平.习得性无助感理论发展研究的简评[J].心理科学,2003,(02).

上一篇:新课标下如何上好初中英语公开课 下一篇:民族地区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