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情感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31 08:25:37

英语情感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学校中学习成绩平平,但在各项活动中比较活跃的一些学生,走上社会后往往更出类拔萃。其奥妙何在?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否,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即情感智商。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还是师生情感交流、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目前,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努力促使学生智、能、情、趣均衡发展。在学习中,学生若得不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就无法激发学习的兴趣,激起学习的需要,发展智力。因此,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把情商的教育和训练作为一项新的任务对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情商的培养和训练,以便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一、以情动情,创设情感教育情境,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1.教师把理解、宽容、爱心作为主要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说:“你面对的儿童有着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爱是情感的基础与表现,是进入学生情感的“通行证”。对此,教师要重视师爱,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出差错,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当学生回答不正确、理解不透彻、上课不专心时,教师要多点宽容、理解,正确引导,给学生重做、重说、申辩与改正的机会,不要轻易地指责批评,甚至冷酷无情地责罚。教师要对学生多说“Try again”,“Take it easy”,“Not too bad”等之类的激励语;并且通过“晓之以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通过“动之以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的求知欲望;通过“导之以学”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促使他们学会抓住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获得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助之以成”帮助学生树立决心、信心和恒心,战胜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走向成功之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看到学生的努力,少记住学生的分数,用情感保护学生敏感的自尊心。

2.教师要创设情感激励的情境。情感激励带有一定的评价意味,一般是对学生学习或活动的评价,而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情感会起到调控作用。学生需要教师的评价,小学生往往更渴望得到老师肯定的评价。老师的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个抚摸、一点鼓励,都是对学生进步的承认,都将促使学生充满信心地不断进取。每个人都有交往的需要和引人注目的需要,而年纪越轻的人,引人注目的愿望就越强烈。老师的评价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和关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评价。在英语教学中,每当学生表演对话很出色,或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非常准确时,教师都应流露出满意的神情以示表扬、鼓励,并予以积极肯定“Yes!/OK!/Good!/Thank you”。课堂中的活跃分子表现出色时,教师不应因为学生抢了话头,破坏了课堂纪律而严加斥责,而应理解这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体现,应予以肯定和鼓励。对于课堂中表现畏缩、羞于开口的同学,对他们提出一些难度较小或重复性的问题,只要开口,不管答对多少,对于他(她)们的每一丝进步,教师就应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和关怀,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她)。这样就能给予那些“难开金口”的学生学英语的信心,他们会慢慢地大胆起来,发言的次数就随之增加,受挫的情感波动也会随之减少,而且在一次次得到老师同学认同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3.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态、语感,体现情感艺术。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得好:“如果加上心灵的力量,那么知识的大门都将在他面前敞开,知识将成为他改造事物和进行创造的工具。”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营造的情感氛围,绝大部分有赖于教师亲切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等教态,这一系列教态一旦融入学生的情感中,为学生体验到,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随之就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也就相应地得到启迪和开发。

二、培养学生自我情绪认识和控制的能力。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情绪的能力和控制自我的能力。认识自我情绪的能力,包括了解各种感受的前因后果。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主要指疏解负面感受的方法。情商高的人,就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在成功面前不会得意忘形;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善于自我调节,自我解脱,自我安慰。

当今社会对谁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挫折同在。不管是在激烈的课堂竞赛中,还是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都难免会遇上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在困难中,学生若无认识和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就不能及时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树立信心,遇到挫折时,难免会产生“厌烦”或“自卑”的情绪,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此时,教师必须设法走近他们,鼓励他们,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帮助他们尽快消除恐惧、悲伤、焦虑的情绪。

三、营造平等互帮的英语交际氛围,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及团结合作的意识。

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是均等的,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位小学生,给予每位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浓烈的英语交流氛围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更需要学生共同营造。对话训练时,应经常采用one by one,Pair by pair,row by row、group by group,chain game及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在这种形式的活动中互助互学,自我选择,自我发挥,自己选择学习的方法,选择对话操练的伙伴。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与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当一个学生在活动中失分或失误时,相互间不应过多地责怪、埋怨,而应帮助补上缺漏,课外相互督促。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情感特征和意志水平,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为他们设置难度不同的课堂竞争机制,鼓励他们,引导和培养他们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能力。让他们从不同方面领略成功的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满足他们英语学习方面的成就感,使学生体会探求知识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即使小失败时,情感波动也较少,仍能保持较强的信心,从而可以积极地面对今后漫长的人生历程。

上一篇: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下一篇:如何搞好初中体育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