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农民积极创业的思考

时间:2022-08-31 06:55:44

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农民积极创业的思考

摘要:本文在浙江推进“两创”、建设“两富”的背景下提出,现代化进程推进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而作为主体的农民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增收,最终达到“两富”,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及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谐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农民创业既是农村发展最活跃、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核心。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农民的创业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农民创业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农民创业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化;农民;创业

浙江现代化目标是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党建等各方面的协同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谐。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0971元和13071元,虽然连续多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全省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性扭转,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创新创业依然是农民增收的薄弱环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还有很大的差距等等,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现代化进程推进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在浙江大力推进“两创”、建设“两富”的当下,积极推进农民创业不仅是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措施,而且还能有效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村现代化,解决长久以来难以解决的“三农”问题。

一、 农民创业的现状

1.农村创业队伍不断扩大

2011年,全省共有人口5442.69万人,农业人口3845.61万人,农村劳动力2370.79万人,其中外出劳动力513.51万人,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员有535.27万人,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071元,近5年年平均增长8.4%。农民创业经营领域涉及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租赁、种植养殖业、商贸服务业、建筑、住宿餐饮业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福利业等多个行业,农民创业热情不断提高,创业思路不断创新,呈现出发展速度快、经营领域宽、增收作用大的特点。

2.农村劳动者素质结构性低

由于浙江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使得青年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年龄偏大,突显了农村劳动者文化水平低、层次低的现状,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民创新创业的进程,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制约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3.农民创业环境仍有待改善

从政策层面来看,尽管农民创办企业的税费负担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鼓励农民创业的政策仍然不多,在许多领导的观念中仍然以“抓大”为主,而对“扶小”却明显关注不够。

二、农民创业的主要方式

1.不断创新传统农业发展

应顺应趋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兴产业;尝试种养结合模式,即将养殖业与种植业相结合;因势利导做好现代农业园区与粮食生产功能区“两区”建设;推广“产学研、农科教”一体化的新型科技推广支撑体系;发展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对现有农民,要通过加强培训等途径,培育成职业农民和农业种养大户。

2.大力发展现代家庭工业

传统的家庭工业产业层级比较低,主要以为企业配套生产、家庭粗放型经营为主,而且在生产上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依托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实现产业链升级与集约化经营,并进一步加强家庭工业从业者培训,实现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其能逐步发展为规范的现代企业。

3.利用产业集聚优势进行联动

在产业集聚区或专业市场附近,技术工人、设备等生产要素的获取成本相对较低,从而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依附产业集群优势他们也可以着力于通过建房出租、建设农贸市场和商业街,为厂区职工提供服务等方式,实现农民的创新创业增收。

4.鼓励外出农民返乡创业

农民转移就业率和创业注册率有着较强的正相关。主要原因是常年在各类企业、建筑、外贸、流通等领域打工或经营的农民,不仅眼界开阔,而且有了一定技能和资本积累,回乡投身创业的热情明显超过传统意义上的农民。通过创业领头雁的带动作用,积极营造带民致富、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更好地推动农民走创新创业发展之路。

5.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做数字农民

网络营销让农产品也享受了电子商务省去中间环节,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实现了农民创新创业增收。必须发展农村物流体系,应给予税收减免、现金补贴等政策鼓励农村发展物流及其他配套设施。

三、影响农民创业的因素分析

1.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浙江省1978~2011年全省GDP年均增长12.8%,由1978年的124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32319亿元,继广东、江苏、山东后首次跨入GDP“三万亿俱乐部”;人均生产总值同期年平均收入增长11.6%,由1978年的331元增加到2011年的59249元;三产比重由1978年的38.1:43.3:18.7发展到2011年的4.9:51.2:43.9(表3-1),根据浙江省经济建设规划院依据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所作的判断,浙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工业化进程对农民创业有着双重影响,一方面,企业规模和数量快速发展对劳动用工创造了大量需求,为农民转移就业增加了机会;另一方面,工业产业发展也催生了一批有头脑、敢闯敢干的草根农民企业家,以及围绕大型企业发展需求做衍生、做配套、做服务的小老板。

据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截至2011年年底,城市化率为62.3%,比2006年提高5.8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专业化分工,扩大了市场需求,为农民创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2.束缚农民创业的因素

影响农民创业的主要思想观念表现在: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小农意识和“大锅饭”的想法,存在观念误区,没有敢冒风险、自主创业的勇气。从创业要素上来看主要表现在:信息不灵、资金不足、能力不强等方面,信息获取困难、创业资金的束缚以及自身素质的欠缺都是影响农民创业的重要因素。

3.政府对农民的创业指导欠缺

农民自主创新创业培训的针对性仍不够,培训的方式和效果都有待改进;对创业项目选择的定位、风险评估、行业信息与技术指导还不到位;对鼓励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宣传不足,农民对此的认知不够;指导不具体,服务不到位。

4.村居基础差别大,整体协调难

不同乡村之间差别较大,各村集体内部经济纯收入差距悬殊,需要有不同的行之有效的对策及重点措施引导村社及村民创业发展,这在客观上也造成了整体协调难度的加大。

四、推进农民创业的对策和建议

1.深化创业思想,提高对农民创业的引导与推动

农民创业带来的民营经济繁荣是创造社会财富、增加政府税收、增加就业、繁荣城乡市场、提高农民收入、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有利于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夯实农村微观经济发展基础。因此,要不断深化农民创业思想,引导农民自主创业。

2.加强政策激励,稳步开拓农民创业新局面

制定农民创业扶持政策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合理商定扶持对象。在扶持对象上,政策着力点应该是先培养具有较强创业意愿和创业潜力、诚信守法、敢闯敢干敢承担风险、初始创业的农民,要重视培养创业领头雁,通过成功典型进而带动片区创业风潮。(2)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切实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最大限度的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不断拉动民间投资和农村消费增长。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和优化创业公共服务,采取简化审批手续、税费减免补贴、小额贷款贴息、厂房设备补贴、场所租金补贴、提供经营场所等多种办法,助推更多农民走上创业之路。(3)科学衡量政策效益。各级政府要切实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注重实效地制定、推广扶持农民创业的政策,摒弃以往只求业绩不求实效的做法,切实将各项政策法规推行落实到位。其次要按照面上推动和开展试点相结合的办法,认真总结试点经验,为政策的不断完善提供良好的实践基础。对创业政策评估要遵循生产力标准、效率标准、效益标准、公平标准和政策回应度,处理好农民创业与带动就业的关系,处理好创业直补和创业公共服务的关系,处理好扶持创业与推动城镇化的关系,把增加创业数量、提升创业层次、拔高创业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政策效益的标准。

3.完善公共服务建设,为农民创业提供优质服务

公共服务是农民创业的重要支撑,也是做大做强的重要基础。

(1)融资环境的培育。有条件的地区要鼓励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建立小额贷款基金,完善联户担保、小额信用贷款、扶贫小额贷款等办法 ,并在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要与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合作,建立客户评定制度,简化贷款手续,满足创业农民小额资金需求;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和农民资金合作社,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扩大民间融资渠道,努力解决农民创业资金不足的难题。(2)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创业需要实用技术和技能,加强创业培训是提高素质,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的重要手段,要着眼农民创业的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制订农民创业素质中长期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提供门类齐全、层次适宜的各种培训。(3)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加强农村专业市场建设,努力提升和建设一批区域性强、影响力较大的品牌专业市场,使之成为农民创业的蓄水池和集聚地,成为对外营销和辐射的窗口。积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镇村,在产品网络营销、农产品精深加工、工业企业零部件配套、物流配送、乡村休闲旅游和农村社区服务等领域开展集群创业、联合创业,积极开展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创建,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发展要素集聚,实现以一批能人带头创业带动更多的农民集聚创业。实现物质发展的同时要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农民精神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参考文献:

[1]佚名.浙江省农民自主创业的特点与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2).

[2]张大东,徐红玳,胡豹.浙江加快农业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考 [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

[3]孔建平.数字农民做活网络营销[J].农家科技,2012(10).

[4]赵迪芳.新型农民培训体系的构建[J].培训与鉴定,2012(148).

(单位作者:中共东阳市委党校)

上一篇:厂办大集体改革案例分析与经验启示 下一篇:浅谈我国混凝土减水剂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