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与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2-08-31 06:21:56

新课程下小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与注意的问题

【摘要】 开放式教学过程充分展现了儿童的主动、积极,不拘于已有结论,用新的方法分析解决新的问题等积极的思维品质,一线教师应扎实领会课标与教材目的,灵活有效的运用这一新模式、方法和手段,使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模式,特点,原则,注意事项

1.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的意义

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面向全民的教育,贯穿一生的终生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突出个性的创新教育。为此,在课程教学中则要贯穿新课程理念。重视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思想方法。教学目标多元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的角色地位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而开放式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学科教学的切入点。

开放式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展现了儿童的主动、积极、好奇、善于动手,不模仿已有的方法,不重复已有的结论,在原有的方法和结论上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用新的方法分析解决新的问题等积极的思维品质,正如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作用。”于是新课标就倡导、蕴涵了开放式、生活化的教学思想。

2.开放式课堂教学的一般特点

开放式教学的目标定位从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看,开放式教学内容可以来自于教材、来自生活、也可以来自学生本身.而新课程教材编排正好也体现了这些,图文并茂紧贴生活和社会实际;从教学的要求看,开放式教育要体现结论的开放性、条件的开放性、过程的开放性、方法的开放性等;从课堂师生关系看,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既是指导者,更是参与者;既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注重教师从学生的学习中吸取养料。

3.教学过程开放的一般原则

细读新课标,其核心思想是:突出以学生为本,充分关注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个性特征发展、终身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参与和体验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始终坚持民主、科学、开放的原则;坚持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真正主体;坚持体现课程内容引人入胜之处和课程的个性发展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就要把好以下原则:

3.1 自主探索性原则。

在当今文化时代背景下的学习活动,决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复制,更重要的是一种科学与文化的再创造。因此,我们在编制、展示小学数学、科学、英语等学科开放式教学内容时,努力强调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索(策略、方法、手段等),这也就是说,单纯让学生接受、巩固知识或结论的方法已无法使学生真正获得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个体的探索,才能达到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延伸和扩展。

3.2 实践性原则。开放式教学为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注重学生体会课本知识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强调从儿童熟悉的社会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学生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教学内容。因此,儿童的学习是在问题情境中感知、理解知识,在对自然和社会现象及已有知识的探索中学习。例如科学课程“光学,力学”等教学更能充分说明开放实践.这些知识的获得不是在问题解决中仅仅一种方法。而是要求学生必须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并正确合理地运用个体已有的经验去获得解决,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获得了认识社会的一般方法与策略。

3.3 组织过程体现教师的服务性原则。开放式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根本之处是教师角色功能的转变,只有教师角色功能的真正转变才能使开放教学成为可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决不是普通的一员,而是具有“导演”的身份,特殊之处在于教师工作的艺术性、发展性、不确定性,更在于服务性。

3.4 学习过程中多元性原则。即解决问题策略的多元化。从心理认识的角度看,儿童最大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善于从不同的方面探索问题;从动机激发的角度看,培养儿童强烈的求知欲,为实现期望目标而不断求异探索,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从智力开发的角度看,学贵有疑,学贵有异。因此,开放教学注重从小培养儿童的求异意识,这对于发展儿童的创造性能力有其积极的意义。

3.5 活动过程注重主体体验性原则。

开放式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得到的,既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凡是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就通过生生交流取得共识;只有在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才能适时指导,合理点拨。例如《菜园里》教学片段:教室的中间,学生每 6人围坐成一个小组,教室四周靠墙的方桌上摆着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有白色、红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有穿着绿衣裳的黄瓜,还有细长的豆角。 上课了,老师采用引导学生自己去摸一摸、闻一闻、说一说的方式,使学生认识了各类蔬菜名字、特点等,同时巧妙的在认菜过程中学会了本课生字、读通了课文内容。

我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放课堂,我们仿佛看到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境界。在这里,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现实生活的过程。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增长了学生们的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识和习惯,并激发他们的情感。

4.开放式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4.1 开放自主变成放任自流。教学中,我们有些老师却误认为“预设”就是“牵引”,每谈“预设”色变;而有些老师又认为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它犹如天马行空,不期而至,是无法预约的。于是这些老师课前不作充分预设,课上又缺少对生成调控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讲到哪儿就是哪儿,把“自主学习”与“放任自流”混为一谈。另一些老师也重视预设,但在预设中更多关注的是教学形式多样化、多媒体运用、学科整合、拓展延伸等的东西,反而不重视对文本的深入钻研,忽视了文本本位的东西,导致课堂上教学形式花样不断翻新,而文本本体地位却在逐渐淡化甚至失落。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惹的祸。

4.2 学生主体成为空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关注,正在逐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在很多时候,它还只是一句口号。充分自主成了放任自流,小组合作只是高耗低效形式化,探索研究缺少思维挑战,从而造成了一种“假主体行为”。老师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变革,却没有真正思考这种新的教学行为的目的与实效。故我们的老师不能在课堂上迷失自己,更不能削弱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

4.3 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形式只图花哨。在教育界虚伪的现象也十分突出,虚伪的文凭、虚伪的公开课、无聊的活动时有发生、屡见不鲜。因为实施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故在竭力提倡自主学习、研究学习的同时,更多关注的是教学形式多样化、多媒体运用、学科整合、拓展延伸等的东西,反而不重视对文本的深入钻研联系学生知识经验实际,往往因追求某种外在的形式而偏离了教育的因材施教基本规律,势必导致公开教学中热热闹闹,个别尖子独领,其他同学附和跟套,课后教师办法依旧老套,因此我认为要大力提倡诚信为本,求真务实。做实在人,上实在课,说实在话。

4.4 教学评价“标准化”。多元评价方式将代替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生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教学中要从多个角度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对待学生的学习不应只看他有没有掌握,更要看他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学习的态度,所用的方法,持之以恒的耐心甚至是永不言败的勇气.然而不少教师拘泥于标准答案、教学参考和单一成绩论英雄,学生回答与其不付,便判其错误、成绩不好贬为差生。

为此,课程改革要深化落实,一线教师就得扎实领会课标与教材目的,灵活有效的运用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使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2] 《新课程下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下一篇:一天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