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角度评价我国外商直接投资

时间:2022-08-31 05:38:09

从环境角度评价我国外商直接投资

【摘 要】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建立了一个包含环境因素的H—O模型和外资对环境影响因素的分解模型。从模型的研究结果中发现在各国比较优势不同的情况下,外资会通过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的综合作用来改变该国的环境。然后结合我国1992—2010年的数据对上面的理论进行实证检验,评价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环境;外商直接投资

1.背景及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自1992年起,我国连续16年成为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10年我国外商投资额达到105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4%,仅次于美国,占到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9.4%的份额。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的是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向低碳、节能的绿色经济转型迫在眉睫。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2374732万吨;全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519168亿标立方米,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64.4万吨,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20.7万吨,工业烟尘排放量603.2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448.7万吨;201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0944万吨。90年代初,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800多万吨,到2000年增至2800万吨左右。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不仅加剧了当前的环境恶化,而且还给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巨大的挑战。

中国作为世界上外资流入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外资的涌入是否跟目前严峻的环境污染有关呢?本文结合数量模型与实证检验,对外资进入所产生的环境效应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试图解决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2.理论分析

2.1 外资与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图2.1是一个环境的H—O模型。假设商品X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国家A是环境富裕的。反之,商品Y是环境资源匾乏产品,国家B环境资源匾乏。在OR线上,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比例相同。OR线与国家A和国家B相交于H1和H2,由于国家A的价格边际转换率要大于国家B的边际转换率,因此,商品X在国家A的价格要低于在国家B的价格。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的推理,国家A将在X产业进行专业化生产,并获得商品X的比较优势,而国家B则在Y产业进行专门化生产,并获得比较优势。进行商品贸易时,国家A将出口商品X,而国家B将出口商品Y。在环境标准比较高的发达国家,治理污染的费用一般也比较高,为了减少在这方面的支出来增加总利润,企业可以加大对外投资,把污染密集产业转移出去,向环境标准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转移污染密集性产业是一条捷径,所以在发展中国家接受的外商直接投资中,资源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以我国为例,近些年来在外商直接投资中,污染密集型产业占外商投资总金额的35%左右。

图2.1 环境的H—O模型

2.2 模型分析

2.2.1 模型建立

我们用一个对外开放的国家作为参考对象,假定该国用资本K和劳动L两种要素生产最终产品X和Y。 X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假定X会引起污染;Y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Y不会产生污染。根据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我们能够分别用成本函数和来描述产品X和Y的生产技术特征。令Y产品为标准产品,因此可以用Y来代表X的相对价格,由于国家地理方位,商品的类似性及相关的贸易壁垒等原因,国内价格将不同于世界的市场价格。因此,我们有:

(2.1)

其中代表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支出,是X产品的相对世界市场价格。

此外,我们用Z表示污染排放量。厂商在生产X产品时会排放污染,我们假定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有减少污染的意愿,而减少污染同样需要生产要素的投入,如果我们用单位产品来衡量厂商减少污染的投入,那么X产品的净产出为,其中商品的总产出为X单位,用于减污的投入为单位, 代表着厂商减污的程度。因此,我们可以将污染排放量写成:

(2.2)

式中:是生产每单位X所产生的污染,它随着的增大而递减。

我们用简单的形式将污染排放与主要的经济要素联系起来。为了分离出外资的作用,我们仍用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的概念来完成表达。经济规模s是:

(2.3)

污染排放量可以表达为: (2.4)

其中,是占总产出的份额,上述方程表明:环境取决于污染产业的污染程度,污染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重要性以及经济规模s,其微分形式:

(2.5)

(2.5)式中符号“”是百分比变化。第一项为规模效应,它说明当商品产出比例和生产技术保持不变时,经济规模增加后的污染变化状况;第二项是结构效应,如果我们保持经济规模和排污强度不变,那么外资在资源密集型产业内投资越多,那么产生的污染也就越多;最后是技术效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污染排放强度的增加也将会增加污染。

2.2.2 模型分析

首先从规模效应看。引入的外资既使得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经济增长,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因为在产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经济规模的扩大会产生更多的污染物。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也要改善生活环境,这使得他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他们有较高的意愿购买较高环境标准下生产的产品,从而促使厂商降低单位产出的污染密度,从污染密集型产业逐渐转型到环保型产业,促进了产业升级。迫于民众的压力,政府也会制定较高的环境标准和税收政策来控制外资企业污染物的排放。从这一角度分析,规模的收入效应对环境是有利的。但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由于收入弹性不大,总体上来说,产出规模的扩大增加了环境污染;其次从结构效应看。在研究外资对一国环境影响的时候,必须先弄清楚它有没有加速了该国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形成,如果有,则加重了该国环境的恶化;但如果外资加快了一国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速度,则改善了该国的环境质量,所以考察外资的结构效应对我国环境的影响主要看它在促进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后从技术效应看。如果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具有技术溢出效应,那么它会通过采购、销售等手段促使产业内的上下游企业增加污染经费的支出,使用环保技术、增加无污染产品的生产,这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最终都会改善环境质量。

上一篇:浅述提升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途径 下一篇:昆山市外资的利用及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