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时间:2022-08-31 05:04:09

怎样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34-01

1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应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既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又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他主学习方式,他主学习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这种情况如今仍然存在。现在我们强调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一面上,这是每一个教师努力的方向。

当然,应该承认,作为学习方式,他主学习和自主学习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有存在的合理性。笔者所要强调的是,第一,他主学习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方式,而只能是一种辅助方式,这是他主学习的定位;第二,他主学习要不断转向自主学习,他主学习是一种过渡方式,这是他主学习的走向。对他主学习的这样定位和定向是正确发挥自主学习价值和作用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人性健康发展的保证。遗憾的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他主学习这种方式还是占有相当的分量的,这无疑是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的。现在,我们特别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

2 自主学习的含义

第一,自主学习是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对应于他主学习的被动性,两者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于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是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但是,如果学生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种学习就不是自主学习。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的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

第二,自主学习是独立学习。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由于低估或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或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这是传统教学需要克服的地方。现在,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知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学生学习纯粹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我们倡导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相对于接受性学习,它们在适应范围和学习层次上有一定的区别,但在性质上都是一样的。

3 研究性学习本质特征的主要表现

第一,问题性。发现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进行发现性学习的关键。如果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总之,问题是发现性学习的起点和主线,也是发现性学习的归宿。

第二,过程性。结论和过程是学习和认识的一对矛盾统一体。相对而言,接受性学习重结论,发现性学习重过程。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

第三,开放性。开放与封闭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对矛盾。接受性学习是一种封闭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习目标单一化、学习过程程序化、学习评价标准化;发现性学习则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习目标整体化、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评价多元化。发现性学习注重知识,更注重能力,注重认知,也注重情感体验,其目标具有开放性;发现性学习强调它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过程具有开放性。

从推进教育改革的角度来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上一篇:强化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提升中职数学教学的... 下一篇:西安体育学院业余羽毛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