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衍生品又成“香饽饽”

时间:2022-08-31 02:18:35

人民币衍生品又成“香饽饽”

近日,港交所有官员表示,港交所人民币期货产品已定出初步时间表,最快将于6个月左右推出。在此之前,芝加哥商业交易(CME)所已于8月底推出人民币期货期权产品。境外市场纷纷抢推人民币期货期权的举动也引起了国内同业的高度关注。然而,迄今为止,我国第一个人民币金融衍生产品正式推出还尚无明确时间表。

人民币金融衍生品抢手据悉,港交所的人民币期货合约每份100万港元,兑换货币只包括港元及美元。港交所发言人日前向外电表示,暂未为人民币期货订下时间表,亦未为此作任何决定。早在去年9月,港交所就初步研究了推出人民币汇率期货,但因未获得有关机构的支持而搁置。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是港交所计划在6个月内推出人民币期货合约的主要原因。其次,在人民币波幅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推出这一产品,主要是为了配合未来可能出现的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改革,预先为市场提品作准备。上海金源期货一名研究人员表示,港交所此次推出人民币期货是从事虚拟投资的需要,同时也是在看到巨大市场商机的情况下,吸引国际游资的一项措施。由于国际资金近来看好人民币升值前景,推出人民币期货能为投资者提供投资人民币的机会,所以该产品的推出将很好地顺应市场需求。

此外,也有专家表示,来自海外的人民币金融衍生品竞争,是港交所急切推出相关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今年8月28日CME推出的人民币期货期权以外,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也有意推人民币金融衍生品的计划。

掌握主导权与定价权

长期以来,我国在国际期货市场屡失话语权。几个月前当CME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后,国内曾有人提出我国对人民币的定价主导权会不会因此而旁落?对此,业内专家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在他们看来,CME能够反映的仅仅是市场的真实需求,而人民币外汇供求主要还是基于国内市场,因此短期内人民币定价主导权不会旁落。但同时,CME此举确实具有“倒逼效应”,能够促使国内加强市场建设,尽快推出自己的人民币衍生产品。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看来,进入2006年,金融创新成为改革主流,金融衍生品中,股指期货即将推出,但期权类产品却一直没有根本突破,而人民币期权的尽快推出将成为一项利大于弊的改革创新。

在沪上一些期货业人士看来,我国首家金融期货交易所已经挂牌成立,股指期货也将于明年推出,这些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下一步应该尽快推出人民币衍生产品,应对国际挑战,令中国金融业更好地融入全球化进程中。

内地近期推出可能甚微

就在港交所透露拟推人民币期货之际,国内有消息指出,国家外汇局继推出人民币远期、掉期交易之后,正计划推出人民币外汇期权交易,其目的是改善现行的银行头寸管理,使得商业银行能提供更加市场化的报价。不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对此并未明确表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副司长王允贵日前表示,今年年底和明年上半年工作重点是把远期结售汇和货币掉期做得更活跃,而不是推出新的衍生产品。新的衍生产品对外汇局和银行来说都不是很复杂,最重要的是要审时度势,如果企业和银行机构确实需要推出新产品业务,可以进一步研究。同时,一些市场人士则认为,目前各方面的条件还不成熟,近期推出可能性不大。

摘自《上海金融报》2006.12.18

上一篇:中国作家富豪榜 下一篇: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基调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