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导法在生物中的实用性

时间:2022-08-31 12:29:08

任务驱动教导法在生物中的实用性

作者:罗微 马骊 温茜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

任务的设计好的任务设计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任务的提出必须基于对教学目标认真的分析,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融入到具体的任务之中。实际操作中,可以先制定出一个较系统的总任务,然后将其分解为多个简单具体的子任务,通过子任务的逐个破解最终完成整个课程系统的总任务[3]。例如在基因工程实验课教学中,总的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取某种目的蛋白,但给出总任务后不能急于讲解,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析总任务并提出完成该任务需要做的具体事项,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基因工程理论知识,将这个任务分解为相对具体的几个子任务模块:①获取目的基因;②构建重组载体;③转化细菌及筛选和鉴定转化克隆;④诱导外源基因表达;⑤纯化目的蛋白。上述每一个子任务模块又可分解为若干个更加具体的小任务,例如具体结合哪几种技术手段和方法来实现目标,每一个任务的确立都依据学生现有的理论背景,结合教学内容而灵活安排设定。

任务的实施任务的实施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后,首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将复杂的总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子任务,然后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去逐个完成子任务直至整个大任务被破解。在这一实施过程中,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积极思考,独立自主的完成各项任务[4]。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若学生遇到困难或疑问,可以相互讨论、查询资料、或与老师进行探讨,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就是他们知识中的空缺和不足,此时再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获取,将更加牢固地融入到其原有的知识体系中。结果的评价在任务完成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任务实施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对一些普遍的难点和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集中起来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最后再进行汇总和讲解。对于个别遇到的问题,可开展小组内讨论或单独进行指导,有针对性地加深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结果的反馈和评价很重要,教师对学生融入了创新思维的实践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激励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对结果的评价不仅可以对已完成的任务和获取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还可以指导启迪下一个任务的设计和规划,因此也是一种承前启后的工作,使任务之间具有连贯性,便于旧知识的扩展和新知识的吸收。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一个开放性的过程,实施的方法并非唯一,因此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进行思考和分析,不能满足于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要尽可能挖掘出更多可能的方法和措施。其次,对学生的要求没有统一标准,可分别针对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能力进行因材施教,对学习进度慢的学生引导其循序渐进,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相应提高任务的难度和需掌握知识的深度。最后,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获取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建构起来的。因此,教师应转换自己的角色,从传统讲授者和执行者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5]。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已被积极推广并应用于信息技术、卫生法学、医学物理学等多门学科的教学探索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5]。生物技术实验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极强的课程,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才是该门课程的宗旨和精髓。“百看不如一练”,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策划并实施完成任务所获取的知识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深刻得多。因此,笔者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在生物技术实验课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学生对生物技术课的系统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整体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了极大提高。

上一篇:推进农业的自动化进程 下一篇:强化生物技术学生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