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时间:2022-08-30 10:13:10

浅析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Comprehensive Quality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Work-Study Model

Yang Yinshan; Yang Weihong

(Hebei Jiaoto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Shijiazhuang 050035,China)

摘要: 本文从分析研究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入手,针对部分高职学生存在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指出应结合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建立科学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Abstract: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the student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makes a deep exploration of and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part of students of vocational college, points out we should build scientific system of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cultivation combining with enterprise's requirement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综合素质 培养

Key words: students of professional colleges;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cultivation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209-02

0引言

2006-2010年间,我们通过向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电话问询的方式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包括合作、沟通、交流、表达力、职业道德等方面。被调查的用人单位有:庞大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北京恒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二十三家企业。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同学认为综合能力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样重要,在“用人单位对学校工作有何意见”一栏内,82%的单位提出希望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有的单位还具体提出加强合作、沟通、交流、表达的能力训练的要求。

在当今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需求越来越高,有时甚至近乎苛刻。而与此同时,我国高职教育受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的深刻影响,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日益显著。各个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德育”、“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社会与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水平的严重低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再加上因高职院校扩招过快、职业教育本身发展不平衡等多种主观原因,导致高职院校生源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和整体素质普遍不高等现象。

1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1.1 思想道德素质在校高职学生中,有相当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他(她)们从小到大没受过苦,不少人骄娇之气十足。他(她)们在应试教育下轻视公共课的学习,缺少人文精神的陶冶和人文素质的养成。

1.2 文化素质由于高职院校扩招,生源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进入高职院校后,高职学生面对新的学习课程,在新的学习过程遇到更大的困难。而学生对此又往往缺乏艰苦学习、奋力拚博的进取精神,“得过且过,顺其自然”往往成为他们共同选择的逃避方法。

1.3 专业技能素质通过调查,在刚进入了新的学习环境时,高职学生都渴望能够学到专业上的一技之长。然而,在中学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他们,往往在学习专业技能的过程中缺乏恒心和毅力,从而难有所成。

我国的高职教育或者受到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或者为迎合市场需要,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专业、轻素质,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忽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现象。这些现象导致部分高职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思想认识水平较低,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心理脆弱,公德意识和审美情趣低下,自信心缺失,遇到困难或挫折便不知所措甚至走向极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由此充分暴露出德育教育的乏力和综合素质教育的缺失。因此,高职院校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和谐发展、培养健全人格是十分必要的。

2市场对高职毕业生(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

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时代,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名高职毕业生,只有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2.1 具有严谨务实的作风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志岗位成才。要有强烈的上进心,不断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武装自己,提高本领,适应岗位的技术和操作要求。

2.2 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在注重员工自身素质培养的同时,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凡事以大局为重。

2.3 具有较强的思考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在工作中发挥自主性,积极思考,不断建立自信心,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2.4 吃苦耐劳俗话说:“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人生”。要求员工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踏实肯干,高质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2.5 具有创新意识要求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工作潜力,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经济效益,创新提升管理水平。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所需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应该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施展专业技能的基础,也是就业岗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如何借鉴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并结合具体行业的不同特点,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实施对人才的培养,制定具体详尽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计划,完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和方法,探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新途径已经势在必行。

3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3.1 提高认识,建立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我们要主动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拓展到企业,引进企业介入评价机制,加强学生实习期间的教育管理,积极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基地,让学生真正了解企业,让企业了解学生,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和企业规范对学生的辐射、陶冶作用,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纲,系统化、模块化、阶段性的开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

3.2 树立现代人才观念,合理定位,确立正确的择业理念在高职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还要勇于实践。高职学生应主动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到企业第一线去,从而了解社会、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认清形势,合理定位,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不断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他们日后真正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3 融入企业文化素质的培养,加强文化素质课的建设在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考核与评价中应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应将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的运作模式及其创新、企业行为规范与学生必备的职业素养等作为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在具体实施上,可以逐步探索三条基本途径:①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企业文化课程并进行企业文化的模拟教学;②在各门专业课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素质教育;③学生顶岗实习中增加对企业文化素质教育和训练的内容,并以此作为实现学校与企业在企业文化素质教育中直接对接和双向贯通的重要桥梁。

3.4 提高高职教育教师及其从业者的综合素养综合素质教育不在于课程怎样设置,而在于用什么样的人来教。高职教育从业者的综合素养同样不可忽视,除了教师作为育人主体外,其他从业者对学生的影响同样重要,如行政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这类人员学历往往参差不齐,素养高低差异明显,他们往往是高职教育的盲点,但他们与学生接触时间和频率仅次于教师,因此他们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应纳入到学院整个教职工队伍素质建设的大环境中来。

3.5 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实现由高职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转变根据工学结合模式,我们应该注重提高高职毕业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努力完善高职学生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健全人格塑造体系,极力打造学生职业化健全人格,逐步加大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比重,把适应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检验标准。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围绕求职心态、求职技巧、职业适应等方面开展职业心理的辅导和培训,优化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增强抗挫折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使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形成负责任、有纪律、能吃苦、耐挫折、讲团结、善协作,能沟通、善表达的职业素质,顺利实现由高职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参考文献:

[1]陆秀英.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探索[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4,(3).

[2]周丽娟,李凌.创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工作方法[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6).

[3]黄斌,邹茜茜.高职素质教育的着力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4]时全丽,庞杰.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

[5]丁汀.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探析.教育与职业,2009,(02).

上一篇:信息对称的新探索 下一篇:基于顾客资产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