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时间:2022-08-30 04:51:56

外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摘要]在外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原则,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信心及应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学生为主 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264-01

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所谓教学法,是指在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教学手段。外语教学法通过改革和继承产生了很多流派,并将继续在改革和继承中不断创新。踊跃挑战新的教学方法,尽快增加外语教学的水平,这是高校外语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充分利用视听媒体,采用情景设置教学方式,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以期尽快提高外语教学水平。

一、转变教学观念,博采众长,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

(一)教师要用新的教学手段,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打好学生的外语语言基础、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上,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二)教学方法上要博采众长。新的外语教学法层出不穷。我们应该灵活运用,方可游刃有余,以求最佳效果。

二、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设计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以老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忽视语音语调的教学,强调死记硬背语法规则,使课堂没有气氛。因此,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可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口头、笔头运用能力。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实践教学仍依附于理论教学,没有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相同重要的教学地位来考虑。由于实践教学没有独立设课,各课程的实践环节往往只考虑本课程的内容要求,而缺乏各学科之间的综合与运用。这样的实践环节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严重影响了对核心课程知识的把握。由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还在探索中,与之相配套的教学改革措施也相对滞后,教学改革的方向及目标并不明确,实践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有1/2到2/3的时间独立学习,师生间以及学生间在课堂上主要成为学习伙伴的关系。具体形式主要有:同桌协作、小组活动等。这样可以使每一个学生个体都有机会参与练习。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学生的团队意识也会在这里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充分利用视听媒体教学

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媒体都可以应用于外语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情景,使交际场面更富有真实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交际内涵,使学生听觉、视觉感官都得到参与活动充分的感知,这样可以保持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形成语言知识巩固的训练,从而得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

考试是对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考核,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而传统的外语考试方法则主要是测试语言、词汇和语法。这样使学生只注重记忆,注重语法规则,而忽略了语言的交际作用。外语教学的目的应是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应该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低作为衡量外语教学水平的尺度,并以此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外语水平的标准。请来外教参与考试,让学生听到地道、标准的外语语音、语调和节奏,刺激学生去说。这种考试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训练听说能力,避免学外语“聋哑症”的出现,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外语交际能力。

美国教育专家布鲁姆主张要学会用结构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教材,指导学习方法,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拐杖”。归纳出相同的学习方法:(1)学会单词;(2)会读句子;(3)搞清对话的对象感。第一阶段教学进度较慢。第二阶段,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拐杖”,通过迁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自学这一个句型。学生不仅学会了这个句型,也初步了解了句型操练的要求,为以后的对话教学做好了铺垫。一个个“结构”设计的连接,构成了学科的知识结构链和相关的学习方法结构链。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把自己融入学生中。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因此,在课前教师有必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本活动,编写探究学习卷,预先处理在探究性活动中会出现的问题。而学生作为探究式学习的主人,根据教师提供的探究学习卷,可以自行地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并最终能建构知识模型。首先是一个示范者,为学生展示语言结构、意义和语言运用的情景。同时又是一个启发者,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想象。其次还是一个情景的设计者和学习的指导者,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帮助和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意义。久而久之,学生对对话的感知、理解和运用结构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1]何高大.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郭夏顺,王建胜,程东元.迎接挑战开创教育技术的新局面[J].外语电化教学.

[3]范晓晖.网络环境下医学英语专业教学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上一篇:影响大学生厌学的相关因素研究 下一篇: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对基础教育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