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癌51例手术麻醉疗效观察分析

时间:2022-08-30 08:44:07

【前言】老年肺癌51例手术麻醉疗效观察分析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1一般资料:收集整理2010年5月-2013年11月间笔者对51例肺癌患者行术前麻醉,男29例,女22例,年龄63-81岁。其中19例患者全肺切除,肺叶切除患者32例。术前肺功能检查28例呈不同程度的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功能损害,MBC或(和)VC低于预计值65%的有9例,FEVI 1.2麻醉...

老年肺癌51例手术麻醉疗效观察分析

摘要:老年肺癌患者大多伴有支气管炎或潜在通气功能障碍,氧合效能较差。因此术前必须强调戒烟、常规消炎祛痰,并加强呼吸功能的锻炼。术中严密监测麻醉、手术对呼吸循环的干扰,加强心、肺功能的监护,适量应用物以维持生命指标稳定。控制呼吸时避免过度换气或通气不足,在IPPV时保持气道压在12-25cmH 2 O,单肺通气者双腔管必须定位准确,左右分隔良好,使双侧分泌均能有效吸引,任何引起导管移位,痰液阻塞的原因,均可成为通气不良、产生低氧血症的因素。对术后有呼吸困难、每分通气量不足或分泌物较多者,宜采取预防性留置气管导管并适当给予机械呼吸支持。术后合理吸氧及雾化治疗,定时协助和鼓励病人咳嗽排痰,适当镇痛。对排痰困难者应及时采用积极措施,如鼻导管或纤维光学支气管镜吸痰,应用祛痰药物等,以保持气道通畅。

关键词:肺癌患者;老年人;麻醉管理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101-01

老年人由于机体脏器功能趋向退化,储备能力和代偿功能减退。加上术前合并多种并发症,在遭受麻醉和手术打击后易出现失代偿现象,麻醉师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麻醉医师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等因素直接影响着麻醉效果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老年人氧储备能力降低,气管插和时除了交感兴奋引起RPP升高使心肌氧耗量增加外,在插管不顺利时尤易发生缺氧。笔者认为老年患者在拔管前应仔细测定肌张力及通气功能的各项指标,如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及气道阻力,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必要时做动脉血气体分析等。笔者就其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中的麻醉管理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整理2010年5月-2013年11月间笔者对51例肺癌患者行术前麻醉,男29例,女22例,年龄63-81岁。其中19例患者全肺切除,肺叶切除患者32例。术前肺功能检查28例呈不同程度的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功能损害,MBC或(和)VC低于预计值65%的有9例,FEVI

1.2麻醉及管理方法:全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除1例因声门解剖异常在咽喉表面麻醉下用纤维光学支气管镜引插导管外,均以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和非去极化肌松药快速诱导并在高频喷射通气下插管,术中注射泵持续推注丙泊酚6-12mg/(kg・h)外,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0.5-1mg和维库溴胺2-4mg或阿曲库胺12.5-25mg,并间断吸入0.5-1MAC异氟醚维持麻醉。手术全程采用OMIDA210或DRAGER uv2A型麻醉机控制呼吸,单肺或双肺通气时间分别为194±45min。麻醉期间常规进行无创心电、脉搏、血压和动脉血气监测。全组患者在术后126±4min后清醒,3例苏醒延迟,经小剂量美解眠25-50mg静脉注射后,4例在5±4min内清醒。

2 讨论

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早期肺癌病例X线检查虽尚未能显现肿块,但可能看到由于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气肿、肺不张或病灶邻近部位的浸润性病变或肺部炎变。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支气管镜可直接窥察支气管内膜及管腔的病理变化情况。窥见癌肿或癌性浸润者,可采取组织供病理切片检查,或吸取支气管分泌物作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判定组织学类型。 多数原发性肺癌病人在痰液中可找到脱落的癌细胞,并可判定癌细胞的组织学类型。因此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中央型肺癌痰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可达70-90%,周围型肺癌痰检的阳性率则仅约50%左右,因此痰细胞学检查阴性者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性。肺部肿块经多种方法检查和短期试探性治疗仍未能明确病变的性质,肺癌的可能性又不能排除,如病人全身情况许可,应作剖胸探查术。术中根据病变情况及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给予相应治疗。这样可避免延误病情致使肺癌病例失去早期治疗的时机。

对老年肺癌患者的麻醉,在围术期的麻醉管理中应着重抓住以下几个环节。老年人大多伴有支气管炎或潜在通气功能障碍,氧合效能较差。因此术前必须强调戒烟、常规消炎祛痰,并加强呼吸功能的锻炼。术中严密监测麻醉、手术对呼吸循环的干扰,加强心、肺功能的监护,适量应用物以维持生命指标稳定。控制呼吸时避免过度换气或通气不足,在IPPV时保持气道压在12-25cmH 2 O,单肺通气者双腔管必须定位准确,左右分隔良好,使双侧分泌均能有效吸引,任何引起导管移位,痰液阻塞的原因,均可成为通气不良、产生低氧血症的因素。对术后有呼吸困难、每分通气量不足或分泌物较多者,宜采取预防性留置气管导管并适当给予机械呼吸支持。术后合理吸氧及雾化治疗,定时协助和鼓励病人咳嗽排痰,适当镇痛。对排痰困难者应及时采用积极措施,如鼻导管或纤维光学支气管镜吸痰,应用祛痰药物等,以保持气道通畅。老年人由于机体脏器功能趋向退化,储备能力和代偿功能减退。加上术前合并多种并发症,在遭受麻醉和手术打击后易出现失代偿现象,甚至危及生命。年龄并非是决定手术麻醉的唯一因素,关键是围手术期包括手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麻醉医师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严密的生命指标监测等。老年人氧储备能力降低,气管插和时除了交感兴奋引起RPP升高使心肌氧耗量增加外,在插管不顺利时尤易发生缺氧,本组病人均采用高频喷射通气下完成气管或支气管内插管,有利于防止缺氧性心律失常。对此,笔者认为老年患者在拔管前应仔细测定肌张力及通气功能的各项指标,如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及气道阻力,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必要时做动脉血气体分析等。

参考文献

[1] 王秉刚,李薇,陈昆洲等.老年急重病人麻醉中值得注意的有关问题.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12:159-160.

上一篇:浅析先天性胆道闭锁和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手... 下一篇:原发性肺癌患者临床诊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