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30 06:09:31

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已经成为物理教学对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多媒体成了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要摆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

一、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学科教学的优势

1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初中阶段由于学生年龄教小,自控能力差,课堂上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再加上物理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对学习物理产生了畏难心理。根据这一现象,利用多媒体课件,把难以使学生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在短时间内直接有声有色地呈现出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从形象的感性认识到抽象的理性认识。通过动态的演示,使教学活动由静止单调的语言描述,变为生动形象的动态表演。比如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分子动理论的知识,演示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等,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快乐地学习物理。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人多媒体技术,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其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在讲解《运动和静止》一节中,用流动的河水、奔跑的猎豹、百米跑中的运动员和飞驰的赛车四段视频能将学生们带入一个运动着的世界,从而说明了运动的普遍性,为新知识传授创设了良好情境。多媒体课件的恰当运用使物理课变得生动有趣,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

2 多媒体课件教学有利于增强实验效果。提高教学效益。在物理教学中,一些不易观察、有危险性、无法或没有条件实现的实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仿真实验来模拟物理实验,能够较为真实地再现物理变化过程。在讲《眼睛和眼镜》这一节课时,由于学生们对正常眼睛的调节原理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总感到一知半解,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也感到很费力而且效果不好。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将正常眼睛看远处和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的调节变化过程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再配以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便将一个难讲的问题变得一目了然、易于接受了。

3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加大信息,提高容量。物理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或者说是物理信息的变换过程,物理教学要提高质量,就必须大面积、大容量、高效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增加了课堂信息的容量和密度。比如在讲解《重力》一节时,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牛顿发现重力现象及自然界普遍存在重力现象的情景,由于比较形象生动地演示出苹果从树上落下、跳伞运动员从空中降落、抛出的铅球落向地面、河水从高处流向低处这些画面,加之一连串问题的引导、点拨,从而把一个抽象的物理概念生动形象地逐步揭示出来,提高了教学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信息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在实际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保证一定信息量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程度,只有这样,才不会造成信息的浪费或干扰。

其实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远不止这些,我们在进行复习与讲解习题时,也可利用多媒体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利用实物投影可以将学生所做的练习投到银幕上让学生进行讲评,发现学生中出现错误的共性的问题。讲解例题时可以先把题目写入课件,克服了黑板面积小不能容下大量练习的问题,由于是提前准备,也节省上课的时间。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注意事项

1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仔细备学生,制作特色多媒体课件。我们现在成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市场上还不是很多,网络下载的课件也不是很规范,并且不同班级的学生基本素质是不一样的,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 多媒体教学要按需使用,不可为用多媒体而滥用。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会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变成“放电影”,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看电影”。用课件代替教师上课,学生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记忆不深。学生也是被动的学习,没有一点自主发挥的余地。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节奏快,对所学知识印象浅。多媒体教学要按需使用,不可为用多媒体而滥用,否则会适得其反。

3 大量使用多媒体模拟实验代替教师的演示实验会使学生的实验能力下降,要重视真实物理实验,摆正多媒体的位置。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它的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获取大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物理学科教学主要应该以真实的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才能使学生观察到真实的现象进而总结出规律。多媒体课件所演示的实验毕竟是虚拟的实验,难以替代真正的实验,更不能替代学生的动手过程和思考过程,经常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模拟物理实验可能会扼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好的一面我们要积极运用,不利的一面我们就要避免。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根据我们所要传授知识的内容来决定,不能因为它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等优点就不问实际情况而滥用,也不能因为它在某些方面有局限性而摒弃不用,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是最明智之举。

上一篇:浅议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探究